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拿什么去爱你,我的乌镇!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说明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乌镇作为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1991年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2014年11月19日始,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2016年,乌镇实现生产总值33.15亿元,比2015年增长8.30%。这是360告诉我们的经济数字,其中的生产总值应该大多是旅游业的收入,其他的经济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除了旅游公司,乌镇已经没有什么实体经济了,那些闻名遐迩,已经有数百历史年的老字号,现如今也只剩下“三珍斋”还在那里独树一帜,就像千顷地一根苗,还在那里竭尽全力地生存着,孤独却又永不言败。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乌镇人,对于乌镇,我总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感情。虽然我现在住的地方离乌镇不是很远,也就几十里地,坐车半个小时就到了。但现在我怎么会感觉自己离乌镇已经越来越远,远到我已经感觉不到那种熟悉的味道,那种故乡的味道。这也难怪,自己曾经读书上学的地方,现如今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连想开个同学会,也没有可以回忆的理由了。植材小学,名义上说是整体搬迁,但现在的植材小学,已经看不到当初的一丁半点的影子。说到底,植材小学终究还是永远地消失了的,消失在乌镇的土地上,留在了我魂牵梦绕的记忆里。植材小学,茅盾的母校,创建于1902年,一所如此这般历史悠久的小学,说拆就拆,记忆里的那些已经长成栋梁之才的参天大树,不知道现在何处唉声叹息壮志未酬?!
哎,乌镇植材小学拆了,乌镇中学也拆了。据说原来植材小学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旅游景点的停车场。还真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来那么有文化底蕴,仿佛有着灵气儿的地方,现在却成了一马平川的停车场,这让我们这些曾经在植材小学念过书的乌镇人心里,将情以何堪?!怪不得原来住在一位西栅,后来拆迁出来的人说,自从西栅成为旅游景点以后,自己一次也没有回去过,因为心里堵得慌。都说一方土地养一方人,曾经的乌镇,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那是乌镇人的乌镇,离开了乌镇人,乌镇就开始失去了她原来也的那种空灵的美感。越来越多的商业味道,几乎已经覆盖了原来的那种文化底蕴,乌镇开始变得面目全非。
原来的老房子大多数被拆掉了,然后再造房子,然后再特意地做旧,这几乎成了大多数古镇旅游景点开发的惯例。很多真正有价值的老房子都被拆掉了,留下了那些没有任何历史价值的,故意做旧的所谓的“老房子”。那些靠旅游开发一夜暴富的人,是古镇的救命恩人,还是千古罪人?现在我们都没有资格评说,只有时间会给我们最终的答案!但我知道,作为一个乌镇人,我知道,乌镇的有些东西已经真正地失去了,已经永远地失去了,比如植材小学。所以比之于西栅,我还是比较喜欢东栅,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西栅现在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而东栅的开发却算是比较尊重历史,东栅现在的样子,和我记忆里的模样儿差不多。并且还有原来的居民住在那里,走在大街上,听着那些熟悉的糯软吴语,让人倍感亲切。
但现在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乌镇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乌镇,留下来的乌镇人,其实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要么自己开店做生意,要么进旅游公司工作,除此之外,可以选择的工作单位真的很少。并且这样的情况,在前几年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升官发财的人还是很多的。但2020年冬末春初的那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整个乌镇开始手忙脚乱,原来仅仅靠旅游业一枝独秀的经济,是多么的脆弱不堪。冷冷清清的旅游景点,没有人来,就没有任何的收入。没有任何收入,该花的钱还是一分不少,租金水电费什么的,也不能说免就免了的。不仅仅是自己做生意的,连旅游公司日子也不好过,入不敷出,就只有少发员工工资了。反正发再少的工资,员工也不敢离开,离开了旅游公司,那些人就没有可以工作的地方。
一场疫情,惊醒了很多梦中人,很多人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但乌镇却已经什么路可以回头,因为她已经走得太远,远到她已经迷失了自己。唯愿我的乌镇能守着剩下的流年,看一段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尽管我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拿什么去爱你,我的乌镇!但你永远是我的乌镇,是我出生和长大成人的地方。此时此刻,我真的想告诉你,我的乌镇,你本来就已经很美,真的不需要什么浓妆艳抹。念起便是温暖,我相信最美的风景,就在我自己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