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四坊衍术》
若论衍术四门,最早是起源于距今5300多年前,夏涵国的圣衍教。而古历4509年,也称:大涵朝元年,燕帝尊‘圣衍教’为天下第一正教。
也就是夏涵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大涵朝’,在开朝的第一个年头,第一代帝王‘燕帝’,就把圣衍教立为国家宗教。也代表着夏涵国历史上,第一个神权王朝的诞生。
传说圣衍教的创始人名曰:恒虚子,生卒不祥。但能在大国历史上,创立第一大宗教的人,那必须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恒虚子为圣衍教著有两部教义,也就是两部经书,分别是:《元圣罗运经》和《四圣品言经》。这两部经书,就是衍术四门的术理基础。
圣衍教信奉5位古神,其中包括:元初圣神(也称:混沌古神)和四大圣神,分别是:风神(勋呈),火神(礼柄),水神(翰揆),地神(昆莫)。
据史料记载,从圣衍教创立到大涵朝元年被尊为国教时,这800多年间,门下正式的教徒已经发展到三十多万人。连大涵朝的那位开朝皇帝‘燕卓’,也只是圣衍教的首席“执奉祭司”。
当时,由于连年的部落战争和魔物祸乱,到大涵王朝立国时,全国人口数量只有不到270万,其中还有一多半是奴隶。而在神权奴隶制国家中,多数奴隶也是归宗教所有。
显而易见,这种上层建筑结构的帝国,真正的皇权是高度集中在宗教手中的。帝王及他驾下的百官,就算不是摆设,也不过是马仔。
会形成这种局面,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当年只有圣衍教的神职和一部分教徒,掌握着对抗魔物的手段。
如果没有圣衍教平息魔乱,人类的存亡都尚在未知。所以,当时的社会各阶层,对当时的现状也没什么人会心存不满。
只是,按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旦以一种落后的制度进入和平年代,一段时期后,极度的专权,就会出现极端的腐败。而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会带动社会的变革。
而这种变革的前兆,一定是思想和文化上的变革。至于那些打烂了又重新整合的变革过程和历史进程,这里也没必要详述。
只说这衍术四门,真正从宗教的秘典中流入民间的时代,是距今2400年前,古代夏涵国第二个封建王朝,大夏朝的末期。
由一位叫‘冀证’的著名史学家、哲学家,在大夏朝都城‘溧岗城’的市井间,以开办‘行会’的形式,向普通民众广为传授。
从那时起,原来密不外传,死攥在圣衍教手中的,对抗魔物的术法,才逐渐在民间开枝散叶。而这家著名的行会,就是延承至今的‘四坊行会’。
在这个魔物于人类共存的世界里,要说在那个年代,这种能抗衡魔物的手艺,那可是能安身立命,荣华富贵,甚至是位极人臣,制霸一方的本事啊!
即便是当时的圣衍教,几经制度变革和改朝换代的冲击,在明面上早已退出了政治舞台。但无论如何变革,这门垄断的技能和以此形成的产业,始终会为这个宗教团体,创造巨大的利益和社会影响力。
可这位冀证,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在街面儿上开门市,明目张胆的把圣衍教的秘术四处传播,肆无忌惮的呛人家圣衍教的行市。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家圣衍教的大教主,大祭司,大神官啥的,都是睁眼儿瞎、充耳聋、路边上的顺毛驴儿—谁想骑能就骑吗?
那当然不能够了!
当时那位教主一听说此事,只气的是三尸神暴跳,五灵毫腾空,眼睛里冒火,鼻孔里窜烟,双脚一运罡气,一个健步蹦到书案旁,咬牙切齿的抓起一支笔,刷刷点点就写了一篇告示……。
然后传令执事把这篇告示,明发各大城市的分座,令教众们在市井间广为张贴,对该行会这种卑劣的行径,表示强烈的谴责。
啊!?就贴张纸儿骂两声啊?不上门开打啊?
实话实说他还真不敢!因为,这位翼证还有个身份没说,其实,他原本就是当代圣衍教的原首席‘聆喻祭司’,更是当时最强的,4门同修天法大术士。
这位教主才是两门同修,也就是说,包括教主在内,把圣衍教当时剩下那些位高级神职,敛巴敛巴拢一堆儿,也不是人家冀证的对手。
何况,冀证在离开圣衍教的时候,还带走了他膝下的4个大弟子,那也是个顶个的能打。
而这四位弟子的姓氏,分别是:祖、季、楚、欧阳。没错!这位欧阳辰,就是欧阳晴华的先祖。
所以,开打肯定也不能够。
这位教主又不傻,发张告示骂两句,也就是做做样子。真要是开打,无论输赢,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何况,假使是赢了也落不下什么好名声。
民间会怎么传?“术门不去打魔物,光想着抢行市,搞内讧?”
毕竟时过境迁,总想着吃霸盘也未必是好事,丧失了垄断地位,大不了紧缩点儿支出,别总玩儿得那么奢侈。
再说了,衍术是那么好修炼的吗?是谁都能修炼的吗?常人想修有所成,不敢说千里挑一,最起码百里挑一,一点儿都不过分吧!?
哎!天下这么大,魔物又那么多,怎么都有口饭吃。修行之人!要以宽为怀嘛……!
如此,这位教主那儿一宽心,四坊行会就顺顺当当的开张大吉,广纳门徒,大行其道。
同时,冀证在有生之年,根据自己多年的心得,还为天下术门,留下了两部衍术典籍:《圣教轮文印证考》和《轮锥数术》。
又过了两百多年,冀证那位姓祖的首席大弟子,有个孙子叫‘祖信方’,他把这两部典籍进行了合并精编,文字简化和古文注解,还增加了印果图解。最后就整理出了一部:《四坊衍术》。
把两部典籍中,原来那些生僻艰涩,佶屈聱牙的文句编改得通顺易读,大大降低了术士行入门的门槛,更减轻了师门传艺,必须言传身教的压力。
这才让四坊行会和天下术门,有了后继千年的蓬勃发展。也是保障夏涵国在封建时期的中期,能居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一个主要的因素。
而这部《四坊衍术》传承至今,一直都是术门各流派的经典教义,也可以说是“标准教材全书”。
不过,那位冀证在晚年的时候,又择优纳收了5名亲传弟子,这五名弟子的姓氏是:程、栗、荀、曾、佟。
这次也没错,这位佟仲川的就是佟烨的先祖,也是冀证的关门弟子,更是术门唯一一位在冀证之后,能把斗术修炼到天法级别的术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过,这位佟先祖可没有他老恩师的那种旷世之才,且好动不好静,一生就只修了斗术一门。但相传,他却是冀证的9大弟子中,实力最强的一位。
只是,他的后人没能继承他的天赋,和他这种执拗专注的心性。佟家人经历了几代的传承,虽说也算是人才辈出,但终是无人能出其先祖其右。
而随着传统术门的没落,佟家的术者也渐渐的归于平庸。
但这就要说到,既然佟家和欧阳家的先祖,是同一师承的亲师兄弟,为啥延传至今,不仅两家人的境况截然不同,而且还好像没任何交集?
的确是如此,这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先说,在收欧阳辰为首徒时,冀证才32岁,而佟仲川入门时,冀证已经90了。所以,虽说是师兄弟,但实际年龄上可差着辈分呢!等佟中川成名时,欧阳辰已经离世了,两人来往不多也很正常。
更主要的是,冀证是47岁脱离圣衍教,于世间自立门户。在此之前,他的四个弟子自然也在教中担当高级神职。当时,圣衍教的高级神职人员,都是在辅佐帝王权贵,为统治阶层服务。
而冀证在创立行会的初期,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也不得不继续维护这个层面上的关系。所以,他就选了两名弟子,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事物,这两名弟子就是,楚名城和欧阳辰。
冀证的另两名弟子,祖孝纯和季连功,则是协助他发展行会事业。
如此,历经几十年的朝乾夕惕,四坊行会的规模不断壮大,分会遍布全国,渐渐成为当时的大夏朝,除魔事业的第一大民间组织和第二大势力。
才几十年的时间,四坊行会自然还比不了,有着千年历史的圣衍教。
只是,冀证在晚年卸任了会长,去四方云游时,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四坊行会服务的主要群体,还是各地的官员和士绅。
当时的情况是,一旦老百姓被受到魔物的侵扰,只能是幸存者先上报衙门,衙门就让当地百姓集资,由官府或地方乡绅出面,请术士来驱除魔物。
如果老百姓暂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不是被强制用实物抵偿,就是被强制征收专项的人头税,这里的水分,自不必细说。
而升斗小民家的子弟,想入术门是难比登天。道理很简单,就是老百姓既没钱,又没文化。
冀证知道,这是行会为了追逐名利,同各地官府或当地士绅相勾结,才造成这种局面。这完全背理了,他在创立四坊行会时,所持的“魔物为天下人之敌,当由天下人共覆之”的初衷。
不过冀证也明白,事已至此要想改变现状,不是把那些徒子徒孙们召集到一起,严斥一顿,立几条规矩就能实现的。哪怕是当众废掉几名弟子,最多只能震慑一时。
不得已,他在鮐背之年,又从平民中选了5名弟子亲传授业,打根儿起就给他们灌输:“术者当以万民为重”的理念。让他们出师之后,离开四坊行会去自立门户,这才有了后世的各流派并起!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欧阳家和佟家,打祖上那辈儿起就不是同道中人。
可现如今,为啥欧阳家的后人,并没有继承衍术的传承呢?后文书再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