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师徒解惑
一个时辰之后,我端着陶瓷大碗静静地站立在李叔的旁边,听候他讲述我们这一脉的三纲五常之道。
说是李叔,实际上是我的师父。
但是他却极力的要求我称呼他为李叔,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
不过我也没有太在意,毕竟他已经保证过,除了称呼之外,其他的都享有和上官沐雪相同的待遇。
包括学法、修身、炼体,以及向地府索要阴差助手的福利。
而那个原先并未留下好印象的上官沐雪,则成了我的亲师姐。
在这一个时辰之间,我和她们进行了深度的探讨沟通。
也知晓了一些关于丁瑶方面的隐秘事情。
原来丁瑶虽说称李叔为师伯,但却和真实的师徒无异。
四十五年前,茅山一派的老掌教卜出一挂,算到将会有两段师徒之缘等候着他,于是在年过半百之际,依然选择出山。
提到老掌教,不得不多提几句。
老掌教出生于1932年,出生地不祥,大概就是四川地界,那个时候正直战火连天的混乱时代,国家处在水深火热中,民不聊生,无父无母的孤儿很多,老掌教也算是其中一个。
老掌教从一岁多起,父母就因为战乱到处躲藏,为了让他有命可活,不得已之下,就将他丢弃在一处小村落里,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很常见,比较幸运的是老掌教被后山上的一处道观道士遇见,将其带回了家。
那个时候百姓尚且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何况一向清贫如洗的道观道士了。
幸好,当时的道观中有着不下于五个俗家道士,开荒出了一大片地,虽战火连篇,却也能够落得自给自足,不至于饿死。
那时的日子很苦,但为了老掌教能够更好的成长,俗家道士们有一口吃的也要有限让年幼的老掌教先吃,老掌教也没有给他们丢脸,吃着米汤,就着咸菜,身体却愈发的壮实,整整几年竟没生过一次病,一众人过的虽是清贫,倒也怡然自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四年之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从东北挑起事端,少帅听从命令,不放一枪一炮,放任日军进入东北大营地。
很快,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
上海保卫战,淞沪会战也以国军惨败而告终。
那时的国家积弱,虽说有不少肝胆义气的英才,义愤填膺的想要济世报国,但装备上的差距令他们难以和日军抗衡。
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役,让无数好男儿战死沙场。
日寇狰狞,扬言三个月要彻底占领中国,并且从上海北上,造就了血债累累的南京惨案,一时间,整个华夏大地生灵涂炭。
面对这一惨状的消息,无数国人悲愤交加,积极参军,奋勇杀敌。
当时的四川,属于非战区,但是一张募兵令一出,百万壮士出秦川,穿着草鞋,扛着破枪,铮铮铁骨勇憾列强。
当时老掌教所在的道观,五名年岁各异的道长,也随着铁骑出征,以微薄之力去拯救家国于水火之中。
年幼的老掌教道:“师父,师兄,你们此去为何?”
答曰:“战火纷飞须亮剑,保家卫国捐己躯。”
老掌教道:“何时能回?”
“贼寇除尽日,方是回家时。。”
“若不能出尽呢?”
“那便一去不回。”
说完,五名道长手握浮尘,一身傲骨直面青天。
赴征程,捐躯血染红,抗战八年驱日寇,沉沙千载忆英雄。
三十年后,国家逐渐走向复兴,远山深处的小道观里,仅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真的是一去不回了!
自那以后,老掌教便独守道观,一直待到了1974年,才选择出山。
直到后来,有人看到老掌教的身后跟着两个孩童,这两名孩子就是现如今的李叔,和丁瑶的师父。
老道士选择出世,便不再避世,常年游荡在世俗之内,带着两个孩童一起扫文盲,除恶势,斗邪灵,诛妖邪,授其道法,树其规矩,立其正身。
久而久之,一身的本领都被这两个弟子学的透彻。
两人从小相依为命,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师兄弟之间的情谊可谓是浓厚至极。
待到老掌教去世后,他们为其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年幼的那位,也就是丁瑶师父,选择孤身闯荡江湖,匡扶正道,李叔则是留守道观,顺延这一脉的传承。
但是在十五年前,丁瑶的师父与野茅山术士斗法中遭了黑手,临终之际,他回到了道观内,并且来回来一个三岁左右的孩童。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天资聪慧,心境纯良,灵台纯净,丁瑶的师父在李叔的守护下,以濒死之躯为这个孩子筑起正身,开其灵眼,以此来传承自己的阴差之道。
并且,他以自己的姓氏,为这个孩子起了个名字,丁瑶。
从那以后,丁瑶便在李叔的关照下长大,虽然所学术法皆来自李叔,但却不曾以师父相称。
当然,这些事并不是丁瑶主动跟我言明的,而是一打开嘴,就唠嗑不停的上官沐雪嘴里得来的。
对此,丁瑶显得不屑一顾。
而她们之间的矛盾我也大概了解了一些。
丁瑶三岁便跟随李叔修习术法,直到五年后,年约十岁的上官沐雪才拜入李叔门下。
自古以来,师兄弟之间的称呼都是以先入门者为尊。
纵然上官沐雪比丁瑶大了两岁,依然要喊丁瑶为师姐。
对此,上官沐雪着实的不忿,处处和丁瑶比个高下。
无论是修行也好,规矩也罢,只要是牵扯到竞争方面的事情,定要分个高低。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这也是为何上官沐雪初次见到我时,会那般挤兑丁瑶的原因。
我默默的陷入了沉思,细想一下,我和丁瑶还有上官沐雪应该属于同一师门了。
以后头顶会悬挂着两个难惹的师姐。
“唉。”我默默地叹了口气,有种迷幻的错觉,从认识丁瑶到现在为止,连一个星期都没有,现在突然从一个高中生变成了一代阴差,这身份的转变令我有些瞠目结舌。
说到底,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小丽他们罢了。
只是,目前的我,还无法让小丽他们有个合理的身份待我身边。
用李叔的话说,想要拥有地府所敕封的亲兵,必须要达成下级阴差的层次,现在的我连入门妙法都不会,又岂能入得了地府的法眼。
而且,现如今小丽的级别也不够,鬼物化为常猛厉三种,唯有达到猛鬼以上的境界,才能够获得敕封的资格。
毕竟地府敕封的鬼物正神是用来协助阴差缉拿邪灵鬼祟的,而不是当拖油瓶扯后腿的。
李叔也说了,若想让小丽封正,前提要素是达到应有的级数。
所谓的封正,顾名思义,是册封,转正的意思。
封正对于一切异妖而言,都是一场认可与造化。
就拿鬼祟来说,等阶越高,则对封正的渴望,就越是强烈,不封为精鬼,封正则是正神。
对于正神而言,无论是身份还是修为,都远比鬼祟要正统得多。
对于封正这一块,共有两种情况,一般地府会每隔一段时间敕封一些有建树的鬼祟,这是地府维持地狱秩序的手段。
另一种便是身在阳间的阴差,借助自己的身份,以一种默许的方式为一些鬼物寻求地府的封正,一旦封正就可以为阴差所用,不必再向地府特别申请其他的阴间助手。
这也是地府为阴差所开设的特权之一。
而这些被敕封的鬼祟,多数来讲都是封为鬼差,也就是阴间卒吏,鬼差之能大于猛鬼,仅次于厉鬼,实力属于两者之间。
能敕封鬼差的鬼物,便可以跟随下级阴差一同诛邪除妖。
通常来讲,下级阴差所拥有的能力,与鬼差的能力大致相同,两者相辅相成,面对数十个猛鬼解决起来也能游刃有余。
当然,一个阴差并非一定有鬼差组成搭档,前提是要看阴差个人的体质,毕竟,人鬼长期待在一起,或多或少的会被鬼祟吸取阳气,长此以往身体会吃不消。
对于体质异于常人的阴差便令说了,他们的阳气旺盛,不惧鬼气侵扰,甚至有些阴差的身边聚集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鬼差。
不过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些都是很遥远的事。
我才刚拜师门,一点茅山道术都不会,根本无法认证阴差资格,小丽和这些鬼物也全都没有到达猛鬼层次,任何一方都没有达成条件。
好在我现在有了李叔这个大腿,他能够和地府差役进行沟通,暂借我身边的鬼祟为己用,不至于他们遭受其他阴差的缉拿。
想到这里,我向着李叔问道:“李叔,一般来说,鬼物自死后起,便已经分成了三六九等,有自然死亡的常鬼,亦有意外死亡的猛鬼,还有含冤而死的厉鬼,那这些鬼物是如何通过晋级,变到下一层次的呢??”
李叔似乎早就猜到了我会这么询问,解释道:“想要晋级的话,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其一,是受香火俸禄,借助香火进行修炼,慢慢的向上攀登,这是地府内最常见的一种,往往家族之内有老者死去,家人都会通过烧纸钱为其提供香火之力,助其修炼,不过这类人往往修不成什么正果,便会被安排转世重生。”
“当然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说,躲过了阴差搜捕的鬼物,弥留在人间成为孤魂野鬼的妖邪,他们吞噬其他人供奉的香火之力,来为自己增加修炼的底蕴,于是,有些懂点民间异俗的人士都会在焚烧纸钱时,用木棍或石头在纸钱周围画上一个圈,以此来阻止他人来争夺自己先辈的香火。”
“其二,夺取活人精血气,活人的体内有一股本源之力,人之出生,便会在体内产生一道灵气,修道人称之为万物母气,它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哪怕是死后,这股气也不会消散,进而转化为鬼源,维系灵体不灭。”
“一旦鬼物吞噬了这股血精气,鬼源之力便会大涨,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修为,吞噬的越多,修为增长的越快,当然,副作用也就越大,它会使鬼怪迷失了自我,成了只知道杀戮的邪灵。”
“鬼源?和魂源有什么不同吗?”我突然想起了之前晚秋给爷爷续命之时,就提及了这些,只不过我没有弄懂。
“你竟知道魂源!”李叔饶有兴致的看了我一眼,随后又望向丁瑶,焕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是那个丫头。”
李叔又道:“魂源和鬼源同根同源,却又有所不同,鬼源刚刚已经给你提及了,而魂源则是万物母气在生与死之前的产物,你可以理解为,万物母气少了生机便是鬼源,鬼源多了活气便是万物母气,而魂源恰恰是介于两者之间,起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
“魂源对于将死之人会有大有,它的内部一半是生机,一半是死气,和濒死状态极为相似,它可以直接灌注到将死之人的躯体内而不被排斥,再由鬼祟吸嗜出多余的鬼源之气,以此来达到起死回生的妙用,相同的道理,吸嗜过鬼源的鬼物,能力必然会大增,这些想必你都见识过了。”李叔道。
“嗯,没错。”我点了点头,又道:“那第三呢?”
“其三,吞噬其他鬼祟。”李叔郑重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