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古道热肠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切都在按我的计划进行。
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及时复盘。课余时间我除了对付高数,就是泡在吴的寝室里,用一道又一道化学题目对他进行“灵魂拷问”。
周末,我带着大家去找校园里的空教室。在教室里给大家补习高数。其实吴的高数比我还要更好一点,他是经典的理科生——英语差,理科好。但不知何故,把题目拿给他他会写,但是让他给你把这题的思路讲一遍,他就不会了。总而言之,我比他更“会教”。
至于我自己,不得不承认,我的水平并不算特别好。和他们讲的内容也只是现学现卖——把我上课认真听到东西给他们再讲一遍。当然,在过了一遍又一遍以后(第一遍上课听老师讲,第二遍我把课后习题写出来,第三遍我思考怎么给他们讲可以讲的更明白,第四遍我在补习中再讲一遍),我也会有温故而知新的感觉。
“时间过的很快,夜幕就要降临。”来到十二月底,马上就是考试周了,所有科目的考试时间都已经确定。
大学和高中不一样,每个学期结束都会有大概为期两周的考试周。进入考试周,几乎没有任何课程需要上,用于给学生专心复习考试。
这期间,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进步。有那么几个瞬间,我甚至会感慨:这tmd才叫做大学生活。
最后一次补习课上,我刚抄好板书,楼管就来了。他说我们没有向学校申请使用教室,不能在里面上课。我差点被气笑,合着我无偿给大家上课还要向学校申请教室了呗?
最后拗不过,我让所有人直接来我寝室上课——王阳不在寝室,不知道去哪里了。我给大家讲高数的事情不知怎的被吴寝室的另一个人知道了,他说也要来听我的课。
我淡然一笑:可以,带瓶无糖可乐给我就行。
这位年轻人此时还只是借着吴的机会上我的课,但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老哥,我听你讲课很有意思,深入浅出,让人犹如醍醐灌顶,太精彩啦。”听了我的课,他最终通过了高数考试,不用去补考。一瓶无糖可乐换一整个暑假的安心,我想这应该不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后来他会有一个令我们所有人闻风丧胆的称号:书记。
上面这些都是后话了。虽然时间紧张,但我还是尽量把重点给讲完了,能不能过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事实上,我永远会怀念这样简单充实又纯粹的日子。
......
python结课最晚,在考试周的前一天。最后一节课上,老师宣布进行课堂小测。题目是让大家用turtle(python语言中的一个库)为学院的篮球比赛设计海报。不仅如此,老师还要求我们的代码中一定要出现几个特定的函数——都是上课讲过的。
先说结果:我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优秀的设计理念,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被老师说“这基本上是满分作品”。其他人都在我之下。除此之外,我还悄悄指点了一下组内其他人代码怎么敲。
值得一提的是,好几个人特地坐在我的后面,看我的屏幕。倒不是我故意不给他们看,只是我手速实在太快,他们自己学艺不精,敲代码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我,抄也没抄到及格。
python考试的前几天,有重修的大四学长在课程群里寻求新生的帮助。希望我们能提供资料,甚至是补习。
我们一行早就有让危给我们讲模拟考卷的打算,所以我和危商量过后,决定捎他们一程。
我们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不光对我们自己有益,同时也帮助了别人,对此我深感自豪。
......
到现在,唯一的难题就只有化学了。
虽然我天天抓着吴问问题,但效果并不好。这题今天我问明白了,明天又忘了。换句话说,英语对吴的伤害有多大,化学对我的伤害也有多大。
但转机出现在月初,刘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陈虹的题库。
“你确定这是陈虹的题目吗?”我翻了翻他发在群里八十多页的PDF文件,散过去一根烟。
“学长给的,而且你看她上课给我们发的一些题目和这里面很多都是一模一样。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只要把这本吃透。那期末应该问题不大了。”
我大喜:“看来有戏。打印出来,发给大家。”
把资料派发给大家以后,我把打印好的资料拿给吴:“离考试只有几天了,现在从头到尾跑一遍已经基本来不及了。所以我需要你把里面的重点给我划出来,好对症下药。”
吴说:“陈虹上课也有意无意透露了一些题目,这个没问题。明天来找我拿。”
“哈勒少!”我朝他竖起大拇指。
......
就像据刘所说的“大四学长期末考试居然在考研前一天晚上”一样。我们本学期的考试安排不能说是很好,只能说是脑残:高数和化学的考试时间太近了,加之第一次期末我缺乏经验,导致我复习好了高数没复习好化学。大部分知识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只记住了一个吴说的必考的题目。
当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别忘了吴的学号就在我前面一位,我们幸运的坐到了前后排,他第一排,我第二排。
我对于考试作弊这种行为向来是不感冒的:你作弊不作弊无所谓,只要别被抓到。这本就是一门凭本事吃饭的活,只要你能在不被老师发现的情况下拿到不属于你的分数,那就是你的本事,谁也没法说什么。当然,在铸币学院作弊被抓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只要抓到,直接取消学位证书。
但作弊的界限又在哪里?有打小抄流,高科技流等等等等。至于我和吴之间,倒也没这么复杂,我只是和他说:在我交卷之前你别交卷就好。
......
考完最后一场,已经是一月九号的晚上。
我打算等成绩出来以后再回家,因为我看的比较重。其他人倒是好像没太大所谓,该走的走,只有我和冯熊留下来。
王阳和黄于晏在同一天离开。我于是能在寝室里光明正大地抽烟:考完了试,在成绩出来前,我感到如释重负——起码这段时间内我什么也没法做,什么也做不了。
与其在这里干着急,不如悠闲地点上一根香烟,听听CityPop音乐。
当然,虽然忙着对付期末考试。这一个月内,我对建筑系的转系条件以及建筑的日常生活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