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信口
再有一件事就是章文怡炸死了四大世家的族长,这件事的影响恐怕章文怡自己都料想不到。由于这些族长的意外死亡,造成了家族中的争权夺利。一轮内耗下来这些家族的人才消耗非常大,甚至影响了整个家族的布局。
这也形成了关陇势力在朝中依旧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各方势力不得不抱团取暖,并倾向于依赖皇室。
寒门军功层依旧受到关陇势力的压制,毕竟在军事方面两个势力有交集,特别是寒门在军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就使得关陇势力不得不警惕。
章文怡与寒门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弱,她甚至得不到寒门的任何支持。然而皇后南下闽南五年,拳打脚踢出了一片新天地。
这引起了长孙无忌的注意,他找来了关于章文怡的所有信息,感觉到这个女人和自己的处境很像。
章文怡是皇后,也是寒门军功阶层刻意培养的旗帜性人物。然而寒门却对这个旗帜性人物似乎提防大于支持,虽然这和皇室对章文怡的控制与对寒门的压制有关,但是问题的根子出在寒门的身上。
他们个个明哲保身,对章文怡仅仅是利用她的身份凝聚住部属。这就使得章文怡本身出于一种缺少支持的脆弱当中,同样的寒门也很难通过她得到发展。
双方之间这样的状态,令章文怡在实际上更偏向于皇室。
长孙无忌的情况与之类似。
他是关陇势力的代表,在很多时候他不得不考虑到关陇势力的利益。然而他又是先皇的小舅子、当今皇帝的亲舅舅。这又使得他在处理朝政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皇家的利益。
关陇贵族通过战争维持了与西域的联系,通过商贸获得利益,但是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随着西域部族的不断征伐,部族军队的日益强盛,实际上对大唐形成了隐形的威胁。
因为在这些年的征战当中从属于大唐汉族的军队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程度又或是作战意志都已经极大的衰败,内地府兵的作战能力已经与边境的番兵拉开了距离。
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可是长孙无忌也无能为力。汉族固有的势力范围内大多已经被门阀世家所占据,他们侵占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大幅度的压缩了朝廷赋税的空间,也迫使关陇势力只能向西发展。
虽然朝廷和关陇势力尝试着越过中原原有的势力版图向南发展,但是效果非常差。西南地形山林茂密、气候湿热,使得游牧骑兵极为不适应,也用不上。汉人的府兵作战能力极差,竟然打不过武器、人数屈于绝对劣势的蛮獠。
很多地方打下来之后非但不能提供赋税反而需要朝廷不断的赈济,倒是一些门阀世家趁机进入哪里倒卖岩盐等货物有些甚至通过贩卖人口牟取暴利。
因此现在朝廷只能将注意力放在西域,这样朝廷和关陇贵族之间因利益上的矛盾就十分的突出。长孙无忌为了协调双方的利益算是绞尽了脑汁,总算是暂时将双方的利益平衡。
前一世寒门得不到其他外力的支持,一部分人不得不铤而走险,企图趁着关陇势力与皇室的矛盾,通过谋划联合来加强内部的凝聚力。
结果此举被长孙无忌利用,通过房遗爱一案成功的打击了寒门在朝廷中的势力,彻底消除了寒门这股势力的影响,同时顺便消除了吴王李恪这个对李治有威胁的隐患。
在这一世寒门的凝聚力仍在,远没有达到令人铤而走险的地步,因此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现在还好好的活在世上。
章文怡在闽南的举动让长孙无忌的眼前一亮,如此巨大的赋税一定会引诱门阀世家的注意力,但是经过仔细的了解长孙无忌才发觉章文怡所设立的构架非常奇特:任何人都可以来闽南掘金,只要你挖到金子势必都会有朝廷的一份。
进入到闽南的势力逐渐增多,但是任何人都很难在闽南形成真正的势力,这使得朝廷的势力在其间成为了主导。
闽南沿用的并不是另起的构架,它完全是朝廷的构架。但是朝廷在闽南的影响力是绝对不能忽视的,这与朝廷在其它地方上受当地门阀势力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从这里长孙无忌也看得出皇后不属于寒门,她属于皇家和她自己。因此这两千万现银入库之后,虽然成了各大势力眼中的肥肉,但是分配的主导权在皇家。
这也是大唐建国以来第一笔完全由皇家支配的利益。因为章文怡并没有将这笔现银转进户部的国库,而是放进了内府,这就意味着皇后并没有丧失对这笔现银的支配权。
此举引起了户部的极大不满,但是章文怡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长孙无忌知道文官们正酝酿通过御史台弹劾皇后。
长孙无忌不知道皇后是否能应付得了,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皇后很难应付得了这种局面。不过长孙无忌并不打算现在就帮助皇后,他打算等皇后和文官们的矛盾成了一地鸡毛以后再来收拾。
这样他不仅仅是收获了两方的信任,最主要的是可以通过他们两败俱伤从而夺得闽南的主导权。
此刻的章文怡并不知道她的两千万已经惹动了这么大的力量在窥视着她辛辛苦苦建立的新地盘,虽然她对两千万现银会引起的冲击有充足的的准备。
吃过晚饭,章文怡看着李治和一双儿女腻歪了一阵子,便让宫女带着两个孩子去睡觉。
本打算让李治先沐浴,然后两人赶紧休息。谁知道李治不肯先洗,章文怡只好自己先去洗澡。
可是她才下水,李治竟然赖皮赖脸的走了进来。看着一脸孩子气的李治,章文怡真的感到一丝无奈。
两人在净室里折腾了半天,章文怡被李治弄得手软脚软,哭笑不得的让宫女重新换水沐浴。
洗漱干净了的两夫妻这才回到卧室,章文怡本以为从此天下太平,谁知道李治精神竟然出奇的好,本来已经有些疲惫的章文怡在他的狂轰滥炸之下精疲力竭,还没等李治结束她已经支持不住昏昏睡去。
李治似乎已经习惯了在章文怡这里无法尽兴的实事,这次不是章文怡支撑疲惫的身体来伺候他,而是李治用汗巾轻轻的擦拭妻子的身体。
与皇后在夫妻生活上无法尽兴,这还是李治近些年来不曾有过的,反而让他想起皇后的种种往过,这样的回忆令李治对章文怡更加的疼惜。
第二天一早看着李治带着李信离去的背影,章文怡怅然若失,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很多事情难以沟通。
早上和几个有头有脸的嫔妃打过照面,章文怡挥手让她们退了下去。萧嫀似乎有些不甘心,但是看到章文怡没有兴致搭理她的样子,想了想还是忍住没有说话。
等这些人走了,章文怡开始悉心教导女儿。
话说章文怡在前世也是一枚学霸,琴棋书画啥的家里也没少让她学,现在她拿来教女儿正是得其所哉。
李如意年纪幼小也没个定兴,跟着母亲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着,虽然都不精可是学会了许多。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没有那么高,章文怡也就要求的不严。
李信就没有妹妹这么自在了,他是个男孩子,也是未来大唐帝国储君的候选人,章文怡对他的要求就显得严格的多。
特别是在闽南的时候,李信已经接触到了各种军事、经济方面的争斗,虽然有很多的疑惑,但是他看到了结果,这就使得他小小的年纪对朝政有了自己的见解。
这天轮到了该去清宁宫的日子,李治来到了章文怡这里。
两个孩子自然是非常欢迎父皇的到来,李如意更是缠着李治要抱抱。李信则像个小大人似的陪着父亲说话,聊一些功课上的问题。
李治考较了一番,觉得李信对老师教授的功课学习得并不是很好,也不算很差。这让李治觉得比较遗憾,毕竟李信是他心目当中储君最理想的人选,可是根据老师们的印象,似乎长子李忠更适合和一些。
吃晚饭的时候,李信就一些问题询问母亲,娘儿俩的对话引起了李治的兴趣。
“娘,师傅说人是女娲造出来的,可是你说不是。”
由于李治的后宫有四十多人,他每个月来章文怡这里最多不过五、六次,因此母子三人经常会忘记李治的存在。
特别是章文怡,开始的时候还能提醒自己注意,时间长了总是时不时的忘记。
今天章文怡就有点漫不经心的忘了李治的存在,她回答道:“先生说的那是传说,都是人们在探寻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当时无法解决的疑问,于是只能将它寄予传说,以表达自己对未知的幻想。”
这是现代人最基本的常识,章文怡信口而答全然忘了正跟女儿说悄悄话的李治。
而李治则抬头一脸茫然的望着章文怡,脸上写满了好奇。转头看见李治,章文怡心说:“坏了!”这个真的不是很好解释,特别是面对古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