第474章 康正帝逝
孟叔公笑了,这娃孩子两个男娃还不行,还必须三男娃,沐儿从前也没这么看重儿子吧,不过他不能乱说,于是再次强调,
“沐儿,是两男一女。”
白子沐一下子苦下了脸,柳明月瞪了相公一眼,“你都有两个儿子了,生一个女娃还不行啊,我怎么没看出来你还重男轻女呢!”
不想孟术听着大笑,“明月郡主,这小子对他姐姐那么重视,怎么可能重男轻女,他是——”
话说了一半,看到白子沐伸着拳头在他面前晃了晃,直接让孟术禁了声,人怕怕的缩到爷爷身后。
那边白家三兄弟过来也听到他们对话,一个满脸调侃的看着,让柳明月看得不明所以,于是问相公,
“子沐,你不想要女儿有什么原因吗?”
白子沐想都没想,直接回道:“我家缺儿子,我就是单纯的想多生几个,开枝散叶,好完成爷奶的心愿。”
柳明月岂会信,她媚眼一瞪,“你认为我会相信?”
“为什么不信?反正这就是我的理由。”白子沐是硬挺着不说,柳明月没办法,眼一转,看了眼白家其他人,决定另想办法,就没再问下去了。
第二天等白子沐到爷奶坟前上祭,柳明月抓紧时间拉着公公就问,“爹,子沐为什么不想生儿子?”她就想知道原因,为了这一刻,柳明月昨天一晚上都没睡好。
白家人听着笑了,当然公公也没让儿媳失望,于是将儿子当年与他老师订下的赌约说了一遍。
柳明月当场笑喷了,吓得白家人一顿忙,不为别的,就怕这位把孩子笑出来。
等白子沐回家,看到他家媳妇一脸调侃的望着自己,他知道媳妇这是知道自己不想有女儿的原因了,暗自嘀咕,家人也太不得力了,说得这么快。
柳明月笑道:“子沐,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你现在急干什么,再说和你老师成为亲家,你俩这辈分怎么算,到时你完全以这为借口拒绝啊
。!”
这借口听得白子沐眼睛一亮,这借口好,到时他赖掉这婚事,老师肯定不会怪他,想想他的漂亮女儿还能保住,哇哈哈哈,他家媳妇太聪明了。
亲了媳妇一口,愁了一个晚上的人又乐了。柳明月看着乐呵的丈夫,心想着男人的满足原来如此单纯,昨晚自己没睡,这家伙在床上翻来覆去的叹了一夜的气,总是小声嘀咕,怎么办呢,女儿怎么办呢,从头到尾没提一下儿子,得,一个女儿奴诞生。
这还没出生就担心成这样,这以后嫁人怎么办,柳明月只能叹气的摇了摇头。
在京城的太子明生,大半夜的被徐公公派来的小太监通知快点去承前殿。明生大急,承前殿可是父皇住处,大半夜的被宣招,父皇肯定出事了。
于是急匆匆的赶去,去时,看到几个重要大臣都在,他们跪于大殿外,屋里几个太医都在忙,看到太子,马上让出位置。
明生走到龙床前,看着消瘦的父皇,心里一痛,轻喊了一声,“父皇,儿臣来了!”
“明生,明生!”
“儿臣在呢,儿臣在呢!”
“儿啊,为父要去了,这大晋江山以后就交给你了。”
“父皇,你会好的,会好的!”说到这里明生眼泪止不住的流。
康正帝摇了摇头,“我的身体我知道,父皇能活到这份上已经是极限了。”他年轻时南征北战,几次刀下捡命,身体早就坏了,能活到五十多岁,已经是上苍恩赐了,如果他没有吃了尘和尚的药,他也许顶不到儿子回来。
“父皇!”
“儿啊,照顾好你母后,还有三个皇弟,他们没有异心,如果你不放心,就放在眼皮子底下,让他们当个逍遥王,你四皇弟听白子沐说他们还有些慧根,有机会你把他们送到白子沐那里学学。”
说到这里康正帝咳了几声,手上的帕子拿开带着血,明生眼一热,点头应下,三个弟弟,三皇弟四皇弟也许他们真没
。什么异心,唯有二皇弟,曾经也许有,随着孟家倒台,二皇弟也没有曾经的雄心壮志,他不打算让他们到一方自立为王,镇川王的事情是最好的教训,他不可能将一地封给他们,好让他们壮大造反,在他手下当个逍遥王也不错。
“白子沐此人是大才,”说到这里他朝儿子拂了拂手,明生将耳朵凑到父皇耳边,随着康正帝说的话,明生眼睛瞪得越来越大,最后整个人愣在原地,康正帝笑笑,
“别大惊小怪,他的身份,你不要说破,心里清楚就成。”明生点了点头。
康正帝最后朝徐公公看去,这时徐公公拿出一封圣旨,他朝门口的小公公一喊,
“把门打开!”
两个小公公打开门,“太子明生及众臣接旨!”
明生连忙跪了过去,众臣接连进来跪于太子身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余闻皇天之命不于常,唯归于德,今有太子顾明生,聪慧过人,得天庇佑,文韬武略、秉性纯良、恭俭仁孝,上敬天地宗亲,下爱护天下子民。
朕为天下苍生福泽计,今传位于其,立为新帝,望其为爱民之明君,钦此。”
“臣定当护其新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明生接过,康正帝看着儿子满脸欣慰,脑中渐渐出现年轻时的样子,往事历历在目,手抬了起来,大声道:
“朕一生南征北战,虽夺其兄皇位,但我所立之功亦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更无愧于百姓,朕终于有面目见其祖宗。”
说完手垂下了,太医连忙去把脉,随后全跪下来,大喊:
“陛下,仙去了!”
太子跪下,忍着泪水,大喊:“儿臣恭送父皇!”
接着朝臣哭声传来,京城戒严,一天后,京城内的各寺庙宫观,各敲钟三万下,新帝下放诏书:全京城哀悼五日。
一声声钟响,让大晋百姓知道他们的天子去了,在出葬的日子,京城百姓身着素服,送君于京城外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