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五 用途
其实方文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比如使用复杂指令集的486处理器,甚至著名的586级别的奔腾,工作频率还有数据处理能力都远比跟它同时代的ARM7处理器更强,而且电路还有指令集都已经被人琢磨得相当通透,只不过由于X86的专利在英特尔的手里,才没有人会打它们的主意。
而且这种复杂指令集处理器一般都用在电脑或者服务器的上面,像是交换机路由器还有其他一些嵌入式应用环境,由于较高的功耗,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反而是那些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应用很多,尤其是手机兴起之后,ARM处理器几乎一统江山,在嵌入式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虽然ARM处理器主要应用于手持设备,属于比较低端的处理器,却并不意味着它们无法在其他方向应用,只要有了合适的软件,它也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目前的环境中,电能由于传输的问题,只能局限在基地周边的十几公里之内,但是相较于完全依赖于基地暗能量吸附反应炉提供暗能量供应的通讯部件,电能的储存还有大规模运用还要更加的容易一点。
而且未来随着常温超导体的进一步扩大生产,在基地以外的地方,建立发电机组,直接发出直流电,也成了未来需要考虑的事情,到时候那些电动车辆之类的东西,也可以迅速地推广开。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石油之类的化学燃料还是动力的主流,然而不论开采难度还是提炼,现在的油田已经跟几十年前刚刚开发的时候截然不同了,不光油层越来越深,含水量也是越来越大,需要后期的处理程序就更多了。
在席卷全世界的危机面前,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去开采石油,应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更为艰难的还有运输,巨型的油轮还能不能继续在大海上面航行还是一件未知的事情,就算石油管道,没有了足够的动力,同样不能再维系跨越了数万公里的运行。
没有了原料,炼油厂也不再运行,生产足够的汽柴油,只依靠库存的油料,就算经过改造以后,可以在暗能量环境下启动并正常运转的汽车发动机,难免出现找不到油的景象。
毕竟大部分的油料都是分散存储在加油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慢慢地挥发乃至彻底消失,至于传说中的国家战备存储库,方文表示他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别说是国家储备库了,就算是S市附近的驻军,他都没有机会参观过。
所以也就注定了,以基地为核心往外扩展的范围里,未来的交通工具就要以电动车辆为主,毕竟电能获得的方式相当多,除了大型的火电站,水电站,还有风电,光伏电站等等新能源的存在,以往这些新能源还有着波峰波谷,发电量难以维持在一个均衡的水平,只能作为电网的补充,而无法作为主要的电力来源,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了传输的问题,就是根本无法传输,而基地生产的大容量蓄电池就派上了用场。
固然想要无障碍地互相沟通,就需要基地的通讯基站的支持,这种基于暗能量谐振的通讯方式比起末世前的手机通讯更加强大,或许只有研发中的6G才能比拟,但是范围实在太小了,地球二战时期的技术,已经保证了无线电波在经过几次中继的情况下,可以全球传输,而基地的通讯基站,只有几十公里的有效范围。
不过末世前还有着另外一项广泛使用的技术,就是有线通讯。
使用电话线进行通讯的有线电话,直到末世发生前的一刻,也没有彻底失去用武之地,唯一的变化就是使用了到户的光纤替代了两芯的铜线。
华夏大概是这个世界上光缆建设最为完善的国家,不管是人口数千万的都市,还是西部偏远的乡村,除了少数一些实在是连人都进不去的地方以外,光缆早已经遍布了全国各地。
虽然无源的光缆放大技术还不普及,不过有源的放大器就很多了,只是每一样都不是电缆时代人工转接的方式能够做到的,完全依靠高速处理器芯片的支持,在他成功制备出碳化硅芯片以后,问题其实就解决了大半。
有线电话,电力火车,还有电动的装甲车还有货车,甚至还有直升机的存在,若不是没有远距离通讯的无线电,妥妥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科技水准。
弄完了这个,方文干脆地选择了优化,把他的成果放到了主脑上面,进行推演。
毕竟又不是建造超级计算机,凭借着五纳米的制程,再把ARM7核心稍微优化一下,处理器的核心频率提升到4到5G还是没问题的,毕竟设计芯片的时候,很多时候都要迁就加工基材还有加工方式,电路设计完全无法做到最优。
基地的加工方式根本与传统的离子刻蚀,光刻加工的工艺截然不同,它完全是一个原子一个原子慢慢堆积起来的,很自然地就可以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加工,而且这种加工不再像光刻机刻画晶片那样,虽然也有着若干的叠层,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平面类型的。
而基地优化过以后的结构,却很自然地就变成了一个球形,毕竟只有这样的结构,才是连接线路最短,晶体管之间距离最近的方式。
而且经过这么一改进,几万个晶体管组成的ARM7处理器芯片,变成了直径连一厘米都不到球体,几乎没有任何没有用处的地方,频率在标准电压下,直接飙升到6G,处理能力强了好几倍,而耗电还不足一瓦。
当然具体的计算能力如何,方文也没有关注,想来这么高的频率,足以应付光缆放大,还有普通的电话语音处理了,连负责数据传输的骨干路由器都能兼顾一把。
不过基地已经建立了通讯基站,短时间内还用不到光纤通信,原来依托光缆网络建立起来的几条监控线路,随着通讯基站的建立,已经处于了废弃的状态。
而这些东西给张诚他们研究正好,经过几天的治疗,张诚院士已经与今天中午胜利复原,投入到了紧张的研究活动之中。
虽然他手下的研究人员学历都高得吓人,四个人中,只有一个是硕士研究生,其他三个都是博士,不过终究没有像方文这样经过大脑的开发,和大量知识的直接灌输,他们只能苦逼地继续看书,自学那些只是稍微了解的集成电路知识,灵儿每天为他们传输一次,总共才几个G的数据,还不能完全代替从书本上获取知识。
同样由于学历高,他们的目光显然不会放在比较低下的碳化硅之类的东西上,如石墨烯这样代表着未来的材料,才是他们的关注所在。
只不过石墨烯芯片,就算是在末世前,也是一件相当前沿的科技,制备方式,掺杂方法,都局限在顶级电子实验室中间,没有大规模工业化,所以他们所了解所有关于芯片的知识,完全集中在理工大学收录的IEEE期刊上面,而这里面直接涉及到专利制作方法的,肯定不会直接出现,要么只有原理,要么就写得十分模糊,想要依据这些公开发表的论文做出石墨烯芯片来,还需要极其艰苦的努力还有大量的实验才行。
随着末世爆发,电磁环境的改变,那些论文虽然说不上完全错误,但是依据这些个理论制作出来的石墨烯芯片,却是多半不能用的,不过随着张诚院士的加入,他们开始有了新的进展,至少可以制作出能够在暗能量环境中稳定运行超过一分钟的芯片了,要知道以往他们制作的芯片,超不过五秒,就会直接击穿烧毁。
暗能量环境改变的不只是电流,让它们极其不稳定,还削弱了晶体管之间的PN结,也只有碳化硅这样宽禁带的半导体材料尽管也受到影响,却不妨碍它的使用。
当然也只有方文这样不学无术,毫无历史包袱的人才会按照主脑给出的半导体材料的顺序来设计半导体,像是稍微有点志向的人谁还不是奔着那些看起来就高大上的材料去做的,比如石墨烯,还有更加高大上的硅烯,如现在的锂空气电池中广泛应用的正极材料就以硅烯为主,虽然都是硅元素,不过二维硅跟着寻常的硅晶圆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充当处理器芯片的时候或许有着更好的性能。
不过方文的运气还是非常不错的,第一次的实验就成功找到了合适的半导体基材,并且成功制备出了处理器芯片,完全不像那几个盯着石墨烯的人,所以说科学研究终究是一个看脸的活动,欧皇和非酋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方文把他的注意力也集中到石墨烯上的话,说不定一次性就成功了也未可知。
当然电子工业中,除了处理器芯片,其他的独立元件也是必不可少,相当关键的,不过这些方文决定不再理会了,把这些直接丢给张诚他们的团队,反正这也是他们的专业,虽然他们研究的速度慢了一点,基地也不是急着应用不是。
而且碳化硅这样的半导体基材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用途,比如内存芯片,原本基于高制程的硅存储,始终做不到较高的频率还有较大的容量,如果换成了碳化硅的话,以它的特性,就能做出极高频率和带宽的内存芯片,从而极大地提升目前基地一些器件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