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重启征程
李宏退役后,在家待业了三个月。一向志向甚高的他,并没有像一般退役军人那样把这段时间用于走亲访友、游山玩水,补偿因在部队期间受约束而损失的许多享乐时光。他想复习功课考大学。
国家在他参军的次年就恢复了高考,他的不少同学都赶上了这趟车,而他却因为参军而无缘于斯。现在他准备“东山再起”,继续求学。于是,他在复习语、数、英的同时,借来了史、地等过去没学过的课本埋头恶补。
李宏原本准备报考普通高校,但在距离高考两个月前,得知国家新办了一所广播电视大学(后被列为国家第40所重点大学),学员可以在职学习拿文凭。李宏权衡了一下自己的根底:文史还过得去,但数学偏差,英语更是雾里看花,往年是参考分,今年转正取分。抱着检验自己三个多月复习成果的心态,他报考了首届电大中文班。
张榜公布的头天晚上,李宏做了个梦,梦见一群人敲锣打鼓地前来送喜报,祝贺他高中红榜,前程无量。然而,他从喜乐中醒来却有种不祥的预感,因为,按当地的说法,梦境与现实是相反的。他立即到招生办查询考分,得到的结果是:考试成绩与录取线相差近20分。原因是史地分数太低,仅有12分。这在别人,也许就过去了,而李宏却不,他断定这分数里头肯定有问题,因为史地是他这次备考的重点,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信得分会如此之低,如果多给个二三十分或许还说得过去。就凭这,他向招生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要求复查。十多天后,复查结果出来了:被漏登了近50分。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省招生办复信中的这句话:“由于我们的疏忽,给您带来了多日的烦恼,对此我们深表歉意!”李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没辜负这三个多月的努力!因此,他决心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既然考上了,就要学出点名堂来,决不能半途而废,而且,他心里也很清楚,从年龄上说,这也许是他接受系统高教的最后机会了。
不久,李宏的工作通知来了,是去公安局。李宏不想去,觉得自己刚脱下军装还没放松几天又要穿上警服,虽然服装和岗位不同,但受纪律约束的性质是一样的,他想将自己放归大自然,过平民百姓般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时,恰巧有个同批退伍的青年被分配到位于城南高山上的电视转播台,因为那里生活条件艰苦而不想去;而李宏却觉得那里山高皇帝远,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有较充裕的学习时间,正合已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互换工作。虽然这是个人行为,但并不违反组织原则,就退伍军人安置办而言,只要能把人安排出去就好了,至于谁去哪里并不重要。于是,李宏和那个青年都获得了自己中意的工作。事后,李宏因此还受到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责难。家人认为李宏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偏要到一个偏远的高山上去受苦受累。社会上,尤其是公安系统的人则认为李宏是因为怕得罪人才选择上山的。据说,李宏去公安局是局长亲点的,因为这位局长曾是李宏的中学校长,跟李宏的父亲也很熟,认定李宏是个好苗子,早早地就把李宏的档案给调走了,不想却抓了个空。
不论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李宏自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修身养性,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的,就像古代的隐士那样最终能有一番作为。至于这“作为”是什么?他自己一时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