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平阳公主
而史书中,李渊十九位女儿中,只有一位比较出名,那就是他的三女儿,太穆皇后为他生的平阳公主,她是大唐的嫡公主,也是李世民和李元吉的同胞亲姐姐,同时,也是李渊唯一的嫡亲女儿。
到了后世,山西有座娘子关,就是因为她而得名,因为当年就是平阳公主带着娘子军驻扎在这里。
大业末年,当时李渊在晋阳起兵,做为李渊的女儿,为了策应自己父亲在晋阳起兵,就聚拢关中豪杰,发动司竹起兵,她聚拢的军队统称娘子军。
她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挑选精兵与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共同攻破长安。
唐朝建立后,册封她为平阳公主。
她也是华夏封建史中唯一一位以军礼殡葬的公主,独此一家,绝无分号。
此时李元吉看着这一群弟弟妹妹,也是感慨,尤其看到几个小妹妹时,不禁想到自己这位姐姐。
对于平阳公主,李元吉还是有些印象的,毕竟后世有本书叫三体,那位作者恰好就在娘子关电厂上班,那地方甚至一度成为三体迷朝圣的地方。
李元吉穿越前恰好也看过这本书,也是极喜欢的,所以,娘子关李元吉多少了解一些。
想到自己这位姐姐,李元吉的面色微微变了变,历史上,平阳公主死于武德六年,而现在,已经是武德五年。
说真的,李元吉其实对自己这位姐姐很是尊敬的,不为别的,他就是特喜欢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这种巾帼英雄。
而平阳公主就是这般的巾帼英雄,在封建时代,这种女人可是极少的。
李元吉此时想到自己这位唯一的同胞姐姐,也是太穆皇后为李渊生的唯一一位女儿,已经在仔细回忆史书上关于她死因的记录。
可是很遗憾,李元吉只记得她死于武德六年,却记不清她死于什么,是病死或者战死,亦或者别的,如果是病死,又是什么病,如果是战死,又是何时和谁交战。
李元吉此时其实不是记不清,而是史书上根本没这方面的记录,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只记录武德六年二月,公主薨。根本就没别的任何记录。可见此时的重男轻女有多么厉害。
看来今天回去就要派人前往娘子关,看望自己这位姐姐,顺便看看娘子关此时的情况,如果没什么有用的发现,李元吉打算等突厥大举进攻大唐,两位皇兄忙着应对突厥人,自己亲自去一趟娘子关。
李元吉此时因为想到平阳公主,心神有些恍惚,不过很快就恢复如初,此时只看着自己这么一大群弟弟妹妹,心中感叹李渊是真能生啊!
这都快生一个幼儿园小班了。
而这群孩子此时大都三四岁,属于比较吵比较闹的年龄,李渊不喜吵闹,可是面对自己这群小儿子小女儿,却异常喜欢他们打打闹闹。
老来得子,老来得女,还是一大群,人生之大喜。
这群孩子在甘露殿吵吵闹闹,不过都在盯着春婉和翠儿提的食盒在看。
别说他们,就算陛下此时都看着那两个食盒,当然,他的身份,不会让他为了一些东西主动去说什么。
“春婉,翠儿,还不将王府中新作的冰饮呈给我父皇。”
春婉翠儿赶紧将食盒打开,此时食盒充当的就是后世冰棍箱子的作用,这东西可能九零零零后不认识,不过更早出生的那些人都基本见过,限于农村。
当时农村冰箱根本没普及,有也就是凤毛麟角,所以每到夏季,就有小贩骑着二八大杠,车后座固定着一个大木箱,里面还有一层棉被,再里面就是码放整齐的冰棍和雪糕,骑着在各个村落售卖。
此时这两个食盒自然没往里面塞棉被,好吧,棉花此时都只有边远地区才有,哪有棉被,棉布都还没出现呢。
食盒木制,里面有一层丝绸包裹的鸭绒,隔温效果也是杠杠的。
两个食盒打开,呈现的也是一片氤氲的白雾,几个小家伙在食盒打开时就凑了过来。
春婉和翠儿自然赶紧将食盒压低,让几位凑过来的小公主和小皇子看。
“元吉,先给你弟弟妹妹分!”
李元吉此时正打算让酆王李元亨将第一个冰棒拿给父皇,没想到李渊直接来了这么一句。
先给弟弟妹妹分,这足以证明李渊对这群小皇子小公主是极喜欢的。
估计也没有六十多岁的老人老来得子不喜欢的。
就是后来的明太祖,一生杀的人头何其之多,杀的大明的官吏都青黄不接了。还不是对自己一大群小儿子小女儿喜欢宠爱的不得了,尤其是那位小公主宝庆公主。
朱元璋本来要将自己的嫔妃一律赐死殉葬,就因为宝庆公主,她的生母张美人免了一死。
此时听到父皇的话,李元吉自然赶紧照办,春婉和翠儿已经在分发冰棒,拿到冰棒的一众小皇子小公主开心的舔着。
李元吉看着这一大群弟弟妹妹,也有一种带幼儿园小班的感觉。
小孩子们都拿了冰棒,舔的真的是不亦乐乎,此时李元吉才亲自将冰棒拿给自己父皇和万贵妃,冰棒刚交到父皇手中,李元吉就感觉有人抱他大腿。
“四叔,莜莜还要!”
李元吉看着抱着自己大腿的莜莜,也是感慨,还是莜莜吃的快,比她那群小叔叔小姑姑吃的快多了,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李渊听到莜莜声音,早一把抱起自己这个孙女。
“来,拿着!”
“谢谢皇爷爷!”
莜莜说着,又开心的拿着冰棒舔了起来。
李元吉本想说这东西也不能多吃的,不过看小丫头舔的那么开心,一时间也没再开口。
结果莜莜那群小皇叔和小姑姑见状,全都吃完冰棒又围了过来。
“一人再拿一个,最后一个,吃完不能再吃了。”
今日的李元吉心中有事,在想到平阳公主的事情以后,在甘露殿就有些心不在焉。
最后怎么离开的甘露殿,李元吉自己都有些记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