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购茯苓
呼,收茯苓的总算来了。
陈清河隐约记得,上一世是有个药材公司,是在八月份左右来村里收购茯苓,只是忘了来的日子。
这下子,总算能给父母一个交代。
陈清河朝着赵昌平伸出手,“你好,我就是陈清河。”
“陈先生好。”
赵昌平没有废话,“听说您前段时间,收集了很多野生茯苓,具体是多少公斤?”
听说对方是收购茯苓的,张桂花正愁家里的木头疙瘩没地方卖,赶忙惊喜说:“我们家有……”
“妈!”
陈清河赶忙喝止,生怕老妈泄露了商业机密。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
如果让赵昌平知道,自己家里囤积了大量茯苓,肯定会趁机压价。
陈大栓看出了儿子的忧虑,擦了擦嘴站起身,“孩他娘,跟我下地干活去。”
“干活也不着急这一会儿,孩子做生意,我得跟着帮忙做参谋。”
“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个屁!”
陈大栓不由分说,扛着锄头带着满腹抱怨的张桂花离开。
杨音韵赶忙站起身,“我……我也出去转转。”
陈清河笑着把她按下,“老婆,你哪儿也不用去,帮赵董倒杯茶。”
“哦,我这就去。”
茶水端上桌,赵昌平象征性的抿了一口,“陈先生有这样的贤妻,羡慕啊。”
陈清河也笑着打了个哈哈,“羡慕啥呀,我老婆自从跟着我,就没过上好日子。”
“这不,前段时间屯了点茯苓,就指望它能发点小财呢。”
“赵经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您打算多少钱一公斤收购茯苓?”
赵昌平犹豫了一下,“如果是干制比较合规格,能够直接入药的茯苓,价格比较便宜,但如果是新鲜茯苓,恐怕卖价就会……”
话没说完,陈清河就打断说:“我家里的,就是按照标准规格,干制的茯苓,不信您可以验货。”
顿时,赵昌平心里有点发苦。
其实新鲜与干制的茯苓价格,相差的并不是很大,他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压价。
他心里想着,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子,怎么可能知道茯苓的切片干制工艺?
不过陈清河都这么说了,倒可以跟着他去一趟仓库,看他的存货量。
存货少的话,就懒得讲价了。如果存货多,可以趁机压价。
陈清河变戏法似的,从桌子底下取出一小袋茯苓干的样本。
“赵董请看,切片机的厚度,是我经过调节的,绝对符合中药指标,不信你可以拿卡尺测量。”
“晾晒的季节是秋季,在没有阳光暴晒,通风良好的青石板上,进行快速的阴干。”
“像这样的野生茯苓,价格您心里应该清楚。”
赵昌平抓起茯苓,放在鼻子里嗅了嗅,不由得暗自点头。
陈清河这小子,还真有点东西。
“四块钱一斤,我要了!”
正乖巧坐在一旁的杨音韵,柔荑不由得轻颤,手心沁透出细密汗珠。
她知道,家里可是屯了一吨半的茯苓,如果四块钱一斤,那就是六千块钱!
村里的农户,家里能拿得出一百块的,都已经是阔绰户了。
如果家里有六千多块钱,那日子过的,简直想都不敢想!
陈清河摇头一笑,“赵董,实话和您说,我家里收购的这些茯苓,是用来熬凉茶自己喝的,没打算往外售卖。”
“不过我也不让您白跑一趟,这袋茯苓少说也有三斤多,您拿走吧。”
杨音韵下意识想问为什么不卖,可又怕坏了陈清河的事,只好紧紧攥着裙角,低头忍着不吭声。
赵昌平有些急了,“陈先生,您如果不满意价格,讨价还价就是,这怎么还能不卖了呢?”
最近,赵昌平和大型药材公司,谈定了一味中成药,需要大量的茯苓。
陈清河手里的茯苓,他志在必得,绝不能谈崩。
他据小道消息得知,陈清河手里至少有上百斤的茯苓,留着茯苓熬凉茶喝,纯属扯淡。
陈清河苦笑着说:“按理说,做买卖是讨价还价,可您这开价都没边没沿的了,我怎么还都是亏。”
“咱买卖不成情意在,收购茯苓的事情,咱就算了。”
赵昌平得物心切,已经顾不上讨价还价的技巧,脱口而出道:“就照着你不亏的还。”
陈清河捏手作七,“这个数。”
“七块?这也太高了!不行,绝对不行!”
俗话说的好,双重否定表肯定,陈清河看到他的模样,心里就估摸着这价格已经八九不离十。
“赵董,不是我要价高,而是市场价基本都是这样。”
“上个月,两广地区凉茶商收购茯苓,价格都飙到了七块五。”
“咱们这个地方,根本没人认识茯苓,除了我这儿,您恐怕是很难大批量购买。”
陈清河的话,每一句都戳到了赵昌平的痛处。
他无奈叹了口气,“行吧,七块就七块,现在带我去看货,如果质量比样品差,我可不答应。”
“好,请跟我来。”
俩人下到地窖,赵昌平看到堆积成山的茯苓,顿时傻了眼。
“这……这是多少斤?”
“不多不少,整一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