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综名著]和盖茨比双双暴富后 > 第75章 第 75 章

第75章 第 75 章

伊莎贝拉的第一个想法是——她掉马了?!

《纽约邮报》爆料说,  希莱尔的神秘身份一直为人所好奇,大家都以为“他”有着什么不能说的原因才不以真身示人,但其实“他”一直都有出现,因为“他”就是伊莎贝拉·布朗特!

以防读者不清楚,  《纽约邮报》还简单的说明一下伊莎贝拉·布朗特是什么人——希莱尔的助理,  并且凭借这个身分打入上流圈子的交际花。

消息来源是来自希莱尔的员工,但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私隐,  《纽约邮报》没有说是谁,  连职位都打了厚码,  只说她/他为希莱尔工作,  显然爆料的那人也知道如果自己泄露了秘密会有什么后果。

为了增加可信性,报道里还写了一些只有希莱尔工作室内部才知道的事情。当然,《纽约邮报》没有把话说得太死,  说希莱尔肯定就是伊莎贝拉·布朗特,而是指一切都是爆料人所提供的消息,  好留给自己一条后路。

难怪会有记者在外面蹲,  她本以为是因为她在欧洲火了所以想采访她,但恐怕有一半是看了这个新闻而被报社派来调查真相的人吧。

几人都不约而同的陷入了沉默,  脑海里想的也是同一件事——是谁爆的料?

另外几个裁缝工作的地方在第二个工作室,  伊莎贝拉很少去那边,  就算过去都是以“希莱尔的助理”的名义交代一些工作,但更多时候是布兰登太太或者伊凡斯去那边监工,  所以那个工作室的人都不知道伊莎贝拉就是他们的老板。

时装店的店员更加不可能知道,那么这个秘密只能是从这里泄漏出去的。

显然布兰登太太、伊凡斯和瑞秋都意识到这个问题,  沉默的看着彼此。

伊莎贝拉不动声色的推测着是谁出卖了她。

布兰登太太在工作室成立之前就已经跟随她,  没有比她更忠心的人了,  而瑞秋在平时工作展现出来的热诚都被她看在眼内,  她是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况且希莱尔工作室的发展得很好,前途也一片光明,她们有什么理由冒着被解雇的风险来出卖她?

是伊凡斯么……

当伊莎贝拉望向伊凡斯时,对方也无畏地迎上她的目光,没有一点退缩。

谁都没有开口,谁都没有急着为自己澄清,虽然这代表不了什么,但伊莎贝拉稍微多了些信心。

“你们肯定自己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这件事?”伊莎贝拉的目光在她们脸上一一扫过,“即便是孩子?”

她们都坚定的摇摇头。

“那好,虽然不知道这事是怎么传到《纽约邮报》的耳朵去,但我们首要的事情是如何应对。”

即便伊莎贝拉内心不是这么想的,她也要装出一副相信她们的样子,因为她现在什么证据都没有,互相质疑是没有意义的。

退一步说,要是她们之中真的没有人出卖过她,她如今的咄咄逼人只会在大家心里留下一道疤痕,老板的不信任可能会成为日后的隔阂,过往的一些小磨擦都有机会一一爆发。

“要顺着这股势头公开身份么?”瑞秋问。

“不,这样太突然了,没几个人能接受得了。”伊莎贝拉一口否决。

她不可能像这样毫无预料就投下一颗炸弹,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演变成为一次公关危机。

在公开之前,她需要露出一点征象,向人们灌输希莱尔是一位女性也不出奇的想法,而且要让他们觉得理所当然,还要他们接受得心安理得,她连计划都想好了,就从品牌故事及品牌形象入手,如果这手牌打得好,希莱尔的声誉不仅不会受损,反而会因为这样而获益,塑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

可是手里的牌还没有打出去就发生了这次意外,她什么都没有准备过,当然不能这样就公诸于世。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次又是一个试探民众的好机会,看他们对希莱尔的真实身份有什么想法,好让她作出对策。

吩咐了她们不要对记者作出任何的响应后,静不下心工作的伊莎贝拉收拾东西离开。

她一踏出建筑物,果然遭到了围堵。

“布朗特小姐,我是《纽约时报》的……”

“请问你真的是希莱尔本人吗?!”

“《纽约邮报》的消息都是真的么?”

面对记者们的逼问,少女的笑容完美无瑕:“希莱尔是一个品牌,它背后的人是谁重要吗?”

她答了等于没回答,显然是满足不了他们,于是继续追问。

“你的意思是,你承认你就是希莱尔?”

提问的人的语气充满怀疑。

伊莎贝拉向自己的车走去,途中一直跟记者耍太极,结果直到她上车他们还是没问出任何有用的东西来。

……

伊莎贝拉的第一步是静观其变。

即使这篇报道为她带来了一点麻烦,但外界的反应并没有她想象中激烈。

乔丹和威尔逊夫人不知道从哪里得知的消息,都打来问她这是怎么了,伊莎贝拉对她们的说辞跟对瑞秋她们说的都一样,就是别响应记者的问题。

《纽约邮报》的爆料并没有溅起过多水花的主要原因是,这在大部份人的耳中听起来很荒谬。

——那个二十一岁的漂亮姑娘是希莱尔?拜托,今天又不是愚人节!

读者的反应竟然是嗤之以鼻。

首先,一个如此年轻的女孩能设计和做出那一件件让人赞叹的衣服这事的可信性本来就很低,其次,《纽约邮报》的信誉一向都不太好,是出了名的哗众取宠,也不是没有干过为了取悦读者而不实报道的事情。

所以就算伊莎贝拉不站出来澄清,信的人也不多。

年龄不是主要问题,性别才是,如果说希莱尔的真身其实是一个跟伊莎贝拉年龄相同的男生,也许相信的人会更多,这是一个父权社会,人们倾向相信男人比女人更有能力,而伊莎贝拉又年轻得不可思议,这让她在他人眼中的能力再大打折扣。

就连《纽约邮报》的同行也对它冷嘲热讽,比如同为小报的《纽约每日新闻》就指:“某报纸的销量显然下滑了很多,不然也不会写出这种可笑的报道去吸引人注意。”

伊莎贝拉见机行事,让瑞秋去联络一家报纸和一位时尚评论家,促成两者之间的访问。

那个时尚评论家指:“希莱尔的设计和手工都相当成熟,难以想象是个这么年轻的孩子。如果是真的,那布朗特小姐肯定是百年无一的超级天才。”

这句倒是公道话,因为伊莎贝拉上辈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肯定是做不出这些作品的,她今天的能力也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才磨练出来的。

看见这篇报道,大家瞬间觉得《纽约邮报》的可信度又低了几分。

——看看那件世纪婚纱,连法国时尚杂志都认可一二,你说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做出来的?开玩笑也别太过份!

故此,伊莎贝拉的应对方法就是不去应对,反正《纽约邮报》只有那么一个没有实质证据的内幕消息,除非有录音这类可以立即将她定罪的东西,不过以这个年代的技术而言不太可能。

以伊莎贝拉所知,现代就有很多不露脸的歌手、漫画家和家,连性别也不明,女性用男性的笔名或者男性用女性的笔名的情况还算普遍,这取决于他们的受众。

外界对他们的真实身份也不是不好奇,只是相比这个,大家最主要还是关心他们的作品,所以就算不露脸照样能发展得很好。

这个道理放在伊莎贝拉身上也一样的,她只是个做衣服的,不是什么天王巨星,她个人的八卦新闻其实价值不大,希莱尔的价值不在于她这个人,而是在于她的作品,一直以来不是没有人新奇过希莱尔的身份,也有人想挖出她的秘密,只是都在无效的尝试后放弃了。

只要她一直拿出好成绩,人家就不会特别去关注她的身份。

结果这次的风波就这么平息了,大家都认为是《纽约邮报》翻车了,不可思议的同时又无比讽刺,人们——包括女性都不愿意相信一名出色的时装设计师是一名女性这个事实。

用乔丹的原话来说就是:“丹尼丝(她们的一个共同朋友)听见这消息时跟我说,‘如果伊莎贝拉·布朗特真的这么有才华,那母猪都会上树了!’”

……

《纽约邮报》的办公室,两个人在激烈的争论着。

“劳理太太,你该不会是用假消息来敲诈我们吧?你知道这样是犯罪吗?”

“这事千真万确!那天我的确听见了她们的对话!”

“既然如此,我需要你公开站出来指证她,增加事情的可信度。”

“不可能!”尖锐的女声说,“如果我这样做的话,我的工作就要没了!”

“劳理太太,我们愿意多给你一笔额外的费用——”

“不!”劳理太太一口拒绝,就算《纽约邮报》给的钱再多又怎样?都不如一份稳定又待遇好的工作来得安心!

得知希莱尔就是伊莎贝拉·布朗特这事纯粹偶然。

她是伊莎贝拉·布朗特在两个月前聘请回来的裁缝,她跟另外几名新裁缝都在第二工作室上班。

虽然为希莱尔工作,但劳理太太从未见过他本人,这让她很好奇。

本来她是没有心去打听这件事的,只是有天她在选料上有些问题要问布兰登太太,打电话去主工作室又没人听,于是干脆过去走一趟。

大概是谁忘记了关门,正要敲门的劳理太太因此听见了她们的对话。

——“布朗特小姐,你跟《时尚芭莎》的访问在下周四,我已经帮你买了火车票。”

门外的劳理太太听见,猛吞了一口唾液。

希莱尔就是伊莎贝拉·布朗特……难怪她要隐瞒身份,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

之后,她把这个消息以一个不错的价钱卖给了《纽约邮报》。

其实在看见报道的时候她是有点后悔的,为了钱就把自己老板出卖了,让她很过意不去,所以在《纽约邮报》再次找上她,希望她能站出来敲定这个事实她是不愿意的。

……

一艘从英国远渡而来的轮船在纽约的港口停泊。

几个孩子在甲板上奔跑,他们的母亲在后面大呼小叫让他们别跑,但孩子玩得正兴奋一点都听不进去。

其中一个男孩跑得太急,不小心绊倒了自己,眼看就要在甲板上摔倒。

旁边的人反应极快的捞住了他,母亲追上来向那人道谢。

一身英伦西装的英俊男人一手提着皮箱,另一手收回去插进西装裤的裤兜,站得像个军人一样笔直,冲她笑了笑:“小事。”

那名母亲有一瞬间的呆滞,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转身走了。

盖茨比随着人流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他仰起头颅,湛蓝的眼睛映着这座城市的轮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