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卫青几人一听王允的话自然明白王允的意思,也就是所谓的“放水”。对着王允点头示意,像是在告诉他。“放心,我们了解。”
学校操场很大,比斗场地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几人稍微谦虚一番便开始了比斗。。。。。。
礼乐就不描述了,小编不懂,还找不到人问。hhh
很快黄明便和卫绾比完了前两场,一平一负。黄国遗族的黄明自然礼节上可圈可点,最后大家算了个平局。不过乐章黄明毕竟年轻了许多,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体悟,相较于卫绾则逊色了不少。
不过王允也没在意输赢,黄明他们还年轻,未来可期。再加上王允本就对礼乐不感冒,学校也没重点学习这些科目,黄明都是家里教得好,不然两局可比性根本没有。
比完后黄明对着卫绾行了一礼后便退下了,不过王允却是走了上来和卫绾搭了两句。
“太傅觉得这个学生如何?”
卫绾点了点头,而后开口:“不骄不躁,冷静沉着,举止言谈大方有利。年纪轻轻却已有大家风范,不错!”
想了想卫绾又加了句话,“如若你有他一半气度我也不至于成天让太子远离你。”
王允:“。。。”
听了卫绾的话王允自然选择略过,并在心里念叨。“如果还不能随性点,我重活一世干嘛?”
看见两人分开后旺财也开始宣布下一场,“接下来比试射,上弓靶。”
闻言,场下的几个小厮便将早已准备好的靶子立于场中,同时也将弓箭放在比试用的大桌上。
“比赛规则,百步之外射中靶心最多者胜。靶心十分,相邻靶圈少一分,拖把无分。赛者上场。”
卫绾虽第一次见这种新奇的靶子,不过心中却并不在意。毕竟王允的新鲜玩意多了去了。
“小子你先还是我先?”卫绾问到卫青。
“自然是长者先,岂有小子先之礼。”
卫绾点点头,也不多说。
转过头来随手拿了一张弓后拉了拉便是满弓,然后他又试了试另外一张弓。“取三石弓来,这一石二石之弓如何能中百步外的靶子?”
这时候卫青却是站了出来,“长者,此弓是校长和他学生特制的。暂时只有两石弓,其他的还在改进。不过长者放心,那怕是一石的那把弓只要准头够,也够稳中百步之外的靶心。”
卫绾点点头,然后拿起两石弓对着靶心就射去。
一连三箭,两个七环,一个九环。卫绾虽不如意,不过却也接受了。随手便把弓递给了卫青。
不过看卫青拿起弓后却又感到有些鲁莽了,卫青此时不过十四岁。“虽然比一般的同龄人健壮很多,但是恐怕也难以拉动这两石之弓吧”卫绾想到。
再看看桌上的那张一石弓,“想来这张弓才是给这小子用的吧。”
不过卫青接下来的动作却是告诉卫绾,“你想多了。”
只见卫青拿着弓,对着靶子拉了两下满弓作瞄准随意的试了试。而后也是一连三箭便将手中的箭都射了出去。
“卫青,六环六环八环。”
听见旺财报的成绩卫青心中一松,“想来这样应该达到公子的要求了吧。”
而此时的卫绾却是震惊,不是因为卫青中靶数目的多少,而是刚才就在卫青抬手的瞬间他感受到了来自眼前这个少年的自信。
那种感觉好像就是“只要一位征战四方,长胜不败的将军一般。”
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给老成持重的感觉。那种运筹帷幄之中的信心却给卫绾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不知太傅认为这个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生如何?”
听见王允的问话卫绾深深的看了王允一眼,而后缓缓开口。
“不骄不躁,举止谨慎,想来应该是和他的身世有关。不过不失为一位可造之材,如果我所料不错未来我大汉的武将定会留下他的名字。”
卫绾的回答让王允吃了一惊,如果说黄明是一柄锋芒毕露的君子之剑,那卫青必定是一朵还未绽放的盛菊。
“春来九月,杀尽百花!”
不过卫绾对这两人的评价却又让王允产生了怀疑,“这家伙看人这么准,怎么看不出自己上马带兵打仗,下马安邦定国的才能呢?”
没细想,等到桌上的弓箭被拿走,摆上纸墨笔砚时卫绾已经走到了他的身前。
“举国上下都在夸赞这说小侯爷是一位神童,六岁成诗,七岁著文,每一年都有着让天下人震惊的成就。今日能和小侯爷比试一番其实也是一番荣幸。”
说完卫绾对这王允拱了拱手:“请了,小侯爷。”
这下轮到王允不淡定了,从来卫绾就没有正眼敲过他,但是现在卫绾却给了他如此正式的礼仪。甚至大有一番将他放在同等位置上看待的感觉,这让王允感到有些许无所适从。
不过虽然不习惯,不过出于礼貌王允还是回礼了。
“卫太傅贵为太子太傅,陛下于千万人之中选择了太傅作为太子之师。想来太傅文笔才能定是当世一绝,还请太傅赐教。”
说完后王允对着卫绾也行了一礼。
两人行礼完后司马相如也出来宣布题目了,“今日题目不谈国事,还请太傅校长回头。”
卫绾和王允回头只见有两位小厮拉着一张大大的宣纸。纸上写着的就只有一个“儿童”二字。
看见这个的时候卫绾有些许不懂,因为他们常见的斗儒只是从经典之中找出一两句来大家解读批注。
而这挂着简简单单两字却让他感觉有点不是太懂。
“今日书试题目就是此二字,还请两位以自己对这二字的看法著文,问题不限,诗词曲赋,经文长论皆可。”
卫绾顿时明白了,这次比试的是以儿童二字作文。
王允看见题目后看了一眼司马相如,此时背对着王允的司马相如感到一阵凉意。而后王允也看了下正在低头著文的卫绾,随后自己也低下头去开始动起手来。
旁边的黄明几人却是感到有些许不妙,或许谈论国家大事他们觉得卫绾应该能赢。不过要是说到孩童可能卫绾真的没有什么机会了。
王允倾注在孩子身上的汗水,倾注在这个教育上的汗水在场的众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可能在他们的心目中那怕此时的孔夫子对于孩童的理解也没有王允这么深刻入骨。
不一会儿王允就收笔了,当他抬头时却看见了对面的卫绾还在低头写着。
一会儿卫绾咬咬笔尖,一会儿有扶扶自己的长须。那全神关注的样子让人好感大增。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卫绾总算收笔了。
答卷很快便从几位评委哪里下来了,胜者不出意料的是王允。
卫绾心中有着些许失落,不过他却没有质疑。但是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是向司马相如等几人提出了要看一看王允文书的想法。
开卷第一句却是深深吸引了他,虽然王允所创的对句结构他早有了解,不过此时手中的这首长诗却是真的惊艳到了他。
1诗文: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丞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经史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待看十五六,一举天下知。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面君,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朝封侯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神童。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为官须作相,此心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一支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风特送凉;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1文摘宋代·汪洙的《神童诗》,诗中鼓励劝学惜时的也有四时风景,还有尊儒贬其他学派的。本来小编只想摘取两句的。不过想着有兴趣爱好的书友难得去翻就弄了全篇,不过这不是正文,书中还是有着几处修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