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赤邬峰和通天峰
元嘉并没有故作骄矜,他慢慢走了过去,对着赵琮微微行礼道:“赵前辈,您好!”
赵琮阅人无数,自然看得出元嘉的行礼不是只是表面功夫,点了点头道:“嗯,还是个有礼貌的娃娃,真是不多见啊!”
火笑老人有些得瑟的笑道:“也不看看是谁带他来的!”
赵琮白了火笑老人一眼,笑语道:“和你同路还不受你的影响,看来这个孩子不容易啊!”
火笑老人立刻换了一张脸说道:“你别以为我在你的地盘就不敢揍你!”
而赵琮一脸自信的笑道:“你不敢!因为就算你在赤邬峰上采到了七彩灵芝,以你的性格不出五天就会被你全部吃完,到时候我们的研究应该也会结束,那么到时候你还会不会再找我们来要呢?”
这一席话竟然使得心如烈火的火笑老人无话可说,看来这位赵琮老者的观察十分敏锐,也对火笑老人十分了解!
想着火笑老人如果在如此情绪下和自己同路的话,后果可能会有些惨不忍睹,想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元嘉无奈的帮火笑老人解释道:“火笑前辈这一路上十分友好,要不是他的话我可能到不了这里!”
火笑老人赞许的看着元嘉,心想道:“算老子没有帮错人,这小子还挺识相!”
赵琮哈哈大笑了起来,对着元嘉摆手说道:“行了行了,他什么样子我比你清楚。”
火笑老人说道:“你知道吗?他可是解开了那个老疯子的诗文进来的。”
赵琮惊讶的说道:“是吗?你可是被那个诗文真正困扰了一个月,后来憋不住了才去问老疯子答案的!”
火笑老人这次忍不了了,他本来想借元嘉的这件事来抬高一点自己的形象,可是没想到还是被赵琮损了一遭,他恼怒地截口说道:“废那么多话,快给老子准备房间!”
赵琮漫不经心的指了指后面,说道:“右边第一间,你又不是没来过!”
火笑老人好像嘟囔着什么,也不顾站在一旁的元嘉,径直走向了赵琮所指的方向。
还没等元嘉说话,赵琮就笑着说道:“孩子,你的房间不在这里,怕你一个人在这里迷路,这样吧,我带你过去吧!”
在这个亭台楼阁连接相交的地方,如果没有一个向导的话是很容易迷路的,从赵琮的行为举止来看,他这个行为应该没有恶意。
行走在方草庄中的路上,元嘉感觉自己就像行走在自己从小生活的南山上,纯净的空气,时不时所散发而来的花草清香,无不让元嘉感到身心愉悦。
看着元嘉似乎有些陶醉的神情,走在一旁的赵琮微笑道:“看来你很喜欢清雅的生活啊!”
元嘉说道:“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就是这样的,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赵琮笑道:“看来你和其他年轻人有些不一样啊!大多数年轻人不是都喜欢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吗?”
元嘉思考了一下,道:“前辈,您说的应该是那些顽固子弟吧!至少我不是十分喜欢那种生活。”
赵琮若有所思的看着元嘉,口中语气沉重的轻声低语道:“现在的你看恐怕不喜欢,但世上又有几人能够不忘初心呢?唉......”
“前辈,你说什么?”元嘉疑惑的问道。
“没有,我只是在感叹火笑为什么会去他嫌麻烦的‘杵工田’去呢?”赵琮说道。
听到这里,元嘉想到自己似乎对上半程的赤邬峰一无所知,所以正好接口问道:“前辈,这赤邬峰的前半段我们已经走完了,可是后半程晚辈真的是一无所知,还请前辈请教一二!”
赵琮诧异的问道:“火笑那家伙没和你说?”
元嘉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我们爬山的时候我总是跟不上前辈的脚步,所以我也没有机会问他。”
赵琮有些头痛的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那个家伙真的是目中无人啊!好吧,其实这赤邬峰有着两个名字,一个就是它的本名赤邬峰,另一个就是所谓的‘通天峰’,这通天峰三个字不光是表示它的高度,也是区别于赤邬峰的名称。这山峰的前半段被称为‘赤邬峰’,而山峰的后半段则被称为‘通天峰’,赤邬峰是这个山峰的登山的入口,也是考验所有的登山者的道路,在那里存在着莫名的重力和遮天蔽日的云雾,如果内心不诚的人也许就会在赤邬峰的道路上选择放弃。
而我的方草庄就坐落在赤邬峰和通天峰的交界处,如果那些走过了赤邬峰的人们就可以到这里来歇歇脚,当然这里也有一些风雅之士来这里探讨风月,而那些寻宝者就可以从这里开始进入满是天材地宝的通天峰了,在走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见这座山峰的顶端了,也是几乎所有进入赤邬峰的人的目标地,号称‘聚宝之田’的杵工田了,在那片一望无际的宝田中弥漫着的特有气息滋养着无数身在其中的天材地宝,这些天材地宝虽然不能代表仙灵山的全部但大多数品种是外面所没有的,这所有引得大多数像你这样的外来者的垂涎,里面当然也有许多你所需要的七彩灵芝,但上天是公平的,每一个进入杵工田的人都最多只能带走十株天材地宝,而且不能采集植物的根部,以保护所有天材地宝不会被挖掘殆尽。
如果你采集的数量超过了十株,而且想将其带下山的话,他就会触动到覆盖在仙灵山周边长青结界的禁制,会将他强行驱逐出去。所以,你去到杵工田后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贪欲,要不然你恐怕就会很狼狈的!”
元嘉又问道:“那么我和火笑前辈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了许多手捧书籍的人,难道他们也是从赤邬峰爬上来的吗?他们看起来不像是有修为的人啊!”
赵琮笑了笑,说道:“你说对了,这些人的确不是修士,他们大多数都是一些读书人、学问人。我当年在修建方草庄的时候就想把这里变得不光只是驿站,因为小老儿也是一个喜欢学问的人,所以就去了一趟外面,看见了一些家境贫寒且怀才不遇的书生,他们都是一心只知道读书的人,我在不妨碍他们人生和自愿的前提下带来了这些人一起研究各项事物,所以他们无需经过赤邬峰的考验而到达这里。而我们研究的东西小到诗文古书,大到药物器械都可以用来探究它们的所有可能,更有一些在这里资历较老的学者甚至还建立了一个新的学派,使得我的这个方草庄也成为了一个做学问的好地方,一些生活在这里的老家伙也把他们的后代送来这里接受教育,搞得方草庄倒是失去原先驿站的形象,现在的庄子倒像是一个巨大的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