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三百二十七章 争执不下

三百二十七章 争执不下

三百二十七章 争执不下

想到这儿,刘斐站了起来,清了一下嗓子,口中说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4年1月,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察哈尔、平津地区、河北省、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安徽省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地区、山东、上海、江苏全省、浙江大部,湖北省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地区、广东百分之九十、海南省、福建省的沿海地区、江西百分之九十五、湖南百分之四十、河南百分之五十五,云南的一部分。

一点没遭受日本人践踏的地方有:新疆、西藏、甘肃、青海、今内蒙古以西的大戈壁地区、四川、宁夏、广西、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绝大部分地区。

从中可以看到,大部分中国,特别是经济达,人烟稠密的地区,几乎都受到过日军的入侵甚至占领,而从1931年以来,我军几乎每战必败,人口与治地不断收缩,现在,已基本上退缩到了西部边远地区。

不过,事情却也有所转机,先,八路军与新四军,在广大日占区的敌后建立起了根据地,这些根据地不断扩大,现在,已有了很大的规模。”

“咳咳……这个先不提。”蒋委员长插话道。

“是。”刘斐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其次,我远征军入缅作战,收复了云南,这是抗日以来,我军第一次完整的收复大片的国土。”刘斐说道。

听到这里,蒋委员长神采飞扬,远征军是他的功劳嘛。

“第三,就是这次的安徽全境光复,此次安庆战役,是我国以自己的力量,第一次光复一个完整的省份,消灭了日军两个多师团,其意义极为重大,这标志着,我军,已拥有了反攻的能力,为我军未来的战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嗯。李学坤干的漂亮。”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现在,安徽省已光复,不过,驻安徽的,只有一个新五军,安徽西靠武汉,东临南京、上海,北倚河南,南接江西,四面受敌,凭新五军一军之力,想守住安徽,兵力都有所不足,想要反攻,恐怕就更加不容易了。”刘斐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无法实现李学坤所说的战略反攻?”陈成问道。

“从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但万事没有绝对,李学坤在电报中也说,光靠安徽的新五军反攻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想进行大规模的反攻,占领两湖与江西,两广,就必须动员全国的力量才行,否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刘斐铿锵有力的说道。

“你觉的李学坤调兵的计划可行吗?”何应钦突然问道。

“我觉的……”刘斐巡视了众人一眼,口中说道:“可行。”

“轰!”

会议室中乱成了一锅粥,人们切切私语起来。

“你刚才还不说不可能实现吗?怎么调兵的计划又可行了呢?”冯玉祥问道。

“如果光靠新五军的力量,自然是无法实现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的,不过,如果以倾国之力,集中数十万国民革命军精锐力量,还是有可能完成这个目标的。”刘斐说道。

刘斐精神一震,口中说道:“李学坤的这个构想是,将新一军与新六军运到安徽,集中三个军,十几万人的兵力,出兵武汉,然而,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十八军从衡阳向湖南攻击前进,占领长沙,与李学坤会师于岳阳,随后集中两路部队共力攻击江西,若如此,则华中必可光复,不过,若如果实现了这个战略构想,那么,我军需要于衡阳与合肥集中大量的战略物资,屯积武器,弹药,粮草,以我们目前的运输物资与兵力的速度,最少也要准备一个月才能展开这次大的战役。”

“噢,你的意思是说,这个作战计划是可行的喽?”蒋委员长精神一振问道。

“当然可行。”刘斐斩钉截铁的说道。

“噢。”蒋委员长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健生,你觉的这个计划如何?”蒋委员长的目光看向了白长官。

白长官是国民革命军中排名第一的军事家,他的话举足轻重,不想,白长官却不置可否,只是说道:“我想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嗯,你们谁还想说?”蒋委员长问道。

冯玉祥想了想,站了出来,口中说道:“我总觉的这计划有点不切实际。”

“噢,大哥怎么看?”蒋委员长问道。

冯玉祥与蒋委员长是结拜的兄弟,所以,蒋委员长称他为大哥。

冯玉祥,字焕章,原名基善,原籍安徽省巢县,生于直隶青县,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西北军准备。

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是蒋委员长的结拜兄弟,系国民政府抗战青天白是勋章获得者。

冯玉祥这个人,早年属于清军,在辛亥革命爆后,他参加了滦州起义,1917年强勋复辟时,他怒冲冠,誓死悍卫共和,率部入京击溃张勋。

后来,他任北洋军阀的陕西督军,属于直系,在直系击败奉系的第一次直系战争中立下大功。

不过,他却于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所部改称为国民军,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下野。

后来,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同年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在国民政府北伐之后,他又起兵响应,在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参加了北伐战争,对北洋军阀反戈一击。

后来,冯玉祥的西北军逐渐控制了整个西北地区,蒋委员长为了团结他,与他结拜为兄弟,但在中原大战中,这两个兄弟却刀兵相见,冯玉祥联合阎锡山动了反蒋战争,最后兵败,从此失去了兵权,被老部下韩复榘请去,隐居于泰山。

随后冯玉祥又于33年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但最终失败。

1935年,冯玉祥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可以说,冯玉祥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即有旧军阀的习气,又有爱国的一面,但总的来说,这个人还不失一个正直,爱国的人。

安徽是冯玉祥的原籍所在地,所以,冯玉祥对安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听到安徽光复后,他欣喜若狂,对李学坤也很是佩服,甚至有去安徽,见一见这位抗日名将的冲动。

不过,冯玉祥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将,他清楚的知道日本人的强大,在东北,两万关东军横扫东三省,在淞沪战场上,面对着日本人的飞机大炮,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死于战火,在中条山,日军只损失了三千人,就消灭了八万精锐的中国军队,在马当,在广州……

对日本人,中国军队大多以失败而告终,现在,李学坤只是动动嘴皮,以几个军的兵力,就想夺回华中,消灭十几万日军,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最起码在冯玉祥看来,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日军的战斗力大家都看到了,日军的一个师团,可以打我们六个军,而华中战场,据情报统计,日军现在共有九十九个师团,其中华中战场有十四个师团,包括第3,13,27,34,39,116,47,58,60,61,64,65,68,70师团,这十四个师团的兵力加起来,有三十多万人,也就是说,我们最少需要一百万人以上,才能与日军打个平手,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华中战场,我军屯积了一百多万人,这才勉强与日军打个平手,想要一举消灭这些日军,又谈何容易?”冯玉祥嗡声嗡气的说道。

冯玉祥的话说完之后,坐了下来,抿了口茶水,半眯着眼睛,不再说话。

而军委会的人却也议论纷纷,冯玉祥的话说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抗战打了七年,在安庆战役之前,一次性歼敌最多的台儿庄大捷,真正歼灭日军也不过一万多人,想要一口气吃掉日军二十万人,这胃口太大了些,中国人真的没有这个实力。

“我同意冯长官的看法,这仗,打不得。”刘峙说道。

刘峙,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为得到蒋介石赏识。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之称。

在北伐战争与中原大战中,刘峙战功卓著,深得蒋委员长的信任,1935年4月,刘峙升为二级陆军上将,还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其时四十有三,一时风光,无人出其右。

当时人们把蒋委员长、何应钦下面的中央军五个二级上将并称为五虎(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刘为五虎之。国民党军界上层均对刘峙的"福星高照"、官运亨通表示羡慕,都誉他为"福将"。不过中抗日战争中,刘峙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平汉路战役被日军打的一溃千里,被讥笑为长腿将军。

刘峙此人,凡事容忍,倒是很得人心,这与他的经历是分不开的,1907年,他决定投笔从戎,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第三期,当时陆小在泸溪只招两个人,因是外乡人,在小学中,备受同学的嘲弄和欺凌。

刘峙有一套处世哲学,忍耐为上。他认为,为人浑厚容物,自有好处。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莫不有一种浑容气度,为了自勉,取其宅号为"浑容轩"。

正因为如此,刘峙才能扶云直上,官运享通。

此时,刘峙明确表态,支持冯玉祥的意见,让会议的气氛有些紧张起来。

一些军政大员纷纷表态,支持冯玉祥的意见。

这时,蒋委员长又将目光投入了白长官,白长官是军事奇才,中国真正的军事家,虽说他一直与蒋委员长作对,但是,蒋委员长对他却是不记前嫌的,北伐中,让年青的白长官做了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代行参谋长职权,后来,又任桂林兼任桂林行营主任,负责第三、四、七、九战区的作战,管理半壁江山。

白长官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在武汉军事会议中,白长官建言提出“坚壁清野”、“焦土抗战”、“展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等,这些建议,为军事委员会最高领袖蒋委员长所采纳,遂成为抗日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对抗战全盘策略影响至深、至广。

这样一位百战百胜的军事家,蒋委员长真的很想听听他的看法。

白长官心里已有了计较,这时,不再保持沉默,当即站了起来,口中说道:“诸位说的都有道理,不过……”白长官话峰一转,接口说道:“健生觉的,李学坤的意见还是有道理的。”

“噢?”蒋委员长眼中精芒一闪,看向了白长官。

众所周知,安徽原本是桂系的地盘,现在,桂系被李学坤从安徽赶了出来,白长官按理说应该反对李学坤才对,怎么反而赞成起他来了呢?

白长官看了一周众人,口中说道:“我明白大家的想法,但安徽是国家的安徽,虽然第七军已退出了安徽,但是,我白某人,却很佩服李学坤,如果没有他,安徽又怎么可能光复呢?

不错,华中日军是兵力雄厚,可是当初,安徽的日军又何尝不是兵力雄厚?而李学坤以一军之力,消灭了四万余日军,要知道,新五军要同时面对十万日军,以寡敌众,消灭了相当于自身总兵力的日军,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国军现在的战斗力,特别是装备了美械以后的国军部队战斗力,早已不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时期的国军,也不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时的国军。

在缅甸,中国驻印军消灭了日军第十八师团与五十六师团,这已是初露锋芒,这次的合肥战役与安庆战役,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只要我们拥有先进的装备,那么,完全可以以寡敌众,以少胜多!”

白长官清了清嗓子,口中接着说道:“如今,由于中缅公路已经开通,我军已有三十个师换装了美式装备,这三十个师留着干嘛,不就是用来打鬼子的吗?依我看,这一战,就以这装备了三十个美械师的军队为主,打一仗。

另外,鬼子也没有那么可怕,在中国这么多年的消耗,以及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消耗,现在的日军,精兵已死的差不多了,在他们国内,年满十七岁到五十九岁的都要当兵,而这样一来,又大大影响了日本的工业生产,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现在的日军,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其战斗力,充其量与我装备了美式装备的师在伯仲之间。

而华中战场虽然有日军十四个师团,但自太平洋战争以来,日军的甲种师团几乎被抽调一空,在中国战场上,只有第2师团,第3师团与第6师团,可是现在,第6师团已在安庆战场上被全歼,第2师团困守南京,再加上日军守卫浙江与上海等地等地的兵力,日军在华中战场上,实际上可以动用的兵力,不过八个师团,十余万人而已。

这一战,我们只打两湖与江西,南京与上海的日军,有可能出动能策应两湖的日军行动,但他们必须要先攻下滁洲才行。

众所周知,滁洲是李学坤的根本,李学坤将滁洲建设的固若金汤,想攻陷滁洲,以日军两三个师团的兵力,恐怕是很难的,当然,为了确保万一,我们可以将一些部队派到安徽,一来巩固安徽,二来让李学坤有余力进攻武汉,而我军的另一支主力,比如十八军,比如七十四军,比如第十军,比如第八军,则可以从衡阳北进,与李学坤成东南两路夹击之势,这时,再此一军从四川出,这样,就可以呈三面夹击之势,到时,日军三面被围,最终不是被歼,就是撤退,则我可以完全收复江西,两湖,这一战,就可以平定华中。

所以说,我觉的,以我军现有的兵力与装备,训练,素质,完全有可能打赢这一仗。好了,该说的我也都说了,大家可以提提自己的看法。”

白长官说完,坐了下去,白长官话一说完,众人再一次议论纷纷,白长官的讲话,打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如果真能收复华中三省,那么,将是抗日以来中国正面战争上取得的决定性的胜利,如此一来,必可大大加快抗日战争的进程。

可是,中国军队真的能行吗?就算他们装备了美式装备,就算他们有了美国教官训练,可是,他们真的能打得过精锐而且为数众多的日军吗?

众人议论纷纷,总体上,依旧分为两派,保守派以冯玉祥和刘峙等老军人为主,主张不要随意动兵,而以白长官等军人为的一部分人,则希望打这一仗,双方僵持不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