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丧事
马景澄不爱喝茶,以前喝过自己奶奶炒的茶,太苦。
在花镇,抽烟喝茶是很多老人的爱好,烟可能抽不起,可茶却必不可少,每家每户都有茶林,能够自给自足。
但好茶只有镇上有工作的人或者有钱的人家才能吃得起。
这三级茉莉烘青恐怕也不是花镇的人能吃得起的,它唯一的作用就是送人情。
马景澄将茶叶拿走之后直接交给了齐灵,让她放起来。
忙活了一天,这时候已经到了吃饭的点。
在小镇,很多事往往是特事特办,随机应变。
一般人家,办白事儿,有个两三百人就很了不起了。
而刘东家,光眼前就不止两三百人。
大多数人都知道,刘东家是不种地的,所以他家没有苞谷饭,最差就是标二米,何况今天,总管还叫人拉来了几包大米。
面粉、粉条、猪肉、鸡肉……很多都是有人这辈子还没吃过的东西。
看着马车拉来无数的‘奢侈品’,男女老少都不禁围上去,感叹这刘东家不愧是小镇最有钱的人。
自然,一人随礼,全家吃席。
在花镇,随礼看个人情况。
一般来说,你家办事儿时别人来多少,轮到别人办事儿,你去多少就可以了。
可以多,但一般不会比人家来时随的礼少。
别人到你家随礼五元,轮到别人家时,你只去一元,尽管也可以,但容易落人家话柄。
如果你实在不要脸,那也没有办法。
若是真的没有钱,穷得揭不开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钱财,随礼还可以用物件,一只鸡、一只鸭、一匹布、一个盆、一把面、一篮子水果…都可以。
而此刻,总管的声音响了起来:“男女老少,老人和干活嘞,准备入席了!”
人群开始攒动。
一个接着一个来到屋檐下记账的地方:新笔趣阁
“妈,我们克好多钱?”
“一块!”
“可是刘东走我们家是五块……”
“人都死了,哪个还晓得,你小声点!”
……
类似的话,马景澄听了不下十次。
有的人不是拿不出钱,而是贪图便宜。
刘东若是活着,他们肯定会拿出至少是刘东去随礼时的金额,可刘东死了,刘家后继无人,以后再办事儿时,不可能有来往,能省一点是一点。
其实,一块钱也是大钱了。
平常大家都是几分几毛的出入。
马景澄在记账的那里看了一会儿,礼金达到十块的基本没有,有的人家并不差,可随的礼金还比那些揭不开锅的还少。
这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让马景澄有了感悟。
大家喜欢用宽泛来定义个体,用个体来定义宽泛。
这算是他最直接的感受了。
比如眼前的这件事,在大多数人眼里,镇上富有的人一定送得比穷人我真是煤老板啊(花信风三侯)快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