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不见青鸟(上)
郝守意有辆传自父辈的神物,三十载岁月的消洗下,多多少少为其添长了些许灵性,每次驾驭时它均会鸣起稍逊利剑破空般的声声悲鸣。
一些新时代的仿品远不及它的声名响亮,不是所有的自行车都能被叫做二八大杠,这两轮车界唯它凤凰牌可以称尊做祖。当然神物也不是没有缺点,到家后的第五年,它迷上了佛学改修闭口禅,自此把上那盏拨铃便成了摆设,后来急眼了表词时便摆弄骨节来发声答意。
作为浙大外语系的首届优秀毕业生,郝守意本可到一线城市去博个大好前程,毕竟当年校招时向他抛出橄榄枝的百强企业可不在少数,可这个大山里走出的孩子最后还是选择了回到大山去“建设家乡”。零五年入职邮政后,他也算是名国企职员了。闲来无事时郝守意喜欢和手下的邮差抢活,骑上那辆伴他二十载之久的神物,行上两三个时辰,到一百多里外的清水堰村去走上一遭。
佷山的乡路出名的难走,素有九曲十八弯之称,当年一首以之为题的歌曲一经献世便迅速的火便了大江南北。所以每次出发时郝守意都会挑一个艳阳天再启辰,毕竟那迂回的山土路蒙雨后会变得泞滑不堪,一不小心就会让人栽上几个跟头。
郝守意对清水堰是有感情的,毕竟在祖父搬到县城前他们一家便定居于此,郝守意的童年回忆几乎都存留此处。记得当时清水堰不似而今这般冷清,房子也不如现在漂亮,那些砖石垒砌的土房雨季时常会漏个不停,乡民们也多是过着自给自足的隔世生活。
有时会有小贩来做些以物易物的买卖,村民们便会用作物或刚采摘的新茶去换些精盐、白糖、火腿之类的稀罕玩意囤上。那时大堰乡拢共也就一间供销社,距清水堰足足三十里路,虽说老板也接受拿粮食称斤抵钱的卖法,但碍于出行不易和兜里票子少,人们很少愿意去花一个多时辰的功夫走那冤枉路。
郝守意借收信的由头倒是可以常回故地走走看看乡邻,二愣或许是年轻一辈里唯一一个没离开村子的,人都说他脑子不好,可郝守意却不这么觉得,那孩子就是太心善,只会对人好没什么心眼子。二愣他爹胡三是清水堰的村长,家里有个喇叭,郝守意每次回来便是借这个喇叭来喊乡亲们到村长家寄书取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