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道士下山
随着小房风慢慢长大,师父给他扎针、喝中药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的玩伴是一群叫做“师兄”的道士。后来陆续又来了一些人,他们都和师兄们的年龄差不多,但是师父让小房风叫他们“师侄”,他们恭敬地叫小房风“师叔”,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按师父的吩咐做了。
因为在小房风的眼睛里,师父是个有本事的人,每天找师父看病的人很多,师父把三根手指往病人手腕上一放,用另一只手捋着白胡子,闭上眼睛,一会儿功夫,或拿出金针,或在纸上唰唰几笔写下几味中草药,施针熬药,原本病怏怏的病人立马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小房风想,师父的秘密肯定藏在他的白胡子里,有几次小房风觉得师父在给病人把脉时是闭着眼睛睡着了,他好奇地用手去抓师父的白胡子,疼的师父嗤牙咧嘴,直到了尘师兄把他抱开。
玉虚看病,几乎分文不取,老百姓心里过意不去,只好赠送一些土特产或者小点心,而这些东西大多都进了小房风的肚子。
在小房风5岁的时候,上清观修缮完毕,他们搬回了山上,在山上小房风每天都跟随师父和师兄、师侄们打坐、练拳,师父还让他背《药性赋》、《汤头歌》等医书,虽然他觉得自己“很忙”,又不懂这些书的意思,但还是把这些书背的滚瓜烂熟。
7岁的时候,他已经能看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大部头的书了。
最让小房风开心的事,还数看师父给人看病。病人不多的时候,师父也让他抄方,他总是毕恭毕敬地写着方子,好像正在干着这世上最神圣的事情。
一开始师父让小房风去上学的时候,他是不愿意去的,后来在不经意间听到师父和师兄的谈话时,才知道,为了能让自己上学,师父费了很大的力气。
由于小房风没有户口,山下的小学不肯接收,后来师父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株何首乌送给了一位派出所的所长,给落了户口,学校里这才同意接收。
小房风听了心里非常难受,第二天乖乖的去了山下村庄新建的学校。
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他们很欺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道士的儿子!”马上全学校的孩子见了他都远远地喊一声“道士的儿子。”小房风不愿意搭理他们,他不想让师父操心,但是这种退让被学校里几个调皮的孩子看成了软弱。
放学的路上,几个8、9岁的孩子拦住了小房风,一场群架在所难免。小房风不慌不忙把自己的衣服叠好放在一旁,摆出一副太极推手的架势,他的淡定让这几个孩子一愣,继而仗着人多一拥而上,虽然自己被打得鼻青脸肿,几个坏孩子却也没得到好处。
一位伟人说过,一仗打出十年和平。小房风的这一架,显然也打出了同样的效果,经过那几个孩子的渲染,小房风俨然成了一个武林高手,从此在学校里再也没人敢欺负他。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十九年过去了,房风长成了一个玉树临风的小伙子,他在东山省中医药大学读完了大学。医术尽得师父玉虚道长真传,拳法也有了相当高德造诣。
毕业回到上清观那天夜里,师父亲手把那块玉佩和信封交到房风的手里并告诉他,道,“风儿,你该入世了,这些东西有你的身世信息,至于还能不能再见到自己的亲人,全看机缘。”
接着玉虚拿出了自己那套金针递给房风,说,“这套金针是上清观的镇观之宝,传到现在已经几百年的历史了,你好好收起来。”
房风不肯收,玉虚叹了口气说,“我已经退隐多年,留此金针毫无意义,你拿着它下山济世度人,将我中华之国医发扬光大,乃是正途。”房风只得收了下来。
晚上,孤灯下,长夜漫漫。房风自己也不知道已经看了几遍颜色发黄的信,他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蔓延,他想,这大概是亲情的召唤吧!难道,爸爸妈妈还活在人世?
天一亮,他就带着东西含泪拜别了师父和众师兄师侄,走下山去。
看着房风挺拔的背影,玉虚对旁边已经到了中年的了尘道,“此子在医学之成就,他日必在我之上。只是命犯桃花,注定徒增许多烦恼,时也?命也!”说罢,哈哈大笑起来,把了尘吓了一跳。
房风入世,道士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