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沈家姐妹原本以为家里那些人还要谈很久, 可其实他们结束的很快,也就谈了一个来小时那些人就一起出来了。
进屋的时候还一副势同水火的模样,出来时就勾肩搭背, 全都是好兄弟了。
沈溪在国外待的年头长了, 看着这种情景就觉得……很无语。
沈淙却没什么感觉。
——反正,现在只要不耽误他们家正常生活,不影响他们吃饭, 那些人做什么她都不会有太多感觉。
这次谈判的结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成功的,也算是大家都满意。
迎水村的人答应退出到小区一公里以外的位置。
这段距离内的土地归小区所有。
不管这边开荒也好,空着作为小区对外的防线也好,迎水村的人承诺不会觊觎, 更不会再干偷偷占用这样的事儿了。
与此同时, 小区的人也承诺,超出一公里以外的地方村里人随便用,随便圈。
除了必须给小区的人留出进出的通道,并且留出将来修路的位置外, 其他地盘小区的人不会去抢占。
除了地盘划分,双方本着友好互助的原则也都答应给予对方一定的协助。
例如迎水村现在与小区隔着一座山, 交通工具很难运过来。
而且来往非常不方便,所以他们在这边开荒的人肯定就得搭房子, 在此建立临时居住点儿。
小区的人答应可以把院里那些修好的共享单车借给他们, 让他们用来运物。
另外也承诺如果在小区不用的时候,那几辆平板车,三轮车也可以借给他们。
不要小看这些在太-平-盛世的时候, 大家根本不当回事的工具。
迎水村的人能够留下来开荒种地,甚至搭建房子的人必然也是老弱,他们的青壮年也得出去揽活儿。
虽然当初因为夏收, 村里的存粮肯定比小区多。但谁让出了徐亮那样一个败家子呢!
他做主的时候,已经把村里的粮食一半儿都卖了出去。
换来了一堆现在跟废纸差不多的钞票。
村里人不出去干活,同样也得饿肚子。
这时候有个自行车帮忙驮一下麻袋,运一下重物,就算是帮了这些老弱的大忙了。
而作为回报,迎水村的人答应在小区人种菜种粮的时候遇到麻烦,他们会做免费指导。
这对于小区的人来说也很有用。
虽然现在院里住的人有一部分原本家里也是乡下的,可乡下的孩子也早已经不见得个个会种地了。
反正之前统计的时候,连沈建义这种半瓶子咣当的,在小区里都算是很有经验了。
有了这样互惠互利的方案,双方的关系都好像一下子融洽了起来。
和迎水村之间的矛盾就这样解决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以为从此后只要好好干活,一切都会顺顺利利的了。
可谁能想到,这种安心甚至都没坚持到晚上。
石磊他们这些出去干活儿的人一回来就告诉大家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果然如沈建义昨天预料的那般——
镇子上等活儿的人太多了!
因为之前小区的人都在忙着建房子,对外面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他们甚至不知道镇子已经在那个高楼通道的位置建立了一个接待点儿,专门接待从小区,迎水村这个方向过去的人。
而且这样的接待点儿远远不止一个,据说整个镇子算下来得有五六个。
石磊他们早上六点就出发了,到通道的时候还不到七点,可那儿已经乌央乌央全是等待的人了。
好些人因为住得地方离得远,头一天就来了。
还有人甚至已经在那儿驻扎了好多天。
这些人都干熟了,他们直接就在附近找地方住了下来,长工短工都接,随叫随到。
而且这些人甚至还分了班儿,一些人过去干活儿,一些人留下来排队。
活儿干完了就重新跑过来继续排队……
这样分工的好处是,他们不会错过更多的机会。
这样一来,小区的人到那儿就显得特别吃亏,要经验没经验,要策略没策略,一天下来根本就没找着几样正经活计。
小区的人在那儿待了整整一天,只有十来个人找到了还不错的活儿,那种一天下来能得到五个馒头(半斤干粮)的。
可这些人都是有点一技之长的。
例如有两个人之前是小区的电工,还有几个搭房子的时候跟着人家师傅偷学了一点,也算是会一点泥瓦活儿。
另外的几十个人就上午的时候去一个工地背了背垃圾,活干完就回来了,一天耗下来就赚了两个馒头。
别说给家里人带了,自己都吃不饱。
石磊和几个小区管事儿的人没有去排队揽活儿,而是在大家都排队的时候去镇子上考察了一下情况。
越看越觉得外面的灾情更严重了,现在人们的精神状态因为饥饿,甚至很多还不如地震刚刚开始的时候。
这让他们立刻感觉到了压力,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这样不行。
于是他们没有如其他人那样继续留在原地等,而是全体都先回来了。
这天晚上小区各个居住点的负责人再次聚在一起开了个会。
这一次石磊他们没有让大家再集思广益,而是直接说了他们几个今天一起出去的管理层在路上商量的方案,让大家讨论。
他们的方案其实已经很详细了。
方案分了好几条。
第一条:鼓励小区的人按照地震初期那样自己组建小分队,然后以小队的形式出去揽活。
这些小队出去找着什么样的活,赚多少粮食小区不管。
每人每天只要按照政府一个壮劳力分发的口粮上交百分之二十给小区就行。
这种口粮都是有定数的,一般都是一人一天半斤。
那么一个人一天只要交一两粮食回来,剩下赚多少都是你自己的。
这样的好处是,因为是小队协作,那么自己组队的时候大家都会找熟悉的,了解的,而且能力差不多的人配合。
这样就属于强强联手,那么在外面的时候竞争力必然强,抢到活儿的几率就大。
这时候自然是谁强谁沾光,无可指摘。
当然这样必然会有一些实力差的人会没有小队愿意接收。
那么小区也给这些人提供了另外一个挣饭的机会。
这个机会还是石磊发现的。
他在镇上转的时候,看到镇子里很多妇女老人还有半大的孩子在那些废墟里挑挑拣拣。
有人用铁钩子,有人甚至就用手,他们不顾危险从那些建筑垃圾里挑出有用的东西,然后送到政府收购点。
这样也能换取相应的干粮。
石磊回来就把这个信息告诉了管理层的人,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开放高层小区,让愿意的人进去捡垃圾。
高层小区之前作为重点防疫地点,被撒了厚厚的杀毒-粉。
因为那些药物太过于刺激,加上那边尸首造成的污染,臭气熏天。
所以在里面的人全部搬出来之后,就把门都锁了。
虽然也谈不上把小区封闭了,可实际情况就是根本没谁会过去。
但现在形势逼人,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就不得不考虑一下那边的剩余价值了。
那边的楼体坍塌后,各种钢筋啊,门窗框架啊,废木头啊甚至一些遗物,其实都是可以再利用的。
小区现在承诺,如果愿意,院里的人都可以去那边收捡杂物运到镇子上去卖。
小区可以提供运输工具,当然也可以自行解决。
收捡到的杂物在出小区门的时候要过称,卖后得到的干粮同样要缴纳百分之二十作为应急物资储备。
对于上交百分之二十这一点,其实大家都习惯了,而且也没什么异议。
毕竟截止到目前,小区的这批管理者还是比较为公的,没什么私心。
从最早小分队出去寻找食物,到后来飞机投放救援物资,大家一直在交这个百分之二十。
每个人少吃一口,其实习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集中到一起效果就出来了。
灾后小区盖房,解决纠纷,包括现在大家没揽到活儿断粮,用的全是之前的储备物资。
即便是为了自己,大家也愿意把这点粮食交出去。
在如今这样一个险恶的环境里,小区对于每一个住在里面的人来说,都是港湾,是家,是最后的退路。
大家都很珍惜这样的环境。
对于必须留在家里无法外出挣粮的人,小区也有要求。
那就是——开荒种粮吧!
他们这一次采纳了沈淙最初的提议,暂时不考虑外面那一公里的土地了。
只是商量着要找人去高层那边弄点大块的混凝土垃圾堆在边上算作界碑,至少说明这地方小区占了。
而大家真正要种的是小区内部的空地。
虽然别墅区一下子多了两百来口人,可当初石磊还有老刘他们规划的好,房子设计的全部是那种类似于单身公寓的小宿舍楼。
每栋楼都是三层,每层有十五套房子,每套房子都是小两室,面积在六十平方左右。
这样的楼在小区内规划出了六栋的位置,目前已经差不多建成的有两栋,一共是七十套。
这七十套房子住高层那边过来的,不到两百人已经完全够用了,另外的房子暂时大家也没准备再建。
这建成的两栋楼又不用考虑什么绿化,恨不得怎么俭省怎么来,所以总体所需位置加起来甚至还不够之前四个独栋所占据的面积大。
加上小区本身就建在郊外,土地便宜,当初也是以容积率小和绿化面积大作为卖点对外宣传的。
于是即便多了两百来号人,别墅区可利用的土地也足够每人分到不小的一块儿。
这一次小区的领导层态度就很坚决了。
他们会按照人头划分土地。
会尽量考虑一家人或者熟悉的人土地划分到一起,划分后也允许内部自由调整。
但最后一旦确定下来,那么分下去的土地就必须开垦出来。
无论是居民自己开也好,花粮食雇人开也好,反正到时间小区要检查,分给个人的土地不能依然荒置。
然后小区会出面去镇子上为全小区的人统一担保贷购种子。
待种出来的东西收获之后,也会由小区统一送到政府售卖。
换得的粮食按比例与居民分配。
至于分配比例,这个待定。
毕竟小区的管理者们自己也不懂得怎么种地,这要摸索后大家再商量着决定。
这方案说出来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最后以全票通过。
只有在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沈淙举手问了两个问题。
她说:“两位队长,我想咨询一下,如果不是去高层那边收捡的垃圾,而是自己家的废品要往外卖,这种要不要给小区交粮食。”
她这问题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别墅区原住民的响应。
因为高层那边的人过来的时候个个是光杆司令,什么也没有带,他们却都还有房子。
家里坏了的门窗,砸的不能再利用的家具,如果能卖钱,大家也是愿意跑这一趟路的。
石磊和曹洪敏立刻想到了沈家后院那被砸得稀烂的钢架子房,顿时也跟着一阵肉疼。
两个人甚至都没有交换意见,立刻同时表示了赞成。
还说,除了自家的垃圾,只要不是在小区内捡的,这百分之二十全部都不收取。
还鼓励大家多出去走走。
毕竟现在政府能力达不到,周围特别是靠近裂缝的地方还有很多废墟,真找找不是找不到能卖的东西的。
反正就一句话,只要能换来粮食,能想的招儿大家尽管去想。
小区能提供的帮助也一定会想办法提供。
听领导们这么说,大家更振奋了。
然后沈淙又提了第二点:“队长,小区分摊给我们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蔬菜要上交,那么我们在自己家里种的也要按比例上交吗?”
说到这里,她又多解释了一句:“这一点我想说明一下,其实咱小区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最早的时候我家多买了一块地,当时是为了给我公公用来种草药的。结果这药还没种,先地震了。
这地我们肯定是要用起来的,那这块儿地的出产我们也要交吗?”
“不用。”曹洪敏回答的很干脆。
“不仅你们,咱小区谁家在自己的房子里种菜种粮都属于自己私有。有能力有余力自给自足的话,大家都去种,我们支持!”
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很沉重。
“咱小区没有领导,说白了咱就是一群受灾的人拧成一股绳一起与老天爷对抗!
大家能想到的自救的办法都可以去试一试。
只要能活人,只要不对其他人造成伤害,咱能帮的都会帮,能支持的一定支持。”
这段话虽然说得很鼓舞人心,可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话后面的压力。
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会后,沈淙和沈父回了家,也将会议内容告诉了每一个人。
然后沈建义问女儿:“淙淙,你说的那个垃圾是指什么?你是要把咱那钢建房给卖了?”
“不是,就是一个理由。”
沈淙解释:“我之前一直在想那些钢架子怎么处理?全部收回空间吧,那么大的一堆东西忽然不见了,总得有个说法。可放在那儿真占地方。
而且时间长了,我还怕东西放坏了。
现在小区答应咱可以去卖废品,那我们就可以把它切割开运到小区外面,然后我再把它们收入空间里。
反正也没人会去较真咱最后是卖了还是怎么处理了。我今天问就是为了要一个对外的说法。”
“我想着就是。”沈建义点了点头。
而沈淙想的则是另外一件事。
她说:“爸,咱把太阳能利用起来吧,别遮遮掩掩的了。咱家装太阳能,还有后来你和顾恺修太阳能的事儿一个小区的人都知道,本来也没什么可遮掩的。
以前不敢让大家看到咱用,是怕有了比较,邻居们看了心里不爽,别扭。
但我现在想想,其实咱们自己家根本用不了那么些电,更用不了那么多的储电设备,存着也是浪费。
这样的话不如专门送出去一份给小区的人用。
这样咱就算是白天的时候用切割机,用电钻,晚上开个灯也没人能说什么,咱自己的效率也提高了。”
“把那个大功率户外电源拿出去给物业,让他们看着用。早上送去,晚上拿回来充电。”顾恺提议。
“行,把那个两千瓦的户外电源给他们,那个还带太阳能板。现在这太阳,就算是电用完了,过不了多久也能续上。一台机器能干好些事儿了。”
看一家人全都点头称是,沈淙从空间里取出了户外电源,用手摸了摸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这东西不能免费给物业。”
沈建义顿时皱紧了眉头。
“用个这,你难道还要给咱小区要酬劳?”
虽然家里空间的事儿不能外提,可现在每每听到议论起外面的人过得有多艰难,家里这三个老人心里都不好受。
他们年龄都大了,全都到了最看不得小辈儿吃苦的时候。
理智告诉他们必须紧紧闭住嘴巴,可心里却总巴不得灾难早点过去,让大家的日子都能恢复如常。
所以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总想帮一把。
“要什么酬劳啊!”
沈淙看了爸爸一眼:“我就是想用这个和小区的人商量能不能免了咱家必须开荒的土地。
咱家自己的地都种不过来,真分土地下来,还按人头分,咱家肯定分的地不会少,到时候谁去种?
不种的话,会不会被小区当做典型都不说了,到时候咱拿自己家种的粮食去分摊那个?
两边耽搁两边不落好。
就算是刚才开会说了,那地让给别人或者租给别人都行。可爸,万一河水枯了呢?到时候水跟不上,谁会还接手别人的地?
自家的地都搞不过来。
更何况刚才老曹说的话你也听见了,在自己家里种的东西小区不抽成,全是自家的。
谁傻啊?
有那功夫那精力,谁不想办法先把自己家里的菜种好?
与其真把地分下来租不出去为难,不如咱主动去找小区说这件事。
咱用电充当公粮,地也别划给咱了,咱每天给小区充满两千瓦的电作为回报。
我想着老曹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肯定同意,那地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有收成,这电立刻就能用。小区没不同意的道理。”
沈溪说:“我赞成淙淙的意见。咱也不是和小区谈条件,咱家真的是情况特殊,自己有个后院,自己的地种不完,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我想着有电可用之后应该也没谁能说咱什么吧。”
“说也不怕。真有人说也是那种没脑子的,成不了气候。”程茹也表示了赞成。
第二天一早,沈淙两口子就拿着那个户外电源去了物业,然后把家里的打算也跟曹洪敏说了。
他们去的时候物业的人很多,基本上都是在计算面积然后要出去测量划分出来分给各家各户的。
沈淙瞄了一眼,心里咯噔了一下。
不看不知道,她以前真没注意原来小区的面积这么大!
就算是中间多了一个裂缝,可之前那些公共园景区,幼儿活动区,还有什么喷泉啊,步行街啊,现在都在地震里被震的稀巴烂,这次都要放在一起给大家分下去了。
光看,沈淙就觉得要真分到自己家,那面积得比后院还大得多。
越看她越觉得得把这负担早早的送出去才好。
其实这也不是愿不愿意为小区出力的事儿,实在是沈淙知道后面还会持续大旱。
她明白,现在大家兴头再足,搞得再热火朝天,其实到最后肯定都还是不了了之。
只要一天不下雨,那水源的问题就没法解决。
等再过段日子,喝的水都不够了,谁还能顾得上浇地?
但这种事也没法提前告知,必须得真遇上了大家才能相信。
不然她要怎么跟大家说现在做得一切都是无用功呢?
好在,小区制定的政策很好,已经说明了让大家摸索着来,同时也没提要上交多少粮食。
这样即便到最后实施不下去了,最多就是浪费个体力,动不了根基。
总比最初那种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小区外面开荒造田要强太多了。
知道沈家过来是给小区捐电的,在场好些人直接欢呼了起来。
现代生活中的人类,不到万不得已谁能忍受得了没有电的日子?
电能够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往往不亚于粮食!
虽然两千瓦一天的电对于一个小区的人来说,那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差得太远太远了。
可确实能够为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那种电池充电两用的应急灯,有了电源就能省下来很多的干电池以备不时之需。
更别说这样的话,小区的电脑也可以利用起来了。
这对于人口统计,以及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带来多大的便利可想而知。
曹洪敏接过那移动电源抓在手里就舍不得放了。
摸啊摸,竟像是见到了什么稀奇的宝贝。
对于沈淙提出的用它来充当自家将来要交公粮一事丝毫不带考虑的立即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