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是我对不起她
洛小宁都过敏跳上马车,一边道谢,一边想看看是什么人救他们于危难之中。
没想到,一抬眼,车上人白绸长衫,金边折扇,笑意微微,正是刚才在台上呼风唤雨那位说书人。
小宁一时有点尴尬,道:“闻先生,我们……”
“你们不必抱歉,是我抱歉才对,”闻折柳做个抱拳的动作,笑容温润,语气诚恳,“像你们说的,哪有一件事、一个人,只准人说好,不准人说不好的道理。”
说着,他目光转向后面那群孩子——虽然隔着青布,不能实际看见,叹了口气:“唉……他们说要为我与全世界为敌,但问题是……我并不想跟全世界为敌啊。”
不愧是说书人,这个梗逗得洛小宁一乐,气氛也放松下来,两人都挨着闻折柳坐下。
闻折柳问两人来历,都过敏抢先一一应了,没说谎,但也没说全,大概讲了小宁的原地籍贯,如今在各处游历,想要踏遍大好河山,尝遍天下美食的心愿。
“既然如此,事情因我而起,我请两位吃点东西赔礼吧,”闻折柳笑道。
面对这个提议,都过敏一时心想,提昂贵的酒楼饭菜,不好意思,但要拒绝,又显得有些生分,何况,他还挺想跟闻折柳再打听打听戏班的事。
这时,却听洛小宁十分真诚地喊一声:“那我要吃粉浆面条!”
粉浆面条是洛梁有名的小吃,非常平民化,街边随意的小馆子都能吃到,三个铜钱一碗。
闻折柳笑起来:“好啊……我也好久没吃了。”
于是闻折柳去换了衣裳,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他换上一身粗布旧衣,虽然脸还是好看的,但就远不像在台上那般贵气飘飘,在街上行走,都没被人认出。
三人来到一家街边小摊,点了粉浆面。
小宁看这粉浆面,果然是个有趣的小吃,不像一般的清汤面,也不像打卤面炸酱面,更不是干拌面,它不讲面条本身的筋道,反而吃的是一份糊糊涂涂的顺滑感,筷子是夹不起的,要用勺子来吃。用发酵的绿豆浆做汤,汤里有淡淡的酸味,十分开胃,盛出一碗,顶头洒一把水嫩的香芹黄豆,再点几滴香油,端的是让人连喝几碗也不够。
闻折柳穿着布衣,在店家门口低矮的小凳坐着,布衣的衣摆耷拉了地,吹着浆子,却不由笑起来:“真怀念啊。好多年前,我就在这摊子外头吃饭,吃完了给人说书。”
洛小宁没想到这名满东都的先生居然也有过这等时刻,吃得满嘴浆子,仍忍不住问:“真的?应该一开始就很受欢迎吧?”
闻折柳摇头:“完全不是……那时,几乎没人听我的书。”
“我从一开始,就是自己写本子,”他说下去,眼神有些空,似乎陷入遥远的回忆,“最开始写的很认真,一个本子,要改好几稿,里头涉及专业的知识,都要查证了再往里添。”
“我写过一个反派掌门,我想,虽然是反派,能做到那个位置,肯定不是个傻子,所以他跟主角的对话,我写了好几页,都是绵里藏针。”
“但是,没人听,”闻折柳苦笑一下,“大伙都说,太啰嗦了,一点都不爽。”
“那时我很灰心,差点就中途放弃,不说了。可是,我还是有一个听众,每回都认真听我讲,告诉我我说书时,哪些表情,哪些语气,好像还可以再精进些,也跟我讨论话本的内容,给我反馈,甚至帮我想情节。”
“真的,要不是她,我可能都坚持不下去了,”名气火红的说书人眨了眨眼睛,夹起一颗膨胀的黄豆。
后来,有一次机缘巧合,我遇到一个同行前辈。前辈看了我的本子,说我还算有潜力,提笔帮我改了改。
“我当时看了他改的,心里直犯嘀咕:他把我那个反派掌门改的像没脑子一样,上来就吆五喝六,嚷嚷着跟主角单挑,然后被主角一刀反杀了。”
“当时我心里想,这能行吗?这不合常理啊。”
“但是,人家毕竟是前辈,当天他带我去了牡丹瓦市,我就按他说的,讲了一场。没想到,反应比我之前讲过的任何一场都热烈。”
“下了台,前辈拍拍我,说:就得这样,来听书的都是找乐子,你能让大伙不带脑子,感觉到爽就完了!”
“从此之后,我好像也开了窍。比如讲史,真假有什么重要?大伙想听的,就是关公战秦琼才好玩呢;比如讲案子,细节有什么重要?描述死者脖子下头一个大洞,远没有提到女主角脐下三分让听众如痴如狂……”
洛小宁听到这里,弱弱地问:“所以你讲那什么秦风落的故事……?”
闻折柳一笑:“当然是编的啊。他有名,大家都爱听,说书的自然就爱讲,说书的爱讲,就让他更有名。要是每个说书人讲他的故事都是真的,秦风落不知娶几百个老婆了。”
洛小宁:“……”
她也不知自己是什么心情,听说原来自己这么爱听的故事,十有**都是编的,难免有些失落。但转念一想,这么说秦风落说不定还真是个工作狂,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花边,更符合她心目中高冷禁欲的光辉形象。
闻折柳却不知她心中这点幸福与烦恼,自顾自地说下去:“就这样,我越来越红火了,请我的场子越来越大,听众也越来越多。他们喊我闻哥哥,闻先生,甚至闻大师。”
“我的本子越写越快,却也越写越套路,因为我知道听众喜欢什么样的,我在每个故事里都加上俊男美女,加上狗血的打脸,加上烂俗的感情,加上香艳的不可描述……”
说到这里,闻折柳话锋一转:“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很久没见过,当时那第一个听众了。”
“我派人在小饭馆里找到了她,请她再来听一场我的演出。”
“她来了,坐在最前排。我讲到一个细节,死者在麦田里被收麦的人发现,听见她在底下小声说了一句‘那个时候不是麦熟的季节’。”
“当时我听见,心里就咯噔一声。下了戏,我去找她。却四处都找不见。”
“直到我在河边看见,她被一群所谓‘我的支持者’围着,他们指责她,当面批评让我难堪。”
“我驾着马车冲过去,那群‘支持者’散开了,我把她拉到马车上,她看见是我,说了一句‘对不起啊’。”
“我当时不知该回什么。匆匆把她送回家,离开了。从那之后,我再也没在说书的场合见过她。”
“直到今天遇见你们,这些回忆突然就涌上来了。”
一字千金的说书先生喝光了三个大钱一碗的粉浆面条,长叹口气:“到了今天,我终于知道那天应该对她说什么。”
“她没有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她……”
------题外话------
今天去看中医,医生开的药里有人参。虽然现在的养殖人参都不贵吧,但还是有点震惊到我,因为印象里,总觉得古代吃人参都是快寄了那种。。。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