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部有趣的历史书
2006年4月28日,这本楚才浩全程参与翻译工作的《万历十五年》正式全球发售。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字是《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e》,翻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
楚才浩思考在再三还是决定了采用上一世的书籍名。
说是全球发售,其实楚才浩的影响力只在亚洲这边。
不过,相比古诗词翻译词不达意的处境却要稍微好一点,毕竟哲学类书籍得受众要稍微要多一点。
楚才浩的书以往大部分都是远销亚洲,或者欧美的华人社区,也不乏一些能够看懂中文的外籍人士,但是像这样翻译后直接登陆各大米国书店还是头一次。
范司徒从事历史教育工作多年,从幼年的时候第一次接触隆国后,就开始对隆国的历史产生兴趣,凭借这份热情,正式成为了一名东亚文明与语言系教授。
在研究领域,他的主要研究晚明清初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史,尤其是是17世纪中叶明清交替时期的历史,并且一直致力于隆国历史的翻译工作。
就在《万历十五年》全球发售之际,范司徒接到友人从大洋彼岸邮寄过来的包裹。
拆开包裹,里面是两本书和一封信,一本书的封面是由中文写得五个大字——《万历十五年》,而另外一本,范司徒翻了翻,全是英文字,虽然两本书的名字不相同,但从封面上可以看出,应该是同宗同源的一本书。
先把书放在一边,打开信封看了起来,寥寥几行字,大意说的就是这本书是现阶段隆国大火的明代历史学书籍,而他是美国清明历史研究的专家,可能会对这本书感兴趣。
范司徒读罢此信,颇有些意动,刚好他这几年的翻译工作已经告一段落,除了教书外,便没有其他正事可做。
至于信中提到的楚才浩,更是让他兴趣大增,做为一个隆国通,只要是隆国大火的书籍,他都有涉及,而作为如今在隆国风头最盛的楚才浩,必然有所关注,就连前段时间上映的《连理枝》他都托朋友带来一张正版光碟。
除了黑暗神这本过于浅薄的书籍,他翻了几页,就不感兴趣外,至于其他的诗词歌赋,都是他每天睡觉前必读的书籍。
范司徒知道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楚才浩写得,早已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成色怎么样,转头对妻子说:“我去书房,晚饭不用等我了。”
范司徒的妻子知道范司徒的习惯,碰到感兴趣的书籍,就喜欢一个人躲在书房里,静静
点了点头,表示了解。
一篇篇文章看下去,范司徒不禁感到惊愕。他常年从事历史学工作,对其历史学的枯燥知之甚深,还真没有哪本书的学者,能把历史着作写得这么有代入感的。
《万历十五年》一书最显而易见的优点,并非是对历史材料的考证,说实话,中国历史着作最不缺乏的就是考据,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从远距离视角审视中国历史,尝试引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历史系统和结构做多维度,宏观上的研究。
.....
站在万历十五年年节点上的明朝人,没有上帝视角,感受不到凛冬将至,依然按照惯性运行。
这就像雪崩前的最后一片雪花,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失败早就在平澹中开始酝酿。
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
范司徒连夜读完《万历十五年》,看着英文书籍封面《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e》,感叹道。
“很久没有看到解剖分析问题,这么新颖的书了。”
忍不住再次翻开英文版书籍仔细阅读一遍,先是给隆国友人回信,感谢他推荐这本书给他,接着又写信给哥伦比亚大学一些相熟,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教授学者。
希望可以把这本书作为课外读物给学生们看,对他们今后研究隆国历史很有帮助。
......
与此同时,悄悄登入米国本土的《万历十五年》在各大学校。
史密斯一个在米国稀松平常的名字,但他从事的工作却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平凡。
哈佛大学社会学、哲学双料博士导师。
买了些面包,史密斯照常走进一家书店,问店员道:“最近有什么新书吗?”
店员早已经是老熟人了,殷勤地介绍说:“史密斯教授,有几本新书出版,请跟我来!”
史密斯喜欢读书,他本身就是一名学者,尤其爱好哲学、历史和文学,可惜这些相关书籍出版的速度,明显跟不上他的阅读量。
史密斯正在挑选书籍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书架一角摆放着一本充满东方古韵的封面书籍,神出鬼差得拿起来。
打量着精美的包装,不像是新人作家能承担起的包装,不由对着店员,好奇问道:“这部书,是哪位学者的作品?”
店员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介绍说:“这是一个隆国人写的,听说在那边很火,史密斯您知道的,米国是地球的中心,总有些自不量力的人以为在当地很火,就同样可以在米国也玩得转,但现实会告诉他们残酷的真相。”
对于这种自不量力的外地人,店员见的太多了。
史密斯不置可否,对于这种傲慢的偏见他见的太多了,只是说道:“我可以先翻阅一下吗?”
店员说:“当然可以,请便。”
史密斯打开封面,开始看起序言。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澹澹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Caihao Chu。
开篇就勾起了史密斯的兴趣。
前面都是英文,只有最后是由拼音组成的汉字。
本来翻译组要给楚才浩取一个英文名字,方便辨识,但楚才浩很抵触这种行为,认为老外念不出是他的问题,没必要自己迁就别人,直接采取音译就可以了。
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史密斯看着这似陈相识的拼音字,这样想着。
不过只是脑袋过了一下,就不在去想,而是开始翻阅正文。
他从万历篇读起,不知不觉便陷入其中,完全忘了自己还在书店里。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店员终于忍不住提醒:“史密斯教授,你是否决定了要买它?”
“啊?哦,当然!”史密斯如获至宝地说,“我必须买下来,这是一部有趣的历史着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