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妥协
长孙无忌问道:“陛下认为此案该如何审理?”
李治听到长孙无忌问审案的事情,知道这是舅舅在打探自己的立场。
褚遂良没想到长孙无忌这么快的转变,他本想主动提名几个人的,可是长孙无忌这么快的问了,他只好无奈的看着李治,听他如何回答。
李治笑了笑,问道:“许敬宗,诸位以为如何?”
听着李治推荐的人名,于志宁刚想站起来发言,却被长孙无忌用眼色制止住了。作为吏部尚书褚遂良对许敬宗还是略知一、二的。
许敬宗的父亲许务本原是南陈的属官,南陈灭亡后在隋朝任职后被宇文化及所害,是有名的忠臣节士。
许敬宗自幼颇有才名,其父遇害后曾经投奔瓦岗。随后又降唐成为太宗皇帝门下十八学士之一,太宗称帝后许敬宗成为中书舍人。李治被任命太子后迁太子右庶子,于志宁身体有恙,李治任命他为校礼部尚书替代于志宁掌管礼部,是李治的心腹之人。
这个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许敬宗的祖上是南陈的属官,这意味着他是江左系的士人。如果由许敬宗主审此案,只怕单单一个江左仕人的身份就足以让他将整个北方系的门阀翻个底朝天了。
要是再加上皇帝的授意,朝堂上血雨腥风那是跑不掉的,那个时候恐怕长安城做棺材的木匠连轴转都来不及。
长孙无忌的嘴角明显的抽了一下,于志宁恨恨的看了他一眼,心道:“你还把陛下当小孩子看待?真是愚蠢透顶!”
对于李治的提议,长孙无忌自然之道这是讨价还价的方式。李治很清楚审理此案非同小可,他最理想的人选肯定不会被众人所接受,所以先拿出来等着他们否决。
这样李治才会把心目当中的人选真正的拿出来,等他提议的人被否决数次,大臣们总不好是李治推荐的人选都否决吧,最后终究会同意李治的人选加入。
当然这种妥协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在长孙无忌等老油条的面前塞进自己的人,这火候拿捏的精准很是不容易掌握。
将立政殿的偏殿收拾好,章文怡几人都累出一身的臭汗。看看天色将晚李治也快回来了,几个女人赶紧洗了一个澡。而后又服侍着李信兄妹也清洗了一遍,然后赶紧生火做饭。
刚刚摘好菜洗干净,一个太监进来禀报,说是皇上让他来打个招呼今晚可能不回来了。章文怡将那个太监叫进厨房问了一下,得知李治在两仪殿会见群臣商议事情,便不再多问让那太监自行离去。
这个太监名叫孙世贵,是长孙无忌安插在宫中的眼线。他的地位原本不高因此从未接近过皇后。长孙无忌趁着这次反叛的机会将一部分宦官换掉,将他提到了两仪殿任职,这才有机会来立政殿见到章文怡。
只是章文怡给他的冲击实在太大了,堂堂皇后,一国之母竟然亲自下厨不说,她还不像其他那些嫔妃恨不得将皇上穿的底裤都问个清楚明白,仅仅是问了一下皇帝不来的原因就这么过去了。
这行为哪里像个皇后,即使普通村妇恐怕也会多问几句。不得不说,这位皇后新奇归新奇,但是她的做派无疑是男人最希望也最愿意接受的。难怪皇帝对她宠溺如斯,换做任何一个男人恐怕都会如此。
既然李治晚上可能不回来,章文怡便少做了几个菜,而后大家围着一张大桌子开开心心的吃了晚饭。
吃过饭检查了一下两个孩子的功课,便让李青莲带着两小赶紧去睡觉。剩下的几人开始跟着章文怡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教了大约一个多时辰看看几个人都基本上初步掌握,章文怡也放她们去安歇。
等众人走后,章文怡将模具拿出来开始制作子弹。今天子弹用完如果不补充一些,那支枪就等于一块废铁。
过了子时李治满脸疲惫的回到这里,见章文怡还没睡很是惊讶。
章文怡举了举手中制作好的子弹让李治看了一下,说道:“你不来,我也睡不着,倒不如索性做些备着。”
李治让章文怡再做两颗子弹好让他看清楚过程,章文怡笑着又做了两颗。看到章文怡手中一套精巧的模具,李治终于明白为何子弹的大小都相同了。
章文怡将手枪交给李治,告诉他该如何拆解保养。见过手枪威力的李治,知道这东西是对付喜欢贴身近战的武林高手的利器,当下也不客气的收下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李治要上早朝,章文怡早早的起来如同往日一样,伺候李治穿戴整齐吃过早饭的出去了。
早朝中根据昨天双方的妥协,由岭南节度使帐下的长史贺文龙主审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反叛一案。
贺文龙是贞观年间的进士,由于没有家事背景因此迟迟没有实缺任职。他还是在岭南节度使招募的时候去应试的,那个年轻的节度使在看过贺文龙的简历之后直接任命他为节度使府的长史。
由于岭南节度使府也是一个草台班子,像他这样进士出身的也只有他一个,往下最高的也就是秀才。这些年事无巨细都要交给贺文龙处理决断,在岭南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他也是大涨见识。
这次多方妥协能够由他担任主审,主要的还是贺文龙不属于朝中任何一方势力。最多也就算是皇后一系的人,可是皇后并不问政。这就使得长孙无忌可以放心的将主审的职位交给他,只要他不是皇帝那一方的人,长孙无忌认为自己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终于在大理寺开审。
贺文龙对案件的审理令人耳目一新,衙门中不仅有长孙无忌、于志宁、柳奭这样的大佬还有长安京兆尹、长安县、万年县的县令还有坊正、保长、平民。
贺文龙以大量的人证、物证坐实了薛万彻、房遗爱、柴令武三人率兵攻入禁中杀戮宫人的事实。并且将尉迟恭等人暗中纵容部下配合的事实揭露出来,随后吴王李恪生母杨氏、荣国夫人杨氏也一一浮出水面。
随着案情的深入长孙无忌这才慌乱了起来,他没想到这样的审理方式对他们是非常不利。原本长孙无忌并没有将这些坊间人物放在心上,而现在他才明白自从有了这些人的参与他们这些人利用文人清流制造舆论的可能性就不在了。
坊间传言传播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当那些企图混淆视听的文人想搅浑水的时候,百姓已经基本上知道了案情的大致情况。他们这么做最直接的后果是文人在民间的声望一落千丈,很多人忽然发觉读书人并不靠谱。
这些投靠了官员、门阀的文人也遭到了那些真正的清流的鄙视,这些人被冠以斯文败类受到鄙视。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贺文龙设宴款待了薛万彻等三人,由头是三人铁证如山谋反罪名坐实,皇帝不日将勾决,这顿是送三位驸马上路的断头反。
席间贺文龙闭口不谈案情只是自顾自的饮酒,这让三人渐渐的放下心防,最后三人都喝的酩酊大醉。
薛万彻开始还好能够把持得住,房遗爱和柴令武则将京畿、青冀数家门阀家主说了出来。最后薛万彻还将程知节、贺兰氏、独孤氏等人供了出来。
看着坐在哪里一脸阴沉似水的李治,长孙无忌等人真的是后悔当初同意让这位贺文龙审案的决定。
这位老兄的确不属于任何阵营,甚至都不是皇后的势力。可是这家伙真的是一鸣惊人,一顿饭就扯出了这么多的线索。
而让长孙无忌抓狂的是贺文龙以及岭南军的执行力,他们这边才取得供词,那边已经开始下手抄家抓人。
抄家的结果是战果丰厚,大量的往来信件成为了个大家族家主的罪证,同时还涉及了半数以上的朝廷官员。
案件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现在不仅仅是长孙无忌发觉自己的失策,连于志宁等人也开始慌张。
李治借此牢牢的把握了案件审理的主动权,长孙无忌不得不开始向李治妥协。
经过半年的审判终于结案,此案在多方妥协之下终于审完结案。
主犯李元景、李恪赐死;琅琊王氏族长王靖波凌迟,三族百年之内不得科举;李恪生母杨氏打入冷宫;荣国夫人杨氏赐死;薛家、房家、柴家夺爵。薛万彻、房遗爱、柴令武遇赦不赦囚禁终身,他们的妻子,三位公主同样夺去名号贬为庶人。
作为妥协将乡、村两级设为朝廷命官,分别为从九品上和从九品下,其属官为吏。由此一来家族在官府基层维护秩序的功能消失,虽然依旧免不了相互勾结,但是家族作为中国官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不复存在。
颁布五品以下官吏致仕年龄为五十五岁,五品以上为六十五岁。
司法分刑部、大理寺、巡捕三部门,刑部掌诉讼、大理寺掌判决、巡捕掌侦缉。
开设商税,户部下属设立税政司统管天下税收。各级地方府衙不再具有颁布税目的权力。
李治在获得了自己想要朝廷改组构架之后放弃了继续追究文武百官在这次叛乱中的立场,也不再追究各大门阀在此事件中所做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