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接受禅让,登基称帝
看到曹斌后面的操作,把曹操给整不会了。
你这韬光养晦,深居简出是几个意思?
难道就不怕汉帝夺了你的权力,将你架空,然后再赐死?
不对啊,纵观自家大孙儿的一系列操作,他不像是这般愚蠢的人啊。
即便他有这般愚蠢,自己还没死呢,岂会不提醒他?
要知道,在模拟曹丕、曹叡父子二人的未来人生之中,曹操可是看得一清二楚。
曹丕是迫不及待,曹叡到是还好,隐忍了五年时间,但父子二人都篡汉改魏,临朝称帝。
没道理曹斌会对汉室忠心耿耿啊?
“难道....他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突然,好似灵光一闪,曹操的脑海中冒出一个念头。
【因你统一天下并韬光养晦之故,天下再无战事,民心渐渐安定下来。】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你轻徭薄赋、发展民生、普及平民教育、废察举、行科举,打破世家对文化的垄断,使寒门弟子有出仕的机会。】
【你大力开发岭南,并从交州寻来亩产五石的三熟稻,使万民再无饥饿之忧,不一年,河清海宴,四海升平。】
【建安二十一年九月,为天下表率,你迎娶平民之女陈氏,立其为魏王正妃,并立荀氏、贾氏、卢氏、王氏为侧妃,万民为贺,世家垄断壁垒逐渐被打破。】
模拟未来之中,曹斌做了很多工作。
不仅改善民生,轻徭薄赋,还自交州寻来亩产五石的三熟稻,使天下百姓逐渐安定下来。
并且,普及平民教育,勒令天下各县建立县学,使寒门弟子、平民百姓有进学之地。
同时,推行造纸术、活字印刷术,降低书籍的价格,使平民学子亦能买得起书。
再废除察举制,推行科举制,不拘身份背景选才,使寒门及平民亦有出仕的机会。
如此多管齐下,终于打破世家的垄断壁垒,消除各阶段所带来的差异。
最后,他更是迎娶一位许都的平民女子陈氏,将其立为魏王正妃,而四位世家女子仅是侧妃。
“好小子,够狠!”
看到这里,曹操不由得大声称赞。
对别人狠不算狠,对自己狠才是真的狠。
按常人的理解,为了拉拢各大世家,曹斌必定要迎娶各大世家女,以联姻来稳固彼此的关系。
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竟迎娶一位平民之女为正妻,置四位世家女为妾室。
简直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就这样干了,还得到天下万民的祝贺,收获了一大票称赞。
世家弟子纵然不甘心,很愤怒,却也无济于事。
“咦,这个陈氏...”
这时,曹操突然目光一定,死死盯着画面之中身穿大红嫁衣的陈氏女子。
当然,他不是老色批属性作怪,看上了自家孙媳妇,而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这个陈氏能被斌儿选中,定有其过人之处,远不止外表上看到的这么简单。”
画面之中,陈氏女端丽冠绝,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绝非一般的平民女子所能比。
毕竟是权倾朝野的人物,曹斌绝不至于肤浅到只看其容貌靓丽,他能看中的女人,定有其过人之处。
“最重要的是,此女就在许都,若是我提前一步将其找到,再给斌儿赐婚,岂不是就能早点儿看到斌儿的皇帝人生?”
想到这里,
曹操心里瞬间就来了劲。
曹斌的皇帝未来人生因模拟时长高达四个时辰以上,而曹操的经验值不够,使得他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曹斌当上皇帝之后发生的事情。
但眼下,却是可以另辟蹊径,若是模拟曹斌之妻,可不就能从侧面查看曹斌未来当皇帝的情况么。
“不妥不妥!”
但很快,曹操又打消了这个主意。
现在仍旧是建安十三年,并非曹斌统一天下时的建安二十年。
天下仍旧是由各世家大族作为主导,寒门及平民难有出头的机会。
若是曹操提前将陈氏赐婚给曹斌,无异于打草惊蛇,打乱曹斌的步骤。
到时候,天下大势发生变化,也未为可知。
“罢了,吾还是老老实实看下去吧。”
打消了念头之后,曹操接着看了下去。
【成婚之后,你度过了一段甜蜜岁月!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苦短日高起,从此魏王不早朝。】
【但渐渐地,你的下属们屡次向你进言,让你更进一步,坐上那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民间也有传言,‘汉帝失鹿,天命在魏’,-甚至有人呼吁让汉帝退位,让你登基称帝。】
【你勃然大怒,并命令严查此事,但结果不了了之。】
【在有心人的挑动下,百官齐齐上奏,要求汉帝刘协效唐虞旧例,将帝位禅让给你。】
【汉帝刘协无法,只得尊从,决心禅位于你。】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对于此事,曹操心知肚明,算是早有预料。
哪怕曹斌不想当皇帝,可他的那些下属不会答应。
从龙之功,足以封侯。
再加上,民心所向,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势在必行。
果然,刘协顶不住压力,只好将皇帝禅让给曹斌。
【建安二十二年二月,汉帝刘协告祭祖庙,使奏玺绶诏册,禅位于你。】
【次日,你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并改国号为魏,建元永安,改雒阳为洛阳,改许都为许昌,建都洛阳。】
【你追尊曹腾为高皇帝,追尊曹嵩为太皇帝,尊祖父曹操为武皇帝,追尊先父曹昂为明皇帝,其余叔伯兄弟皆被封为王侯。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保留汉室宗庙以奉汉祀。】
【同时,你册封陈氏为大魏皇后,荀氏、贾氏、卢氏、王氏等女为贵妃,其余下属、文武大臣皆有封赏。】
随着曹斌登上九五至尊之位,他的‘世孙’未来人生模拟到此结束,正式落下了帷幕。
从建安十九年到建安二十二年,短短的三年时间,四百一十九年国祚的大汉正式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