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子廷说歌词 > 四、五、六十年代闽南语歌和国语曲创作

四、五、六十年代闽南语歌和国语曲创作

抗战期间,台湾出现了一批台湾歌谣创作者:周添旺、杨三郎、邓雨贤、陈达儒等,他们结束了台湾民歌自然生长的历史。作品通过描述男女离别之情,控诉日本对台湾省的殖民统治,当时像“望春风”、“心酸酸”等作品,

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声,迅速风靡台湾。

1954年后,杨三郎在音乐上有很大的转变,更加强调作品的乡土气息,大量引入中国的五声音阶,融汇出极具特色的台湾歌谣,走出一条歌谣发展的新方向。

国语音乐对台湾的影响是从0年代起,当时百代等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最初仅是以制作戏剧为主,但随着繁荣,有了吴莺音、蝴蝶、白光等一批早期国语流行歌手。“花好月圆”、“春天里”、“明月千里寄相思”...,他们成为明星,国语音乐也因此极受瞩目。

当时在台湾闽南语仍是主要语言。上海的国语流行音乐对其没什影响。

40年代末,国民政府迁往台湾,由于岛内原住民的抵制,国语流行音乐并没有因此而扩大影响。

五、六十年代,作为台湾主要娱乐节目的电影,在配音上也是闽南语。

闽南语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在西晋时期、唐朝、北宋迁移致福建南部,发祥于福建泉州。这也是郑成功的老家,台湾的中国移民,就是大约从郑成功在福建时代开始。

闽南话流行最广的是福建、台湾省,台湾会说闽南话的人口大约占全省的80%。在学术上以泉州话作为标准腔,闽南话已经成为全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语言实际为中国方言的10多种语言之一。我们这里也有方言,广东省阳江,阳江话方言,只有阳江人几百万人讲。

阳江方言属粤方言的一个分支,有人将之划分为高阳片。也有人将粤方言分为六个次方言区:西江——珠江流域、浔江——郁江流域、北流江——南流江流域、南江——鉴江流域、漠阳江流域,潭江流域。阳江方言属漠阳江流域,高州方言属南江——鉴江流域。

阳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在地形上带有一点与世隔绝的意味,尤在古代交通不便,因此与外界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语言

阳江自汉以来属高凉郡管辖,为俚人居地。隋唐时俚人发展为大规模部落联盟,冯冼家族为当时的实际统治者。即使后来俚人被汉化或迁徙,俚僚文化依然作为一种底层文化积淀下来,成为漠阳文化的的一个深层组成部分。亦因此,今天的阳江方言中依然可以看到许多古越文化痕迹。

中原汉文化从秦汉开始南下,在宋代取得主流文化地位。阳江依山傍海,明清以来,先后有善耕山的客家人与善耕海的闽南人入居,成为阳江人的一部人。而他们的客家话与闽南话亦融为阳江话的一部分,如米汤称“饮”,花生称“地豆”,绳子称“索”等,都是闽南语词汇。而阳江话在语音上也与客家话有一点点相似。阳江方言的音调有十一个之多,

阳江话的词汇保留了许多古代词汇,如在阳江话里“走”是“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其”是指“他”。同时阳江话还保留了许多古越语词汇,如稻田或水田在古越语中称“那”,“那”字起首的地名即为水稻分布区。而阳江“那”字的地名很多,像“那龙”、“那洛”、“那栋”等;“洞”也属古越语地名,阳江有“随洞”、“儒洞”等;还有,猪圈称“猪騄”,柚子称“仆子”,青蛙称“蛤”等。

六十代初,才开始在岛内出现了姚苏蓉、谢雷、蔡咪咪等流行歌手,他们明快的曲风,吸引了许多人对于国语

歌曲的关注,逐渐扭转国语歌曲在台湾乐坛的地位。

1969年,被誉为“神童歌手”的邓丽君,通过歌唱比赛引起了的轰动。同年,在台视拍摄的首部国语连续剧中,邓丽君主唱的主题曲“晶晶”一夜间走红,邓君的走红,确立了国语歌曲日后在台湾的主导地位。翻开了一个国语音乐发展的新篇章。

60年代的台湾乐坛,音乐的创作还是很滞后的,歌手演唱的普遍都是旧上海的曲目。

不少本土歌手纷纷寻求海外发展。日本曾在一年中连续捧红了欧阳菲菲、翁倩玉、陈美龄等手。而留在本土的邓丽君、、姚苏蓉等也频频到香港演出。

一些年轻人转而在西洋音乐中释放情感。一时间,收听西洋热门歌曲成为台湾青年主要的娱乐项目。造就了六十年代末期的西洋音乐潮。

台湾本土也出现了苏芮、黄莺莺等以推出英文歌为主的歌手。这种风气在也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日后国语歌曲的发展

六十年代末,台湾乐坛上涌现出了一批极富创新的词曲创作者,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庄奴与左宏元。庄奴,191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平中华新闻学院,1949年到台湾后,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以音乐创作最为显名,其中以邓丽君唱的《甜蜜蜜》、《小城故事》等广为传唱。庄奴写词五十载,作品超过000首。左宏元,190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也为歌手和多部影视作品创作过多首的作品。出名的如:千年等一回、美酒加咖啡

他们合作的作品,在传统台湾歌谣和旧上海曲风上均有所突破。带动了一批歌手的发展。

七十年代初,大量的女性歌手开始在乐坛上走红。

1976年台湾掀起民歌,我以前提到的《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这两首歌就是台湾的校园歌曲。

校园歌曲在台湾乐坛有重要位置。(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