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 第0059章 开海禁

第0059章 开海禁

自从藩王返京以来,凡有廷议,朱元璋都让他们参加。

因为远离朝堂已久,他们基本没有参与讨论。

朱棣尤其明白,陛下一向多疑,包括对他的儿子们。

朱元璋提出问题,你答得对,说明你身在边塞、心在朝堂,恐怕有心怀不轨之嫌疑。

你答得离谱,说明你就是个笨蛋!

所以,朱棣虽然都站在头一排,但一直是冷眼旁观。

而此时,朱棣觉得该出面了。

“陛下,儿臣有话要说。”

朱元璋很意外地看了一眼朱棣。

三孙说,朱棣以后会搞什么靖难之役,把朱允炆赶下了龙椅。

这么多天一观察,发现朱棣的确很沉稳。

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在北地与蒙元打了多年仗,才干十分突出。

三孙说的,一定是对的!

但是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就不能让这件事发生。

三孙当上储君,朱棣想反也干不过他!

让他今天更欣慰的一点是,三孙很善。

对于黄子澄,三孙都没有下狠手,更没有下死手。

如果以后他当上皇帝,对于他的叔叔们和兄弟们,更会照顾有加。

自己之所以废除诛连,主要是因为三孙的提醒:刚不可久。

但是三孙也不是一味地心慈手软。

上次他派出三名锦衣卫去试试他的身手。

哪知道三孙出手如风,虽未取其性命,却也十分狠辣。

所以,只要自己的三孙好好的,什么靖难之役,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朱棣看朱元璋仿佛在想什么事,一时愣住了。

再一看,朱元璋嘴角带着微笑,看着的正是:朱允熥!

朱棣心里直抽抽,我这个燕王如此不受待见?

感受到了朱棣的目光,朱元璋才道:“你说,你说。”

朱棣沉声道:“陛下,臣以为窝寇必打。窝寇杀死大哥,如果我们隐忍不发,恐怕有损我朝声誉。”

「朱棣,说得没错!」

「作为永乐大帝,站得高、看得远!」

「儿子死了都不吭声,我们比窝寇更窝囊!」

「到时,窝寇会更加猖狂!」

朱元璋其实已经存了去江浙扫平窝寇的想法,但是他想从三孙的心声中听到方法。

兵部尚书齐泰忽然站出来说道:“燕王,大道理谁都会讲,关键是怎么打?”

兵部侍郎仇占可似乎对朱棣没什么好印象,讽刺道:“燕王一直在北地,没见过窝寇,骑马的,开船的,可不一样!”

“这些窝寇从来没有固定的地点,而且在海上行进。今日在山东,明日就到了杭州,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因此,从元朝以来,都是各府州各为单元,军民一体,共同防守。”

“至于主动歼敌,连人都找不到!茫茫大海之上,你怎么找?”

朱棣的鹰目闪过一道阴鸷之色又随即消失。

朱棣退后一步,回到原来的位置。

他对窝寇的确是不了解,再往下说,也不外乎是一些战争基本原则之类。

仇占可,本王记住你了!

「军民一体?共同防守?」

「窝寇当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渔民!」

「在洪武年间,窝寇有一半是窝国政治斗争中流亡的势力残余。」

「这里面有好多是窝国的溃兵溃将,窝国老百姓流亡海上转职海盗。」

「还有在商人与海盗身份之间互相变换的窝国商人。」

「窝寇的战斗力非常强悍,主要原因是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窝国的冶炼和刀具制作技术世界一流,窝国战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亚出产的大马士革钢刀可以媲美。」

「窝国的武士铠甲防守能力很强,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

「窝国武士完全脱产,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的战技胜过蒙古人毫不奇怪。」

「论单打独斗,此时的窝寇恐怕真能排上世界第一。」

「除了装备和武力,窝寇与沿海渔民混杂在一起,让官府毫无办法。」

「这些渔民好多都是陈友谅、方国珍的旧部。」

「沿海一带起兵作乱的暴民势力,还有一些忍受不了苛捐杂税的农民。」

「还有少部分从事海洋走私贸易的明朝商人。」

「这些人,都成了窝寇的帮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府县,情况十分熟悉。」

「他们经常给窝寇出主意、当向导,官兵好多来自外地,窝寇反而成了主场作战!」

「这个人是谁啊?还兵部的?这就叫做军民一体、共同防守?」

朱元璋没料到三孙对窝寇的情况了解得如此透彻!

如果不是三孙今天的分析,他还被兵部官员蒙在鼓里。

原来,窝寇的成份如此复杂!

看来,窝寇并不好打。

三孙对窝寇如此了解,是不是已经有了办法?

肯定有。

朱元璋忽然问道:“兵部给咱讲讲,我朝建立以来,有多少次窝寇入侵?”

兵部尚书齐泰和兵部侍郎看了看,齐泰答道:“陛下,大大小小有10多起。”

「不是吧,二十几年才10多起?」

「是各省谎报军情,还是兵部根本就在胡诌?」

「洪武年间,窝寇入侵有80余起,其中仅杭州就有30多起。」

「恐怕好多府县把窝寇入侵当成了内乱!」

朱元璋听到此,提着齐泰的鼻子大骂:“齐泰,你竟敢欺瞒?”

齐泰一慌,连忙跪下,刚才的确是胡说的。

没想到陛下说他欺瞒。

“咱来告诉你,仅杭州、松江一带,就有窝寇入侵40多起!”

“每次入侵,都要掳走平民,逼良为盗!窝寇势力日渐强大!”

“兵部对此视而不见,府县对此隐瞒不报!”

“打今儿起,兵部所有上下,一律罚俸半年!”

朱元璋说完,兵部的官员们纷纷跪下,山呼万岁。

这事要是放到以前,又是人头落地。

朱元璋拿出了一个本本:“这是一个叫杨溥的知县报来的情况!如果不是他,我还以为窝寇只不过是纤芥之疾。”

“现在看,窝寇并非纤芥之疾,而是我大明心腹之患。”

“我们既要有雷霆行动,也要有长远打算。”

“咱定了,杨溥即日上任杭州知府,整军备武,大造舰船。”

“杭州府,开海禁,建立水军,居中而守,适时而战,切断窝寇南北联系。”

“因此,兵部、户部要考虑军备物资,向东南特别是杭州倾斜。”

“允熥所讲,很是不错!如果隐忍不发,有损我朝声誉!”

朱棣心里这个难受啊,无法言说。

这话,明明是我刚才讲的好吧?

这怎么算作是他朱允熥所讲,还当众表扬?

朱允炆这下才好受了一些。

有朱允熥在这里,你燕王在陛下眼里连个屁都不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