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收获
“将军,从四家抄出来的田亩地契居然足足有一千六百三十八亩之多,其中上等田三百四十一亩、中等田七百五十五亩、下等田五百四十二亩,大多在城南浐溪对岸的土地上。”
刘文敏向苏言汇报着此次抄家行动中最受关注的田亩地契的情况。
“这些田亩,就分发给尖山解救出来的流民,让他们耕种吧。”苏言说道,“不过,也不能无条件把土地分发给他们,我们也要附加一点条件。”
“您的意思是?”
刘文敏一下子就猜出了苏言的意图,还没等苏言开口,他就接着说话:“就像地主将土地租赁给佃户一样,把土地交给那些流民耕作?”
“不不不,是以贷款的方式,将土地卖给他们。”苏言微笑着说道:“我们借钱给他们买地买种买农具,然后让他们用接下来数年的收成偿还债务,等他们还完债务后,那些地就是属于他们的了。”
刘文敏没有问要是那些流民不想还钱的话怎么办这种蠢问题。
他眼前一亮,道:“这样的话,”我们只需要提供种子和农具,最多再借给他们耕牛,就可以坐收税金和他们的还款了。”
苏言点了点头,又道:“售卖土地的价格就由你制定了,切记,土地价格要是那些流民能够负担得起的。”
“这点属下明白,将军。”刘文敏答道。
说完土地的事情,苏言又看向陈胜贵开始吩咐军事上的行动。
他说道:“陈千户,根据从姜冠宇等人家中搜出来的书信来看,他们准备联络永春的清军,再现永历三年伪福建右路总兵马得功领福州、兴化、泉州三地军马围剿平定伯之举。
若是清军真的进犯了,必然是从永春北上,经天马山要隘进入德化,既然我们已经提前预判到了清军可能来犯的路线,那就可以对此作出应对之策。
陈千户,我命你率领忠武营两日后出兵,夺下天马山要隘,并加固要隘,抵御清军来犯。”
“遵命!”
陈胜贵连忙单膝跪地,抱拳应诺,这可是他第一次独自领兵出征,虽然只是攻打一个小小的要隘,可这也足以证明苏言对他的信任。
要知道,在几天前,他还只是刚刚投诚到苏言麾下的一个前清军将领的亲兵。
苏言会这么放心让他单独带兵出去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将降兵收编进入忠武营以后,他就开始对忠武营的将士展开影响,并成功让大部分士兵和几个百户忠于他,有了这些人的存在,陈胜贵是不可能独自一人决定忠武营的未来的。
……
当天下午,苏言再一次召开了公审大会,公开审判包括姜冠宇在内的四家通敌乡绅地主。
这一次审判的对象换成了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乡绅地主,产生的热度要比上一次更高上一大截,在公审大会开始前,县衙周围就已经被看热闹的平民百姓包围得水泄不通。
更早来的人甚至从家里搬来了小凳子,舒舒服服地坐在最前排,准备看一场免费的“大戏”。
这一次的公审大会,因为人数较少,所以场地移到了县衙内的公堂之上,在如山的铁证面前,姜冠宇等平日里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完全没有辩解的话语,只能面色惨白地认下苏言对他们施加的罪状。
他们的罪状包括通敌卖国、强占私田等等,数罪并罚,四個家族的主要成员皆被判处死刑,家产田产充公,家眷赶出街道,自生自灭。
这里的死刑可不是之前的枪毙那么简单了,为了震慑县内的其他乡绅地主和可能别有用心之人,苏言参考了西方的酷刑,将姜冠宇等人扒去衣物,装进狗笼之中,高高挂在城头之上,忍受风吹雨打,活生生被太阳晒死、饿死渴死。
毫无疑问,这个刑罚虽然没有直接的肉体伤害,但也是非常折磨人,非常残忍的,接下来半个多月,犯人被高挂在笼子里,日复一日地发出微弱的哀嚎,他们临死前绝望的表情和目光给每个经过城头的人都留下了非常深的心理阴影。
公审大会结束后,一直到第二天,李道泰才终于拿着一叠厚厚的账簿找到了苏言,从他那有些萎靡的神色来看,他昨天晚上也是忙了一个晚上都没睡觉。
“将军,这是从四家抄来的钱粮数目,请您过目。”
苏言接过账簿,坐下认真地查看起来,越看,他心里不禁越对乡绅地主的富有感到心惊,也对明朝灭亡之前崇祯皇帝的窘迫感到痛心。
这就是因为收不上税,才最终导致灭亡的明朝治下的乡绅地主,这些乡绅地主的家中钱粮无数,堆满仓廪,就是不愿意拿出来给国家平叛赈灾,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苏言对他们极其的厌恶和痛恨。
中央穷,地方富的弊端要是不改变的话,就算苏言最后成功恢复了汉人江山,最多过个一两百年,类似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灾难还是会再一次发生,所以摊丁入亩必须严格执行,乡绅地主也必须要缴纳更多的赋税!
苏言坚定了内心的想法,继续查看着账簿上的内容,只是四个小县的乡绅地主中,就抄来了白银五千五百多两,粮食一千二百石,还有名贵字画、瓷器等等可以变卖折现的奢侈品。
另外还有耕牛二百二十一头、羊一千一百三十八头、鸡鸭共计八百余只,光是牲畜这一边,就让苏言吃了一惊、
耕牛两百多头倒也没什么,只是这羊的数量着实有些多了,或许是看出了苏言的惊讶,李道泰主动为他介绍起来,原来这些羊都是德化境内戴云山特产的戴云山羊,戴云山区的牧民有着悠久的养羊历史。
他还引用了《惠安县志》的记载,嘉靖九年,该县就有:“羊喜群,以瘦为病,畏霜,晚出早归。邑濒海,多旷土,无虎之害。畜羊多。冬草食之,壮实,贩入他郡为多”的记载,由此可见,戴云山羊在泉州一带的盛行。
由此,能抄出这么多的山羊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