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僵局
“高秋琳和李图是异父异母的姐姐?!”林弯羽失声念出了里面的内容,“什么啊?异父异母的姐姐?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顾池伸长胳膊,将她面前的文件翻到下一年:“好好看完。”
原来,在进入监狱服刑期间,有太平村村民 主动向警方检举了高秋琳和李图之间的关系。
因为李图自小无父无母,孤零零的一个人生活,哪怕有了全村的粮食接济,但是在精神这方面他是空缺的。
因此,在他有一次出差后去了温泉山庄放松,却意外遇到了高秋琳。
大他四岁的高秋琳就像是一个知心的大姐姐,能够倾听他的苦恼,在给他按摩的同时、也为他排解了心中的郁结。
原本只是萍水相逢的二人,此后的交集却越来越多,李图也和她认了干姐弟,在生活上甚至工作上的事情都很依赖她的意见,每天哪怕再忙,也一定要去温泉山庄找她,甚至因此成为了温泉山庄的vip客户。
而有一次李图醉酒,在包间内暧昧气氛的催动下,和高秋琳发生了关系,此后便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每天的按摩也变成了那种龌龊事。
林弯羽被这条新的信息惊掉了下巴。
“这么说,之前的那些信息全是假的?”
周衍苦着脸趴在桌子上:“这就是我们发愁的内容,现在所有的证词都没有特别关键的证据,所有的线索几乎都是依靠着证人证词,几组线索甚至相互冲突,给我们的办案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压根儿没办法向前推进。”
听后,林弯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眼下的情况的确很复杂,线索真真假假,一团乱麻似的纠缠在一起,他们无数次觉得自己已经触碰到了真相,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新的证据推翻。
“那李图呢?现在把他喊过来不就好了吗?”林弯羽突然想到李图不是也在服刑吗,把他本人喊过来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我们也想啊,可是对于李图的审判是缓期一年执行,当天下了庭后李图人就找不到了。丰县那边也没和我们沟通,直到我们今天打电话过去要人,他们才说人已经不见了。”杨之洵在一旁补充道。
案子一时间陷入了僵局,办公室内同样是一阵沉默。
“把李图列入通缉名单,有发现第一时间和我们聊城警方进行沟通。”顾池耸了耸肩,现在他们能做的暂时只有这些了。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一把推开,一个长相威严的男人将眼神一一掠过房间内的人后,最终锁定在了顾池身上。
“顾池,跟我出来一趟,只有你。”
顾池没有耽误,立刻转动轮椅出去了。
“那是谁啊?”林弯羽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刚刚那人身上的气质和张秀勤很像,都是那种不怒自威的压迫感。
“祁连鸿,我们刑警局长,也是这里唯一能管得住顾队的人。”叶子月同样小声地回应,八卦地朝门外看了一眼,“我估计啊,不会有好事儿。”
林弯羽有些紧张地攥紧了拳头,生怕这个祁局长也要因为自己的事儿找顾池的麻烦。
“小顾啊,这次的丰县行动,你感觉怎么样啊?”祁连鸿端着他那个已经掉漆的白色搪瓷茶杯吹气。
“嗯,还好。”
顾池简短地回答了问题。
“哼,我看你一点也不好。”祁连鸿呷来一口茶叶,慢悠悠地品了品味儿后才又继续开口,“啧,这个时候的茶叶确实不好喝了。你看看你顾池,堂堂的刑警队长!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你让我以后还怎么用这张老脸出去见人?啊,那别人看了都说,哎哟老祁,手底下没人儿了?大队长只能给一个断了腿儿的人干?”
顾池脸上红了又白,白了又红,嘴上却不肯服软:“当时情况危急,受伤室避免不了的事情。而且在出警任务中受伤,伤的光荣!”
“你!”
祁连鸿“啪”地一声将搪瓷杯放在桌子上,语气中尽是恨铁不成钢:“那老张的状都告到我头上来了,只差没有亲自来找我要个说法!我知道,他当时做的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你也不应该擅自行动!哪怕向我药救兵也行啊。”
顾池将脸扭到一边不说话。
“那个姑娘的事儿我也知道,她对局里做的贡献我也知道,但是,我就一条,不能让他影响到你的工作,你的前途!你懂不懂顾池!”祁连鸿猛地提高了音量。
“是,我懂了。”
“行,你说你懂了,那你今天回去后给我写个八千字检讨上来!让你好好长个记性,看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擅自行动了。这次是头坡腿断,下一次就要你的命!”
“好,我懂了。”
顾池暗暗在心里叫苦,面子上却没敢表现出来,刚准备转着轮椅离开,却再次被叫住。
“你别急着走,我话还没说完。”祁连鸿端着搪瓷杯又去接了杯水放在桌上,不紧不慢地开口,“看你这腿也没好利索,还是回家彻底修养好了再回来工作吧。”
“啊?我——”
一听这话,顾池立马着急起来。
“我说让你休假你就给我休假,这件事没得商量,赶快出去吧,我还有公文要看。”祁连鸿直接起身将他推出了办公室,随后“砰”一声关上了办公室门。
趴在不远处偷看的叶子月忍不住笑出声来,却因为声音太大立马被顾池发现了。
“叶子月!回你办公室工作去!再吊儿郎当地在外面闲逛,我就扣你工资。”
藏在叶子月身后的林弯羽、周衍和杨之洵都拼命憋住笑,一溜烟儿地回了办公室,留下叶子月一个人怎么也解释不清。
“顾队,回来了。”
看到顾池进办公室,周衍若无其事地抬头看了一眼。
“哼,别以为我刚刚没看到你们。刚刚硕叶子月也是说给你们听的。”顾池黑着脸回到工位上开始收拾东西。
此时,几人才意识到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