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下南洋
“罗盘?栖霞寺竟然有这样的东西?”朱重八把罗盘拿在了手里,看来这栖霞寺里面还是有高人的啊!
因为朱重八对于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就询问了一个高僧,当然了这位高僧对于朱重八也是非常有好感的,要不然的话,估计会一问三不知的。
当然了,这样的事情都是不会记录在案的,毕竟这样的事情不是寺院的大事,这位高僧说的,全是凭自己的记忆记下来的,因此真实性是不保证的。
不过朱重八的目的是问一下这些东西是干什么事情用的,对于具体的怎么做的事情,他是不敢兴趣的。
“如净大师,你是想问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对吧!我告诉你,我耳朵不太好,这些东西是当年老方丈带领我们做生意用的,那个时候,我们是去了海外,爪哇国,还有其他什么国家,记不清楚了!我记得的只有这么多了。”这位高僧说完之后,自己离开了。
“多谢您了!”对于这样的高僧,朱重八是心怀敬意的!他们年轻时候,就是栖霞寺的主力,如果不是他们的奋斗,栖霞寺估计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
这个时候,朱重八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这些银子,是不是当初那位老方丈留给他们这些老伙计的养老钱呢?
不过据说原来的老方丈是突然得病西去的,根本没有留下什么遗言。
对于他们那一辈人的事情,现在想起来真的是让人唏嘘!不容易啊!人活着就是不容易,想好好的活着更加的不容易。
因为朱重八得到的这个消息,让朱重八想了很多,本来朱重八觉得自己的想法已经是很先进了,现在朱重八不这样想了,人家栖霞市的老方丈早在很多年前,已经领着自己寺院的僧人出海谋生了。
这样的事情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是一位先驱啊!
其实这样的事情,朱重八觉得还是有另外的一种解释,那就是在国内没有什么生意可做,为了生活,努力拼一把,拼对了,一辈子吃喝不愁,拼错了,大不了再想办法。
有这样想法的人,真的是勇士,对于他们真的是应该充满敬意的,世上本没有路,有英雄走过去了,便就成了路,这就是朱重八现在的看法。
不过这件事可以作为朱重八以后的参考,现在朱重八这样的想法先试着做一下,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按照现在朱重八想的做,如果不行的话,再想别的办法。
现在朱重八就是这样想的,其实事情就是这样的,如果想到了,那就可以去试一下,不过对于这次做生意,朱重八是有两手准备的。
如果成功的话,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是不成功的话,至少要保留本钱,因此朱重八决定请镖局的人,还有就是飞鸽传书,让皇觉寺和报恩寺抽调僧兵进行支援,因为这样的事情不能遭受本钱的损失,因为一旦损失了本钱,要想再做生意,那就是很难的了。
这就是朱重八非常谨慎的想法,其实这样的事情对于朱重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后来朱重八之所以能够在群雄逐鹿天下的时候,一步步的从弱小变强大,就是这样的谨慎小心,慢慢积累才有的结果。
要不然的话,朱元璋想胜利,那真的是比登天还难,其实世界上那些看着不可能的事情,是因为路被蒙蔽了,大家斗看不到的,而那些有心人却是可以拨开云雾,见到真实的道路,然后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说干就干!
贩运粮食一般是从南方往北方贩运,因为北方产粮少,但是朱重八在想一件事,那就是从这里到北方大都,路途太过于遥远,变数太多。
所以,这次朱重八准备少走一些路,其实从南往北运粮,可分为几段路程的,这样的路程,越远,粮食价格越高,越近,粮食价格越低,当然了,这所谓的高低都是相对而言的,都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事情,只不过利多利少的问题了。
在朱重八的住处墙上,挂着一副大运河的水路图,他在分析如何收粮,装船,运粮,交货!
这第一次一定要朱重八亲自出马了,本来朱重八觉得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现在觉得第一次一定要朱重八带队了,毕竟这样的时候,原来朱重八是做过一次的。
虽然朱重八是在几年前做的,但是有些人还是脸熟的,这样就比没见过的人,好上万倍。
这件事不能拖了,朱重八带着小春,还有栖霞寺这里的几个看起来非常可靠的人,因为朱重八没有和他们一起共过事,所以这次旅程也是考验他们的过程。
朱重八带着众人一起去了镇江,这里是朱重八的福地,上次朱重八就是在这里开始运粮的。
这次收粮朱重八没有让从各家各户收,而是直接从粮商那里买粮,就是为了降低风险,因为在乡下收粮,需要熟人帮忙。
对于朱重八来说,他的优势就是在上次运粮过程中认识的一些人,经历的一些事情,这样的话,如果遇到事情了,就可以很快的想到解决的办法。
现在的朱重八就是这样,对于所做的事情,只是往最坏处想,这样的话,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他都能从容应对了。
从金陵到镇江,坐船用不了多长时间。
“有人晕船吗?晕船的话说一声。”小春按照朱重八的安排,对每一个人详细的关心了一遍,朱重八带好了晕船药,因为这些小的事情,必须注意到。要不然的话,有的时候,会耽误大事。
“我有些晕,刚才还没有事情,这会是越来越晕了。”。
“没事的,坚持住!我这里有药,来吃一点!”在小春的帮助下,那位很快把晕船药吃下了,还别说,这晕船药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很快的,那人就感觉好多了,看着这位僧人恢复了正常的脸色,大家都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