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反常的衙役
已经递出去十几碗粥,沈妍总算等来澄清身份的机会,她撞死不经意的碰了碰秦临川胳膊,抢先回答。
“我是他娘子。”沈妍一边说,一边将粥递给问话的人,还不忘好心提醒,“小哥,这是你的粥,还有点烫,小心些拿稳。”
那人结果之后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后面的一位大娘突然就上前一步,惊诧反问。
“你,你不是跟叶太医一对的吗?怎么会是秦公子的娘子?”
大娘的嗓门极大,连旁边排队的人都被她的声音吸引得看过来,有不少还是去过义诊看病的。
他们在义诊摊子那边受过沈妍的恩惠,此时倒没有觉得沈妍水性杨花,只是对这糊里糊涂的混乱欢喜格外好奇。
这些声音七嘴八舌的,闹的人心烦,但沈妍没有急着解释。
等到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她才把盛粥的勺子放下,假装嗓子不舒服的捂嘴轻咳两声,缓缓解释。
“咳,大家误会了。自始至终,我的夫君都是身边的这位秦公子,我与叶太医看起来相熟是因为先前就认识。”
不管周围的人有多震惊,沈妍伸手挽住秦临川的胳膊,继续笑着说道:“叶太医是我和夫君很好的朋友,还请大家听到别人乱猜时
帮着辩解两句,谢谢诸位。”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听到的百姓哪还有不相信的,纷纷点头表示愿意帮这个忙。
下午去义诊摊子那边时,沈妍故意提早出门走着去,想着瞧瞧上午的努力结果。
不得不说,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她侧耳听了一路,都再未听到关于她和叶子源神仙眷侣的传闻。
反倒是很多百姓自发地夸她和秦临川,说他们一个治病救人,一个慷慨施粥,能遇到他们简直是三生有幸。
夸奖的话听的沈妍小脸一阵爆红,她不禁加快脚下的步子,丝毫没注意到城中一家店铺前面站着的人眼含恨意。
日复一日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城中的疫.情被抑制的,情况越来越好,街道两旁的商贩增多,大有要恢复昔日热闹的趋势。
看着人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沈妍揉了揉包药包得酸痛的手,心里一阵暖融融的,
只要她和叶子源能配置出治疗疫病的药,这场疫病就能真的结束,百姓脸上的笑容也会更加灿烂。
沈妍黑亮的眸子里满是希望,殊不知,她在城西这边看街道上一片欣欣向荣,城东那边却出现大批衙役打砸摊位。
不管摆摊的百姓如何证明,他们身上的病痛已
恢复,衙役们都一副充耳不闻高傲样,丝毫不将这些百姓放在眼里。
从头到尾,他们都只有一句话,“疫病尚未解除,不可在街道上设摊位。”
若有人反驳,遇上那心情好点衙役,可能会装作苦口婆心再补一句,“万一卖出的东西不干净,传染给其他人就不是打杂摊子这么简单。”
百姓们叫苦不迭,只好收拾摊位走人。
消息传到城西这边,已是一个时辰之后。就算三个太医都赶往城东,给摊主作证,也是为时已晚。
接二连三的叹气,百姓们好不容易刚提起来的那点精神气也被叹散。叶子源有心上去安慰,这也是无济于事。
揉了揉眉心,沈妍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她总觉得事情有些怪异。
先前疫病严重时,那些衙役都还没这么嚣张。现下疫病明显有好转,衙役们反而特别霸道,使得民怨深思起,这着实让人有些猜不透。
她只好再次拿上玉佩去衙门拜访官爷。
没想到这次连衙门的大门都没能进去,门口的衙役就直接将她拦在门外,一脸的轻蔑。
“谁能证明你手里的玉佩是长公主殿下的?如果人人都拿着块玉佩,说是达官显贵留下的,那衙门不是人人都要接待?
干脆别做事了。”
衙役说的不无道理,沈妍一时之间还真没办法反驳。毕竟凌语然现在皇宫之中,她身边的人自然也跟在身边。
短时间内,沈妍上哪找能证明玉佩来源的人?
盯着手里的玉佩,沈妍的耳边忽然响起凌语然离开前的交代,让她有事就找京城的锦绣楼的管事帮忙带话。
她激动的直拍大腿,在衙役像看傻子一般的目光中兴奋离去。
现在的情况,沈妍要是再看不清楚,那她真是傻子。
压根不用深想,她就能猜出定是有人在背后知会了县官,让县官故意搅乱他们对解决疫病的。
而且,背后那人的官职可能还不低。否则,县官不会冒着得罪长公主的风险,对她避之不及。
看来,要不是他们治疗疫病很有效,招来其他人红眼。要不……就是他们在无意之中损害了某方的利益。
沈妍更倾向于后者。
比起红眼,她觉得利益更会让人疯狂。如果利益足够大,她甚至得担心她的小命是否能保得住。
扭头上马车离开府衙,沈妍就匆匆赶往义诊摊子,没想到秦临川今日也过来这边。
索性大家都在,沈妍干脆将她的遭遇和猜测一并道出。
看大家皆是一副若有所思
的模样,却迟迟没有开口提意见,沈妍不想多耽搁,直接说她的想法。
“既然背后有大家伙,那我们也只能找靠山应对,否则只会是以卵击石,延续治疗疫病的好时机。我打算修书一封给长公主,请她帮忙。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还能如何?现在的事情不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掺合解决得了的,他们只能向长公主求助。
没有人反对,沈妍立刻拿来纸笔墨水埋头苦写。
待墨汁干透,她将信郑重宋舒,拜托他一定亲手要送到京城锦绣楼的掌事手里。
京城里的不算远,宋舒又是一路快马加鞭,信很快辗转到凌语然手里。得知有人背后捣鬼,她气的直接到去皇帝跟前举荐沈妍。
平日里,皇帝对凌语然是很疼爱的。和疫.情并非小事,不是凌语然三言两语说推荐人就推荐。
这不,皇帝都还没有发表意见,留在皇宫的一位老太医就站出来,黑着脸拱手行礼。
“陛下,臣以为不可重用那位女子,不过是一介乡野村妇,将治疗疫病这样的大事交与那等村妇,实属不妥。”
闻言,李语然暗暗翻了个白眼,在心里阴阳怪气的。
丞相的狗腿还真是多,连还这么老的太医竟然也是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