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254章 为留白起特设宴
「一切罪责,本将一力承担!老将军无复多言也。」赵括摆摆手,示意廉颇退下。
「是!」廉颇看着一脸坚毅的赵括,强自压下心中的震惊,双手抱拳算是应下了此事。
没错,从赵括得知赵王已经同意了以地换军的那刻起,「秦军可放,白起不可纵」的念头便已经深入了赵括的脑海。
机会太难得了!
而赵括根本没有任何的把握还能在下一场大战中,再度击败人屠白起!
那可是白起啊!便是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名将!其斩杀敌军之多,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括虽是穿越而来,也仅仅是多了些见识罢了,又没有什么系统、老爷爷之类的,要不是前身本身的军事素质还算不错,甚至连个普通将军当起了都费劲,更别提什么拳打廉颇,脚踢白起了。
长平之战之所以能打到如今的地步,完完全全靠的就是赵括提前知道了标准答案,对于白起的布置一壶了若指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括还险些命丧当场,甚至有好几次的机会,秦军都有可能发现端倪,逆转战局。
好在,穿越而来的赵括好像运气还算不错。这才艰难地把秦军和白起逼入了死角。
可下次呢?
等秦国养好了伤,白起缓过了神,十几二十万秦军在白起的带领下卷土重来,作为唯一战胜国白起的赵括势必重新披甲上阵,就连廉颇也会甘心俯首听命在赵括的麾下,几乎所有人都会期待中继续创造「奇迹」,打败白起。
可是,赵括能办到吗?
尤其是,这样的场景,恐怕要不了一两年就会出现!
赵括能在这一两年之内,将自己提升到至少跟白起一般的高度吗?即便自己的前身已经有了不少的军事经验。
算是有自知之明的赵括很清楚,两世为人的自己,或许也算优秀,但绝达不到霍去病的地步,同样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超越白起。
最可气的是,上党之败后,白起虽败却安,功高盖主的问题随之解决,秦王也不会自大地如同历史上那般赐白起自尽。
因此,此时或许是唯一解决掉白起这个麻烦的机会了。
要么趁着这次唯一的机会,取了白起的性命,要么就等着白起归来,将自己和赵国屠戮一空。
这也是赵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白起拿下的理由。而留下白起的性命可以说是赵括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诉求。至于前面两个所谓的要求,看似是在与范睢商讨秦军离去的细节与代价,实际上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他赵括可以遵从王命让秦军离开。
但,同时,赵括也借着范睢的口告诉白起:秦军可走,白起必留。
赵括相信,身为武安君的白起一定明白自己的意图,而为了麾下十几万大军,白起一定会赴宴,就像是历史上白起二话不说就拿起了秦王赐下的王剑自尽一般。
对于白起而言,他的生命早已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秦国,为了秦国,他一切都可以抛弃,包括他自己。因此,当他自己的存在,成了秦国的威胁之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抹杀掉自己,以解除对秦国的威胁。
此身许国,再难许卿。说的便是如此吧。
当然,一个白起的作用是要远远高于这区区十余万大军的,若是一月之前,要让白起以己之身换秦军十万大军,或许白起还要考虑考虑。可如今的情形却是令白起没得选择。
上党之战大大消耗了秦国的国力,人口、粮食、军械生产大规模的倒退,若是再少了,秦国的日子就更难了。而这十余万大军的背后可还有十余万个嗷嗷待哺的家庭啊,一增一减之间,这笔账,赵括相信,白起算得过来。
当然,若是白起实在算不过来,白起也至少会将赵括的意图告知身边的范睢,而身为秦国相国的范睢在明白了赵括的意图之后,也会帮着白起好好算一算这笔账。
若是二人还是算不过来,赵括也便没了办法,只能孤注一掷,带着麾下赵军杀向秦军,无非是个鱼死网破而已。
至于什么王命,对赵括而言,在性命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车架随着太阳的高高升起,一步步朝着秦军的方向前进着,而先行一步的范睢也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了秦军营地之中。
越是深入营地之中,范睢越是心惊肉跳。
寨门前还算是有模有样的秦军在过了两排营帐之后便仿佛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本该不间断巡逻的队伍没有了踪迹,营帐之外、道路之间甚至连个站岗放哨的都没有,本该充斥着怒吼与汗水的演武场上更是一片空旷。
这还是自己印象中军纪严整、生机勃勃、好战好斗的秦军军营吗?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不用引路的校尉解释,范睢也知道这是为了节省本就不足的粮秣,这才取消了一切消耗体力的活动。
直至此时,范睢才真正的意识到前线的秦军是有多么的缺粮,也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啊!没有了粮草的秦军,便是如此——一片死寂。
忽然间范睢有些庆幸,庆幸自己紧赶慢赶之下,还是在赵军出兵之前拦下了赵军的脚步。若是今日赵军按照原计划出营来攻击,范睢不认为这只秦军能够抵挡得住秦军的进攻,即便其中有着白起坐镇。
很快,范睢便在校尉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帐中。
得到了消息的白起居然在帐前迎接着范睢,这是令范睢万万没有想到的,也是自范睢做相国以来,从未享受过的待遇,或者说除了王上和穰侯,就没有一个人能让白起将军恭候的。
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秦军此时有多么的艰难!
虽然范睢更白起并不算对付,但在这也的情形下,范睢显然也是有些意外,又有些激动。随即三步并作两步,小跑上去:「武安君,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