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商量
刘玲和阮国超并没有跟着阮大能他们下地干活,反而是提着一盒红糖一盒果干肉铺,去了村长那里。
阮国超是一个办事能力特别强的,前两天才刘玲才和他说要盖房。
他转头立马就和阮大能商量了,考虑到大孙子要结婚,阮大能也没拒绝他们重新起房的提议。
反而还有些愧疚的看着阮国超:“这间屋子的本钱花销都是你来出,这应该是你的房,现在因为人口多,让你们一家搬出去,爹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面对老爹的愧疚,阮国超没说什么,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爹的后背:
“爸,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这间屋子说到底我也只是出了钱而已,盖房子的人力物力都是你和大哥在操劳,怎么能说这屋子就是我的?”
阮国超和妻子工作都在帝都,老家这房子盖起来本就是给父母住的。
至于两个兄弟搬进来的事,在盖房子之前他就想到了。
他不能在二老面前尽孝,有两位兄弟照顾着父母,他安心。
这栋房子,就当做是他这些年孝敬老两口的,东西是老两口的,给谁住也都是他们决定。
而且他的付出也是有回报的,瞧瞧他妻儿回家这么久,那嫂子和弟妹不也没给她们脸色瞧嘛?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对你好的人,哪怕是亲人也有情分耗尽的时候。
阮国超在外拼搏了这么多年,人情世故他最是了解了。
越是亲近的人,就越得用利益来绑起来。
阮大能听着他这话,内心更是愧疚不已,马不停蹄的就给他分析了村里哪一块的地基好,让他去跟村长说。
去村长家的路上,阮国超就把和父亲的对话一字不落的转达给了妻子。
刘玲听着丈夫这话,只沉默着没有说话。
其实丈夫心里想什么她都知道,她也理解。
“那等我们的新房子盖起来以后,这边的房子就彻底给爸妈了?”
阮国超点点头,走到陡坡处,还伸手拉着刘玲。
“我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家尽孝,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这屋子就给爸妈吧,也让他们老两口住的舒服些。”
“再说当初盖着房子的时候也说好了,是给咱爸妈盖的。”
说完这话,阮国超生怕妻子心里不舒服,又连忙保证。
“但是你放心,你和岁安住的屋,绝对不会比这房子差,我都会安排好的。”
听着丈夫略带着紧张的声音,刘玲噗嗤一声就笑出来,伸手狠狠的戳了他一下:
“阮国超,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你在帝都工作这么多年,一年最多回来两次看你爸妈,不过是给他们一间屋,这怕什么?”
这一大间四四方方的青砖瓦房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真的挺舍不得的。
但是刘玲在帝都有工作有房,她又不是一辈子都住这,只是陪女儿来养养身体罢了。
兴许过不了多久,女儿身体好全了,这新盖起来的屋子都得让丈夫的两个兄弟住。
看着媳妇这坦坦荡荡的样子,阮国超内心感动不已,越发牵紧了刘玲的手:“我这辈子,何德何能,能娶上你这样的媳妇。”
刘玲眸子带笑的瞪了他一眼,一把把自己的手从丈夫手里抽出来。
“都老夫老妻了,说这些干嘛?你只要记住我的好,下半辈子好好对我就行。”
其实能嫁给阮国超这样顾家有责任又会赚钱的男人,刘玲还觉得自己高攀了呢。
阮国超当然会好好珍惜这个他好不容易追到,又不辞辛苦为他生儿育女的妻子。
看着妻子这明显是不好意思了的表情,阮国超低头嘿嘿笑了一声,赶紧跟上媳妇的步子。
“媳妇,你害羞起来和女儿挺像的。”
刘玲又回头瞪了他一眼,似乎有些嫌弃他不会说话:“你女儿是从我肚皮里爬出来的,哪能说我像女儿?应该说女儿像我!”
“是是是!女儿像极了你!长得哪哪都像你!”
刘玲傲娇的哼了一声:“哼,那是当然,我年轻时可是出了名的美人。”
阮国超这话说的真的一点儿也不假,他出生农村,长得又黑又壮的,没有一点美感可言。
但是刘玲从小出生在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母都有本事,她一直都是白的很,女儿的那一身白也遗传了妻子。
但是儿子阮京州就遗传他了,一整个就黑不隆冬的,虽然也遗传了妻子的那一部分基因,但终归还是像他多一点。
夫妻俩一路聊着,总算走到了村长家。
上花村有一个大队长,有一个村长。
大队长就负责田地里的分工,以及粮食分配。
而村长则负责掌管村里的大小事,比如盖房屋,找地基之类的,就得来找村长报备。
现在的农村土地管的并不严,只要谁家要盖新房,来和村长说一声,村长记录一下就可以了。
村长那可是村里的小官了,每月都有国家的补贴,也可不必下地和大家一起干活。
阮国超和刘玲来到大队长家的时候,村长的两个儿子刚刚出去,留下村长老伴在收拾一家吃完早餐之后的碗。
阮国超隔着门在外头大喊了一声:“树生叔,你在家吗?”
阮树生已经已经60了,因为国家每个月给着他的那一笔,小日子倒是过的很滋润。
耳力却有些不太好,听见外头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放下手里的烟筒,不确定的看着老伴兰英:“你听外头是不是有人喊我呢?”
兰英洗了碗的手一顿,屋里顿时没有了碗相碰的瓷器声,外头阮国超又喊了一声。
“树生叔?”
这一声两人都听得真切了,兰英接了一句:“哦哟,还真是有人喊呢。”
村长赶紧放下手里的烟筒,从地上站起来去开门。
当看到门口站着的阮国超和刘玲时,村长黑瘦的脸上愣住了,下一秒露出一个最大的笑。
“哦哟,国超你小子怎么有空上来?快快快,进来坐!”
阮国超笑眯眯的带着刘玲进来,顺手把自己提来的东西,放在了村长家的桌子上。
霎时,包装良好的盒子与桌上黑黢黢老用品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