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如意娘 > 如意娘 第39节

如意娘 第39节

二郎很快向天子上书,提议加强对并州的戍守,防备西魏国趁虚而入。

——他无意规劝天子罢兵,这不切实际。他只竭力避免北伐期间可能会导致前线失利的状况,促使战事尽快稳妥的结束罢了。

天子居然很吃他这一套,命他当廷陈说原委和策略。

那是天和五年二月,二皇子萧怀朔十四岁。在这次廷议上他初露头角。早先朝臣们大都只听说过他的聪颖,却都以为他也不过是太子萧怀猷一类早慧的文学之士。这一次正面交流后,才都骤然明白天子早年为何属意于他。

这少年气度沉稳,虽少言谈,但心眼洞明。令人称异。而他言谈举止之间的果断和态度鲜明,也和太子素来的柔弱少主张迥然相异。确实比太子更有为人君的那种令人“近而生畏”的气质和洞察力。

太子也是好的,气质学养样样都顶尖,性情也仁爱。可在眼下这种国有大事的节骨眼上,同这个弟弟一比,似乎就隐隐有些令人失望了。

待到北边再有战报传来时,天子召集宰辅商议军务,二郎就有了一个固定的席位。

他这才逐步将对前线局势的考量说出来,引得众人注意到一些早先有意无意的忽略掉的危机。

确实如二郎所预料,纵然听了这么多变数和异数,天子也全然没有罢兵的想法。

所幸有人在一旁说“危言”,提醒变数,天子对这次战事的狂热渐渐平息下来。

而二郎所预言的那些变数也果然一样一样的都应验了。因朝中和前线各有准备,倒没有造成过于严重的后果。

但战事也确实像如意所担忧的那般,在济水一线逐步稳定胶着下来。粮草如流水一般源源不断的填进这个仿佛没有底的窟窿里。

变故发生在这一年五月。

汝南有人起兵叛乱,从后方截断了往前线运粮的通道。

☆、50|第五十章

徐仪失约了。

这年秋天,他并没有回到建康城。

天和五年,这一年也许是天子继位之后最艰难的一年。

先是年初北伐战事僵持不下,继而五月间往前线运粮的路线被截断。为了疏浚粮道,北伐大军和建康分两路紧急调集军队夹击汝南叛军,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西魏国出兵了——东魏为求得西魏出兵,答应割让虎牢关以东包括洛阳在内的大片领土。汝南郡在西魏国和叛军的夹击之下很快沦陷,通往前线的粮道被彻底切断。

就在朝廷为究竟是否该撤兵而争论不休的情况下,北伐大军的副帅杨琰猝然染病去世,杨琰麾下大将萧正清竟擅自领兵脱逃。右路大军军心崩溃,军士丢盔卸甲,溃逃不可收拾。

右路溃败,中路也军心浮动。大司马萧守义见颓势难以扭转,终于下令撤军。

颓势之下的撤退历来都是一场灾难。

在撤退的命令下达之前,军心还只是浮动不安而已。而撤退的命令一旦下达,整支部队便彻底丧失了战意和信心。

便如被虎狼追剿的羊群。人数在此时不占任何优势,军队的规模越大,撤退时的损伤便越是凄凉

赶上北方炎热多雨的盛夏时节,道路泥泞、粮草奇缺,人心思归、军心涣散。原本大军押运辎重先行,以少数精锐殿后的“撤退”很快便沦落成大奔逃。中了几次埋伏之后,大军彻底变成惊弓之鸟,丢弃辎重、仓皇四顾。在溃逃中拖出了长达几十里的散沙般的阵形。

殿后部队很快便和大军失去了联络。

大军出征时号称百万——实际人数当然没这么多,但算上随军的役夫,总数也有将近六十万。而最后北伐大军主帅萧守义带回来的部队,只有区区不足十万。为避免散亡在外的部队投敌,天子并未追究萧守义的战败之责,反而善加抚恤。并且传令天下,已投敌者,只要改过自新将部队带回来,便既往不咎、官复原职。随后两个月果然陆续又有将领率部队回来。

最后总共有近二十万人回归。

但徐仪始终都没有消息传来。

如意全力搜访徐仪的消息,她甚至亲自去萧守义府上拜访,但得到的答复只是——大军撤退时,徐仪自请殿后。

他虽年少,但在这场北伐中也凭勇猛和谋略崭露头角。且他是天子的准女婿,虽说官位不高但身份尊贵,他自请殿后,也令中路大军里的忠勇之士军心振奋,纷纷请命追随。故而萧守义最终还是准他之请,并调拨了两千精锐给他。

负责殿后的是征西将军陈则安,撤退时徐仪归他调管。而前线传回的消息已经证实——陈则安降敌了。

陈则安是一品重号将军、开国元勋,他的投敌不啻于往天子胸口捅了一刀。而北朝为了防止他出尔反尔,命他攻击、屠杀被围困了却不肯归降的将士。逃回来的北伐将士恨他有过于寇仇,这件事几乎不可能再有反转。

所以,萧守义想说而没说出的话其实是——若徐仪不曾降敌,只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战败的残酷从来不会止于战场,喊停的权利掌握在胜利者的手里。

这一战南朝损兵折将,早期夺下的城池尽数丢失。而北朝军队乘胜进逼。淮北大片领土沦丧,彭城沦为孤城,已势不可守。淮南重镇寿春也被围攻,徐茂拼死坚守,而朝廷无力分兵去救。

且而自五月梅雨季后,江南大旱,这年秋天稻米近乎绝收。所幸江南稻麦轮种,一年两熟,一季的欠收尚不至于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但粮价飞涨,米珠薪桂,百姓苦不堪言。令业已十分艰难的局面雪上加霜。

整个建康都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

九月底,如意十六岁的生日。

二郎忙中抽闲,去长干里看她——虽然公主府建二郎的隔壁,但仔细算来如意日常活动竟大都在长干里,公主府只是她回来休息和睡觉的地方罢了。而自前线溃败的消息传来后,如意甚至连起居都搬到长安里的总舵里。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回府了。

原本徐思担心如意忧伤过度,想让如意回辞秋殿住一阵子。但如意并没有答应。

故而二郎此行其实也是为了看看如意的近况,好让母亲放心。

二郎进了总舵,先觉着此地比他上回来时还要繁忙。不时有人抱着文书匆匆出入,每间屋子里都能望见埋头在案卷之间,或是在议论公事的人。简直快要赶得上正规的衙门。

而办事的人也大都还是那些——上回来过之后,二郎便怀疑他们是精心挑选训练过的私卫。后来派人仔细调查,甚至直接找徐思去追问,结果证实这些人确实就是私卫。其中大半都是徐思和徐茂当年在乱世里积攒下来的忠勇之士,不说个个都能为了徐家去死,最起码也都死心塌地。徐思把这些人传给如意而不是他,这让二郎多少有些吃味,不过打从心底里他又觉着“这样就好”——一来如意身旁有忠士,他也能少替她操些心。二来这些人竟和如意这么投契,想来也不会太对他的脾气。

只是见这里一切如常,只繁忙上更胜几倍,二郎心里便微微沉下来。

他想,如意的状况果然不大好。

如意觉着自己状况还好。

昨夜四更梦中醒来便再也睡不着,原以为今日会没大精神,谁知忙碌到现在都还不觉着犯困。

只是一时空闲下来,望见庭院里湖石上生兰草,脑中又满是石子岗上的斜雨薄雾,一时箫音入耳,宛若依旧在梦中。

她怔怔的发了一会儿神,回神时正听下人说,“安吉县主又请您去游园,定在下个月十五,您去不去?”

如意眉头便一皱——安吉县主是武陵王和萧懋德的妹妹、荆州刺史王暨的儿媳妇。自去岁回京之后,便一直活跃在建康的贵妇人圈子里。如意和她往来过几次,也说不上多投缘。只是这位安吉县主性子爽利、爱张罗事,年初入觐时便向徐思问起如意的亲事,似乎是有意替她保媒。得知她已许配给徐仪后,倒立刻知难而退。谁知前线兵败之后,她又和如意热络起来,几次请如意游园、散心。虽嘴上说着安慰如意的话,言谈之间却颇有些旧事重提的意味。

如意很少厌恶什么人,但对这位性情并不算招人厌的堂姐,当真是烦恶透了。

可最后她也还是说,“去。”又道,“这一批新到的宝石里,选几块儿成色中等的,命周匠人给我打一套精巧的头面。那天我要戴着。”

霁雪迟疑了片刻,问道,“是佩戴?还是送礼的?”

如意道,“佩戴——要戴给她们看。这些宝石一块儿也不送人,我全都要拿来卖。”

“可是这种时候……”霁雪不敢直接提徐仪的名字,可在徐仪生死不明的时候如意一反常态的打扮起来去游园,传出去必然不大好听。

如意却似乎没听明白,“她们可不关心这些,没见还在游园吗?”

霁雪也不知道如意是真不明白她说的“这个时候”指什么,还是故意混淆。沉默了片刻,才转而道,“三舵主下午过来,要同您商议从蜀地往外运粮的事。”

如意道,“知道了。”她想果然还是得和安吉县主见面,最好能透过她和王暨打好招呼,安排官船护送。否则粮队过荆州,还不知得有些什么波折。她便又道,“让李兑和他一起过来——顺便把招募水手的事一道解决了。”

正说话间,便又有人送契文进来——总舵虽不是贩卖货物的店铺,却也有自己的买卖——替人算账、核账。偶尔也做些短期抵押、借贷生意,而抵押借贷一类都要如意亲自过目决定。

如意伸手接过契文,先问霁雪,“下午还有旁的事?”

霁雪道,“没旁的要紧事了——可您得提前准备一下,今日您过生日,怎么都得入宫去给娘娘磕个头吧。”

如意略一顿,点头道,“嗯,那你下去安排吧。”

便又埋头去看契文——见没什么问题了,在底下加了篆印。那契文一式两份,一份交给丫鬟命锁起来留底。另一份连同符信一同递回给伙计,道,“拿着这个去库里领银子吧。”

她忙完这一茬,正要进屋去吃些点心喝口茶,便见二郎心情复杂的站在一旁,一脸不赞同的看着她。

如意先抬头去看丫鬟,用眼神抗议,怎么没人通报?便听二郎道,“我不让她们说的。”

如意便也不再去追究这些事了,只抬眼瞟着他——一面疑惑二郎什么时候竟比她高了,一面道,“进去说?我刚好有些饿了,要去吃点东西。”

二郎点头,她便引着二郎进里间去。

九月底,江南的天气已有些阴冷,屋里点着熏笼,一进去那暖暖的气息便携着菊香偏扑面而来。随后便见案上陈着一枚越窑产的青釉八棱瓶,窄窄的瓶口,上插着七八朵饱满艳丽的各色菊花。案上又有冷热六样点心,新烹好的茶水正袅袅腾着白雾。

屋子并不大,看得出是专门用来休息的。一应布置都透着舒服,恰到好处。

如意进屋坐下,先就着茶水吃了一块点心,才道,“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二郎却没有同她拌嘴的心思。只问,“你做这些庶务有多久了?”

如意听她开口就说“庶务”,便知他心里不大高兴。她性情柔和,也不和二郎争执,只道,“从去年搬出来,就一直在做——原本经商就是这么一等庶务。莫非你还以为我餐风饮露,在闺阁里凭空动动嘴皮子,就能坐等旁人替我搜集来奇珍异宝不成?”

二郎理直气壮道,“为何不可?我觉着这就很好。”

如意道,“……若果真如此,那我也不过是那一等寄生在百姓身上,于国于民有害无益的纨绔子弟罢了。”她说,“如今朝局如此,我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郎顿了顿,才道,“纵然如此,你也不必事必躬亲。”

如意见他口风松了,便又安心坐回去吃点心喝茶,道,“不瞒你说,这些事旁人须做不了我这么好。原本我和……我和表哥,”她略顿了顿,垂眸又喝了一口茶水,便透过袅袅茶雾望着杯子里破碎的倒影,好一会儿才又道,“……生意做的越大,能代替我们掌舵的人便越少。这也和领兵一个道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她便不再说话了。

二郎看了她好一会儿,才又问道,“你还在追查表哥的下落吗?”

如意摇了摇头,又道,“但我知道,表哥还活着。不管旁人说什么,总之我就是知道——他还活着。所以你和阿娘其实不必担忧我怎么着,我不会傻乎乎的把自己折腾得病骨支离的,我还要等到他践约归来。”

二郎忍不住又问,“他说最迟十月回来。”

如意道,“偶尔失期也是有的,他也不能算无遗策。”

“若他一年都不回来呢?”

“那就等他一年。”

“若他十年、一辈子都不回来呢?”

如意看了二郎一会儿,道,“若我忙完了手头的事他还没回来,那想来空等也没什么结果——我就亲自出去找他。”

“可若他死了呢?”

如意道,“——若他活着,我就把他的人带回来。若他死了,我就把他的尸骨带回来。”她说着眼泪便滚落下来,便仰头望向二郎,道,“你又何必非要逼问这些事?莫非是……又有什么新的消息了?”

她的脸色霎时苍白起来,手指节紧绷着,整个人已有些摇摇欲坠,泪水不停的滚落出来,“……你和我说实话吧,我受得住。”

二郎道,“还没有。可你不能总像现在这个样子……”

他话还没有说完,如意已抖得不成样子。骤然松懈下来之后,外在的从容彻底崩溃,她一边哭一遍含糊的指责二郎,“那你胡说些什么啊……”压抑了这么久的眼泪终于决堤而出,她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嗓音微微颤抖着,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

☆、51|第五十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