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过来!
老百姓们忙争先恐后地在朱高燨指的地方挖,众人并没有指望马上就能挖出煤来,配合一下四王子又如何?
可是,这么挖下去,挖了几米深之后,居然真的看到了黑色的煤层。
“好,就这里了,再往那个方向挖几锹。”朱高燨让人往纵深方向挖,“对,就是那边,往那个方向,以后你们就在这里采煤,采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再,不要什么人都来采煤,参加了北平保卫战的才有资格,大家伙都记住了吧?”
众人已经震惊不已了,四王子竟然说在哪里挖,哪里就有煤,难道他有透视眼不成?
但,没有人往这个方向去怀疑朱高燨,无他,在这些人的眼里,朱高燨无疑是他们心中的神,庇护他们,处处为他们着想。
不得不说,老百姓的心思都非常单纯,也极容易满足。
“是,四王子放心,小民们不是那不知足的人,断不会贪心得都不懂规矩了!”
这些人是馄饨张带来的,他走出一步,拍着胸脯保证,“小民帮四王子盯着,咱们采煤,够用,够花销就行了,谁要是想在这上头发财,我馄饨张第一个就饶不了。“
“是这个礼,四王子,小民活了半辈子了,这点子道理小民还是懂。您说参加了北平保卫战的才有资格,要小民说,北平保卫战是小民等该当该为的,小民的儿子要不是死得早,这次也要帮着出力的,小民就一个孙子了,小民年纪大了,才做出这挟恩图报的事来,要不然,小民是没脸挖四王子的煤。”
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说着,眼泪都要落下来了,朱高燨反而很难为情了,他突然觉得自己狭隘了,忙拍了拍老者的肩膀,“老丈,您如此,我就无地自容了。北平保卫战您出了力,我朱高燨就该回报!城里城外,要是还有那日子过不下去的孤儿寡母,也可以来挑煤,朝廷顾不上你们,我燕王府要管你们的死活!”
北平城里,蜂窝煤炉子难求,金忠天天忙得脚不点地,不能老百姓都开始做煤炉子了,王府还没有开这个作坊,不能老百姓都开始卖蜂窝煤了,王府也没有这个作坊。
寒冬腊月里,他穿了一身轻薄的羽绒服,抹着额头上的汗,跑来找郭资,郭资正在向燕王汇报工作,“将士们过冬的衣服已经全部都换完了,全部都换的是羽绒服,很轻便,又暖和,将士们都很喜欢。作坊那边眼下开始做开春的衣服了,上百台缝纫机,按照四王子教的那样做,一天三班倒,轮番休息,一天十五文钱,人手是不缺,等三宝那边再多弄几台缝纫机出来,王爷领兵去德州的时候,衣服能够准备个七七八八了。“
春装比起冬装来,还是要好做一些。
从纺到织到缝纫,如今郭资和金忠也都知道了什么叫瓶颈工序,如何解决效率产能问题。
金忠进来听了一会儿,等郭资说得差不多了,见都是些邀功的汇报,忍不住道,“你倒是会说啊,我现在问你,蜂窝煤和炉子的事,你打算什么时候把作坊开起来?”
“我现在要地儿没地儿,要作坊没作坊,要人没人,你倒是挪个地儿给我,给我拨几个人啊!”
朱棣道,“什么蜂窝煤,什么炉子?”
金忠道,“是四王子弄出来的,用起来可方便了,属下家里就弄了一个煤炉子,老妻说不用一天到晚往灶膛里添柴火,省了一个人天天守着,一天到晚炉子上都能有热水,要是炖个汤什么的也方便。”
郭资忙道,“王爷,四王子的意思,这也是可以朝外推广的事,四王子还说,南方没有煤,北方才有煤,咱们先用起来,将来,用北方的煤换南方的粮食,不怕他们不给。”
这就是可以用来卡脖子的资源了,朱棣心头难掩激动,“走,看看去!”
王府的膳食房里,朱高燨让人做了一个大蜂窝煤炉子,三芯那种,一次要放九个蜂窝煤那,每层三个,一共三层,上面架了一口大锅,锅上又放了一个蒸笼,正呼呼呼地冒着热气。
煤炉子封着,不需要人在旁边看守,把锅抬起来,朱棣看到烧得红通通的炉膛,上方的空气炙热,可见温度之高。
这才几天功夫,连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身为上位者,朱棣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去把四王子叫来!”朱棣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了。
朱高燨最近没什么事做,成日里在街头闲逛,他在教一个卖豆腐脑的改造小推车,“这里放一块钢板,没有是吧,没事,我匀一块给你,放在这上头,你可以烙点小饼卖,小饼的种类?种类可以随便搞,有的里头放一把大葱,加一个鸡蛋,有的里头放一点青菜挤一点酱进去,黄豆酱,芝麻酱都可以。”
“你不能光卖豆腐脑,要学会开动脑子,多想心思,这样才能把生意盘活了!”
卖豆腐脑的年约三十多岁,是个中年汉子,姓李。被朱高燨用教训孙子的口气教训着,他反而听得浑身舒坦极了,“四王子说得是,小民这脑袋就是不好使,四王子一说,小民就知道了,以后四王子早上的那碗豆腐脑,包在小民身上了。”
旁边的人大笑,“哈哈哈,你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朱高燨很遗憾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卤铺,这时候的卤菜是真难吃啊,无他,没有辣椒啊!
朱高燨想着,还是要尽快让人去一趟美洲新大陆,不过,这件事需要等靖难之役成功后,等他爹登上了皇位,才有能力去做这件事。
“四王子,王爷请您去说话啊!”黄俨恭敬地对朱高燨道,他是朱棣身边的人,时刻侍奉朱棣,很清楚朱棣对这个幺儿子的重视。
“走吧!”朱高燨临行前又指点了豆腐脑李两句,这才骑上了马,快马加鞭地回到了王府。
书房里坐满了不少人,朱棣朝儿子招招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