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我从哪里来
丁文东的新装扮成了引领时尚潮流的广告代言人,学校里不乏有钱人,他这种咖色半长风雪衣,加上牛仔裤,浅棕色深腰翻毛牛皮鞋,就把当前最流行的大拉毛围巾、羊剪绒帽子和蛤蟆镜给比下去了,成了街头带着时代特征的新流行元素。
元旦节到了,学校放假七天,包括一个周末。
丁文东回家看看,房子的支模手脚架都已经拆除,外面粉刷雪白,没有贴瓷片,现在整个民用建筑没有几个土豪外墙贴瓷片这么显摆的。
室内还在装修中,曲伍的摩托车停在门口。
见丁文东回来,曲伍说:“放假了?看看吧!开始搞室内装饰,你要的门窗还没影呢?装不上门窗,过年是没法住的。”
队长说:“既然主家回来了,就看看哪里需要改动,再搞几天,想改也动不了啦!”
丁文东就去屋里一个个房间查看,曲伍和队长就在后面跟着。他说:“这里对着大门,是正房主客厅,这边是奶奶住房,她上年纪了,手脚不便,上楼费劲,这片活动区域地面要求平坦,院子填充和屋里一平,不留台阶。大门口留个溜水坡度也要很小才行。地板砖必须是防滑的,你们尽量找,找不到的话就做水磨石。”
“南侧这边是厨房,噢!上下水管道还是铸铁的,不错,这个墙砖瓷片要贴到一米八高,这个台案要用整块瓷砖铺上,是我擀面条用的。这里的插座为什么这么多是吧!电线需要六平方以上的,这是为了将来升级改造省事儿呢!这是卫生间浴室的砌砖要贴满墙,陶瓷坐便器,哦!已经运来了!”
西北角过道北侧是楼梯,南侧还有个房间,里面只是简单刷白,放着看守工地工人的铺盖,门窗还没有安装。包括大门,也只是一个门洞,过道地面还没有做好,工人正在整理院子。队长说:“你要求的那种铁门我们没有找到,定制费很贵也找不到厂子做。”
几个上楼去看,队长说:“这个楼梯可以贴瓷片,但只能做木制扶手,刷上油漆也很漂亮的。只能等年后再做了,”
丁文东想了下,点点头说:“好吧!”
楼上很宽敞,上来楼梯就是中央大客厅起居室,上方一个长方形大窟窿还没有封闭,露着纵横的钢筋网格。方洞天窗四周,砌了两砖高的挡水矮墙,等待安装防雨玻璃。
公共卫生间只能安在南侧,那下面才有上下水管道,没有pvc塑料管,铸铁管不能电焊,容易漏水,管道就不能太任性。起居室周围有四个大房间,三个小房间。
和下面对应着,和卫生间挨着,安置个小厨房。这里房间已经造白,地板砖也铺设好了,地面空荡荡的,也开有一个窗户。
看了一圈,丁文东问:“顶面防水做好没有?”
“做好了!边缘装饰也是按照图纸来的。这个我们做了些小改动,从卫生间这里添加个通风口,这个天花板里面有个伸缩铁架梯子,拉下来能上人,方便上去屋顶维修,你可以看看!我们是按照要求,整浇屋顶,三层防水油毡外加沥青铺面,别说一个两层小楼了,就是十五层以上的高楼,也没有这么细致过。”
丁文东笑着说:“都是地震搞怕了!”
队长不说话了,想拍拍丁文东肩膀表示安慰,看看自己的粗糙大手都是毛刺,又放了下来。
看了一圈,丁文东说:“整体不错!细节有待加强。明天就是冬至吧!随时就要下雪了,门窗没有安装,室内室外温度一样,上冻了就没法施工了。这样,门窗就不用你们操心了,你们加快地面硬化速度,我从南方定制了一批门窗材料,这两天就该运来了,他们也带来两个工人,你们找几个过来帮忙组装就行,三五天就能完成安装,工钱还按原来的计算。你看怎么样?”
王队长还能怎么样?有人帮忙,又不扣材料钱,自己占了大便宜,就说,没问题!
拉着曲伍出来,说:“走!我们出去吃点饭!几个月了,没吃几顿肉!”
曲伍骑着摩托车,带他到晋阳饭庄,丁文东看了菜牌,拉他出来,到隔壁的牛肉面馆,要了两碗拉面,切了五斤牛肉,两份炒菜,还给曲伍要了两瓶白牌啤酒。
“怎么?发财了?”曲伍看他交了饭菜钱十二块多,就很好奇地问。
“唉!”丁文东看了看周围没谁注意自己,就低声说:“我在粤港随随便便上台动动嘴唱首歌,都是两万港币,折合八千块人民币。这次去日本,又赚了点钱,拿到自己都有点害怕了!”
“怎么?你卖了什么祖宗家业?你想去香国外发展?这个现在出国很流行啊!”
“不去!我还要回学校上学,要守着梅奶奶!还要报答李爸爸一家!跟你说个事儿啊!你那房子也够岁数了,赶紧办下手续,开春给你翻新重盖,所有费用都算我的!”丁文东拍着胸口说。曲伍就看着他,问:“这么大方?必有所求!”
“伍哥英明!”丁文东把服务员送来的盘子碗摆好,说:“这面得趁热快吃,等会儿就没有灵魂了!”
“一碗面还有灵魂?”
“那当然!不信你放到明天再吃看看!”
曲伍就赶忙快吃,然后看着丁文东把那大碗面混着酱油醋给狼吞虎咽干下去了,剩下的一大半牛肉用纸包着,说是回家的零食。
这种性格曲伍很喜欢,令他想起队伍上的战友来。
见丁文东抹抹嘴,喝了杯开水,就问:“说说理由?”
丁文东说:“你的房子我看了,面积比我家的大,而且临街那面较长,有十七米左右,我出钱帮你翻修,那个过道不用搞了。我那二层你也看了,比你的一层还要宽大。你的一层后院里,我给你留个客厅和奶奶住处,前面临街部分,我租下来当门面,你和玲姐可以住二层。要不?我们交换一下位置也可以啊!”
“这座房子就花了十几万了,你能在我那边再花十几万?”
丁文东悄悄对他说:“找到发财的门路了,等等嘴皮子,小日本就巴巴的汇钱过来,回去说,给你看看我的转账记录。对了!我得再买一些院子,你给留意着,哪有要出售的房子,喊我去看看,合适就买下来。”
两人回家,曲铃也放假回来了。一看丁文东出门吃个饭,还给自己带了牛卤肉,就很高兴,这一大包肉房子两个奶奶咬不动,都是自己的。
两人在曲伍房间里密谋半天,也不知道说了些啥。然后丁文东骑着曲铃自行车,买些礼物,去李吉家吃晚饭。
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发现天空飘着些零星雪花,门外堆着的一大溜破烂被抬到院里去了,梅奶奶还在指挥着,几个工人加班帮忙,把她收藏的老古董,什么破柜子破大床破箱子,都给抬回自己的房间,连一个煤炉子也要往屋里搬。
丁文东连忙阻止,说:别的家具能要,这个煤炉子还是放外面吧!在屋里烤火,这新刷的白墙就白瞎了!我在外面买了暖气片,这几天就到了,下雪也不会让你冻着。
几个工人就笑着说:“好重啊!都是铁木做的吧?”
梅奶奶就装着没有听见,只是说些感谢的话。
整个北街,甚至整个旧城区,都还是老样子,很少有个人大兴土木搞建设的。暗灰色的天空下,连街边的树木都蒙上一层灰锈,呈现一种滤镜下的特殊感觉。人们的面貌也是这样,很怀旧的记忆色彩,似乎是在一种梦境,总觉得笑脸很少,带着凝重的萧杀。
丁文东还是要进行晚跑,没有固定路线的晚跑,穿着带白道的黑色绒衣,带上纱布口罩,以一种竞走速度,穿过附近的大街小巷。现在街面上没有多少车辆,冬夜里又没有多少行人,外面寒风呼呼,只有他像个夜游神一样在游荡着。
他去自家的服装厂那边看了夜班值班情况,也去北道沟那边,远远地看了刘利民和刘小宛的情况,除了万家灯火,人家门窗紧闭,看不到任何熟悉的身影。
冬天的晚上,街边没有小吃店开门,大点的商店也老早就关门了,只有一些小卖部还有温暖的灯光,可以买到面包糕点。
西街煤站一带人较多,晚上八点还有人进出,大家都是下班后来排队购买,大冬天里,家家户户要储备些,积攒的煤票都在这时拿出来,脚蹬三轮车拉着一两百块蜂窝煤,费力的在寒风中骑行。街面道路崎岖不平,丁文东有时遇到了,就给人推行一段。
自家也有煤票,一直没有用完,明天也借个板车拉回去吧!
运动时大脑皮层就活跃些,很多事就能想起来,深层记忆也慢慢复苏,有关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有关自身的经历,就被慢慢梳理出来,自己需要查阅哪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的用途和作用,也就慢慢清晰起来。
从一个地名牌上,能联想出这么复杂的结果,丁文东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说有什么神明在帮助自己管理着思维进化?这事儿还真不好说,自己的灵魂来历就是个疑问,继承原有身体的记忆也就算了,这能力靠练习心法支持也能说得过去,但那些雾里看花的镜像,还有那些预感预测能力是如何出现的?这事儿得好好找到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