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郠邑会议(下)
瞧瞧人家党般都混到鲁侯午的亲信,再瞧瞧棠邑闵氏除了闵沃这个穿越者,也就老大夫闵子马能在季武子的宴会上说句话。
闵沃算是真正的明白了啥叫“忠诚不绝对等于绝对不忠诚”。
相比起闵氏的左右摇摆,一边记恨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弑杀自己的祖宗,一边又想靠拢三桓之一的季孙氏。党氏大夫的选边站风险更大,但是也收获更大。
起码明知道党般的话没有多少理性,但是鲁侯午还是频频点头。
那不是因为鲁侯午脑子傻,纯粹就是他预设立场就是想回国。
可闵沃却不这么看,一个鲸吞同等体量的千乘之国的机会摆在鲁侯午面前他不珍惜,要是莒国人得到消息之后拥立新君那就真的遭了。
而鲁侯午别看对党般的话一副深有感受的样子,但是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丝挣扎,小农思想遇到大机遇的时候总是会犹豫不决,鲁侯午还想听听别人的意见。
至于说是不是想方便甩锅那是另外一回事。
鲁侯午一眼望了一圈,该说的都说了,这……
鲁侯午望着闵沃在角落沉思的样子有点懵逼,他好像没有想叫他。
“他怎么留下来了?”鲁侯午没有说话,只是用眼神向自己亲信中的心腹郈昭伯询问。
郈昭伯作为鲁侯午的大管家早就是纳闷闵沃怎么被叫留下来,这会看到鲁侯午询问的眼神,立马就是明白过来:
十有**是鲁侯午之前嘴里秃噜皮多说了个名字。
毕竟谁都能看到鲁侯午一直在犹豫,之前多次军事会议上总会叫上闵沃,一不留神多叫了个人名很正常。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这么多鲁侯亲信在,郈昭伯只能点点头安抚鲁侯午。
鲁侯午没明白什么意思,但是亲信点头闵沃站在这没有毛病,那也不能寒了这个能打的人的心:
“闵沃,你认为该做何选择。”
闵沃本来就在走神,听到鲁侯午的话回过神来也顾不得谨言慎行,嘴巴比脑子快的说道:
“君侯认为回国之后就能左右季武子的执政吗?”
历史上的这段时间鲁侯午就待在曲阜,可史书上还不是执政卿季武子该给臧武仲定罪就定罪,该让叔孙豹去晋国就去了,压根就没有鲁侯午什么事情。
闵沃这话一说出口,现场的气氛立刻就降下来了,鲁侯午的脸色铁青,臧贾和臧为这两位脸上虽然还是波澜不惊,不过忍不住还是看了看闵沃的脸庞,党般也是相当诧异的看着闵沃。
不用多说,看着情况闵沃就知道自己是言多必失,有些尴尬的站在哪儿不知所措。
“闵沃这话说的对。”给闵沃解围的不是别人,竟然是公子野。
见到儿子出面下了一个台阶,鲁侯午脸色才稍微放缓。
事实上闵沃这话说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尽管公室和三桓之间一直是一方盟会中原霸主,一方乘机讨伐邾国不假,看上去像是趁机而动,不受另外一方阻挠。
可仔细想想却更像是双方默契的避开对方,防止鲁国内部的矛盾扩大。
而真正的要较量一场鲁侯午还真没有信心能压制住三桓!
鲁国千乘,鲁侯午四百多乘,季孙氏三百多乘加上叔孙氏孟孙氏的就有五百余乘,公室拿什么去和三桓较量?
这是鲁侯午一直不愿意直面的问题,这一刻却是被闵沃一言道破,能不尴尬吗?
好在鲁侯午的心态调整的相当快,从三岁继位,六岁被孟献子按在地上给晋侯磕头,十四岁几个三桓几个叔伯祖瓜分自己的三军都经历过,也不差这种尴尬。
“那你以为该怎么办?”
闵沃本来被公子野解围之后唯一想做的就是泯然众人,这会不适合抛头露面,可鲁侯午明显是没有打算放过闵沃的意思,开始追着闵沃问。
闵沃嘴角扯了扯——这种大事找他一个就连大夫都不是的小武士是不是有点太重视自己了?
可鲁侯午既然说了,闵沃总要回复一下,本来就让鲁侯午不快,这回复还不能尽是应付之词,不然这新仇旧恨在一起,可没有闵沃好果子吃。
可这该怎么回答呢?闵沃理了理思路。
上辈子看历史书上只觉得要中央集权那肯定是除掉三桓最好,可这辈子几十年小贵族的生活闵沃就明白这事不能这么看:三桓中三指着数量,桓指着就是鲁桓公。
三桓本身就是公室,论起来季武子是鲁桓公的四代曾孙,叔孙豹是鲁桓公的四代曾孙,就连刚刚继位的孟孙羯也是鲁桓公的六世孙,曾经按着鲁侯午给晋侯磕头的孟献子是鲁桓公的五世孙。
而鲁侯午是鲁桓公的六世孙!
这才是三桓执政的根本法统:
于季武子来说,我侄孙鲁侯午年幼,我这个做叔祖的给这孩子减轻点负担(瓜分三军)做执政没毛病吧?
于孟献子来说,我委屈点侄子按着他给晋侯磕头给咱们鲁国找靠山有问题吗?
都没有啊!
所以说三桓和公室的争斗可以简单总结成家族族长和家族长老之间的矛盾。
只要没有挑破那层窗户纸,大家都是好亲戚。
于闵沃这个公族小辈而言,挑破窗户纸让鲁国公族两大势力内斗肯定会波及到自己,不划算,不管谁打赢谁吃亏的都是鲁国公族,打个屁?
打是不能打,那就只能做大蛋糕转移矛盾。
“既然回曲阜无用,自是需要鲁侯您在莒国再接再厉,这里是东夷大国,蛮俗未改,君侯何不效当年伯禽治鲁故事,让公室大族在此繁衍生息?”
鲁侯午听着闵沃的话立刻就是秒懂,开疆扩土是功可以服鲁国,这新攻占下的土地要分封鲁国贵族过来统治,可以让鲁国的贵族圈子支持自己。
这种大环境下季武子再想以鲁国公族长者的身份侵占公室权力就不再可能。
之前你季武子势力大,大伙不愿意白白得罪你,可鲁侯午要是有土地城邑来拉拢公族,周公旦长子伯禽的后裔在鲁国那是一抓一大把。
五百年经营泰山,鲁国公族之中还找不到一个辈分比你季武子高,年岁比你季武子大,关系比你季武子亲的公室长者?
凭啥是你季武子来替公室掌握权力?
只要有土地城邑诱惑,公族之中多的是人愿意出面打压三桓执政的法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