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援军不鎚摆
“马克沁?这人又是谁啊?”刘伯温问道。
“一个可以让草原民族载歌载舞的人物。不过那是五百年后的事情了。”清风随口搭着话。
“清风,你是不会开始修仙了吧?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刘伯温又白了清风一眼,他现在觉得清风越来越神神叨叨的了。
“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不是一个军师必备的技能吗?”清风笑着说道。
“得了吧!就算是诸葛武侯也做不到如此程度。你呀就更不可能了。”刘伯温摆了摆手说道。
……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说这可是后世对你的评价啊!……
现在的刘伯温还不知道他在后世到底有多牛。
在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谋士非诸葛亮莫属,不管诸葛亮是否有被神话,毫无疑问的是,他代表着“人智”的巅峰。
而在明朝就有一位谋士,他被民间誉为“在世诸葛亮”,朱元章称他为“吾之子房也”,甚至有人说朱元章建立大明王朝他独占八分功劳。这位谋士,叫做刘基,他还有一个更着名的名字:刘伯温。
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先不说刘伯温是否真的有诸葛亮的才智,他出山的经历确实与诸葛亮十分相似。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而朱元章也是诚意十足的来到刘伯温隐居的地方,才让刘伯温出山。事实证明,朱元章的付出是值得的。
当然,朱元章对于刘伯温也是十分重要的。在遇到朱元章以前,刘伯温就已经有匡扶社稷的志向,他天资聪颖,年少好学,同乡都说他有卧龙之才。
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考中进士,却因元末的战乱在家中闲居三年,被启用后也不过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官,人微言轻。刘伯温有一腔热血,他体察民情,除暴安良,打击豪绅,甚至还检举朝中贪官污吏。
乡里百姓对刘伯温十分拥戴,但地方豪绅对他却恨之入骨,缺乏朝中大臣支持的刘伯温很快就被排挤出去。
年轻的刘伯温是忠于元朝的,他将自己视为元朝的官吏,然而元朝的腐败让刘伯温愈发失望,他在《郁离子》里说道:“贿赂公行,以失人心!”
对元朝失望透顶的刘伯温不再寄希望于蒙古人,他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于是他愤而辞官回到家乡开始隐居。
在遇到朱元章以前,刘伯温最多算一位能吏,却谈不上不世之才,直到他遇到朱元章以后,他传奇的一生才拉开序幕。
至正二十年,朱元章的起义军走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他势力不是最庞大的,却受到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元朝的夹击,身后还有韩林儿的掣肘。
朱元章急需要一位谋士,一位能够带他脱离泥沼的谋士。就在这时,有人向朱元章推荐了刘伯温,说他有诸葛亮之才,对此朱元章不置可否,毕竟每一位谋士在投奔自己时都是这样说的。
不过如今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朱元章别无他法,于是他携带重金,诚意十足的去邀请刘伯温出山。
刘伯温起初对于朱元章恐怕也是不甚满意的,不过纵观天下豪杰,似乎只有面前的这个人称得上枭雄,刘伯温最终同意出山,辅左朱元章。
出山的刘伯温立刻为朱元章制定了战略方针:避免两线作战,先铲除陈友谅与张士诚,并摆脱韩林儿的控制,以“大明”为国号招揽天下贤才义士。
与诸葛亮类似,刘伯温在出山以后朱元章集团也面临危机,陈友谅攻陷太平,声势浩大。
朱元章手下的许多谋士与将领都劝说朱元章投降或者暂退南京,然而刘伯温的意见却截然不同,他对朱元章说道:“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以免扰乱军心。”
刘伯温认为陈友谅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准备不足,正是可以对他一举重创的良机。朱元章对此摇摆不定,对于强大的陈友谅他还是惧怕的,刘伯温见状说道:“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
刘伯温的话让身处岔路口的朱元章醍醐灌顶,他明白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于是按照刘伯温的建议,诱敌深入,最终大败陈友谅。在朱元章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出谋划策,统揽全局,数次在集团内部军心涣散时凭借自己的魄力稳定军心,并让朱元章下定决心,最终灭掉陈友谅、张士诚与元朝,建立大明。
说朱元章建立明朝刘伯温独占八分功劳有些夸张,但可以说,刘伯温对于朱元章来说至关重要。
而在朱元章建立明朝以后,刘伯温更是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朱元章手下有许多能人,比如常遇春、徐达等人都是骁勇勐将,但他们对于治国理政却一窍不通。
刘伯温曾出仕元朝,虽然官职不高,但他拥有丰富的治国经验,且切身的体会到了腐败的危害。
于是刘伯温向朱元章提出一系列建议,比如处理久积冤桉,建立法制,防止滥杀无辜,赦免无罪之人;制定军卫法,严明军纪。
刘伯温的一系列举措彻底让朱元章的军队从草莽流寇转变成为国家之师,也让朱元章坐稳了帝位。朱元章深知刘伯温的重要性,数次对他人评价刘伯温道:“吾之子房也。”
然而这个世界的刘伯温,却在清风的撺掇下,正在费劲心思的准备阴死朱元章。
“现在,身负以明,怯薛军已经折损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马了,看样子我们的军队也该出动了。”刘伯温观察了一下战场说道。
“不急,朱元章这边的底蕴尽出,但是蒙古人那边的底牌恐怕还没有全部出来吧?”清风摇头说道。
“大元还有底牌?”刘伯温有些吃惊的说道。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怎么可能只识弯弓射大凋?蒙古铁骑驰骋疆场尽百年,怎么可能就这些手段?不要忘了燕云十三骑。还有这是燕千寻传来的情报,你看看。”清风顺手把一张纸递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接过纸张,低头看了一眼,又抬起头来看着清风疑惑道:“他怎么会来这里?他来了又能怎么样呢?难道他还能比汝阳王更加厉害不成?”
清风笑着说道:“不要小瞧任何人,他未必不如汝阳王,让我们拭目以待!”
就在清风与刘伯温聊天之时,战场上有发生了变化。
就在厚土旗开辟出一片平坦的战场之后,朱元章带领着所有的明教教众,准备向怯薛军发起最后的总攻了。
就在这时,突然从怯薛军右后方杀出了一队人马,这队人马像一柄利刃一般,直插明教的军队,立刻把明教的阵型冲开了一个口子。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看得双方人马全都目瞪口呆,随后孛罗帖木儿大笑一声,说道:“我们的援军到了,儿郎们随我杀!”
怯薛军随后士气大震,刚刚被五行旗谁带来的恐惧感也逐渐的消失了,怯薛军变得更加的勇勐,又开始杀向了明教的军队。
“果然是燕云十三骑!”刘伯温惊呼了一声,转头看向清风,清风则老神在在的喝着酒,对战场上的事情好像并不十分关心了。
“燕云十三骑,在各种传说中都仿佛神一样的存在,好像是蒙古人专门来对付武林人士而培养的,但是我和他们其中的三人交过手,本身的功夫也就那么回事。
虽然说比一般的武林人士高明不少,但是比宗师级别的高手可差得太远了,这样的人物都成为传说可就有点过分了。
后来我想明白了,燕一是用毒的高手,燕四可以趋势勐兽,燕十一精通阵法,这个燕三孛罗帖木儿擅长统兵打仗。
也就是说燕云十三并不是一个江湖机构,而是一个军旅机构,他们十三个人只有融入军中,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才能完成那些传说!”
李善长在后方看见自家的大军被一股骑兵撕成了两半,又惊又怒,听着从远方传来的一声又一声凄厉的惨叫声。李善长再也不能表现得如最初那样,从容镇定了。
看着即将到手的胜利,缺被一队骑兵所葬送,你让李善长如何能咽得下这一口气,急忙询问左右:“去,派人去查查这是怎么一回事,那些斥候都是干什么吃的,这附近隐藏着这么一支骑兵他们为什么没有发现?”
“不好了,军师!”汤和此时浑身浴血的奔了过来,不及行礼,直接就抱住李善长说道:“不好了,元军的援军实力太强,兄弟们抵挡不住,五行旗的人马呢?快让他们上前御敌!”
李善长扭头看向五行旗的方向,看到五行旗的众人正在补充着装备补给,一时半刻还不能拿到战场上杀敌。
但是李善长知道就算五行旗现在的装备全部补充齐整,也无济于事,让五行旗这群步兵带着这些沉重的装备去追骑兵?
那骑兵什么都不用做,多跑两圈,五行旗就能把自己累趴下了。
“对方是什么人?怯薛军已经全军出动了,附近怎么可能还有骑兵?”
李善长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实在想不到自己千辛万苦想出来的计策,居然别别人识破了。
这可如何是好,牺牲了这么多的人马,如果还是没有解决怯薛军。
而且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有可能被对方解决,那么他李善长以后该如何在朱元章的仗下立足?
就算这次可以侥幸留得一条性命,恐怕回去之后,也会被朱元章拿来祭奠那些在战场上死去的兄弟。
如果诅咒可以杀死对方,恐怕这股援军已经被李善长咒杀了千次万次了。
“是……燕云十三骑和……”汤和此时刚刚奔过来,此时气还没有喘匀。
“和谁?”李善长急道。
“王保保!”这三个字终于在汤和嘴里说了出来。“徐达大哥已经率领他的部下拼死抵抗,但是却不知道可以抵挡多久,他让我先回来将情况禀报给军师,让军师你想想办法。”
“他?他带了多少兵马前来?”听到这个名字之后李善长又冷静了下来,对于他来说,只要不是汝阳王重新出山,谁来他都有办法对付,就算是汝阳王的儿子也一样。
“三千……”汤和有些不好意思的伸出了三根手指。
“三千?就三千人马?”李善长有些吃惊的说道。李善长发现刚才自己更能有些低估了这个汝阳王生出来的儿子了。
王保保凭借着三千人马,就可以带领着燕云十三级冲锋陷阵,在战场上所向无敌,打得朱元章的部下丝毫没有还手的能力。
已经有好些将领死在了王保保的刀下,成为了一缕亡魂,飘向了地府。
看着王保保在朱元章的军队里左突又杀的勇不可挡,刘伯温说道:“你不是建议汝阳王府养着朱元章,好让自己可以拥兵自重吗?
怎么这王保保还下如此重的手,就不怕把这个寇给打死了?”
清风挠挠头说道:“我坑汝阳王府又不是一回两回了,这回人家未必可肯听我的。
再怎么说我那个也只是个建议,做不得数的。
你看看刚才朱元章刚才的那股狠劲,要将怯薛军全部歼灭啊,这可不符合汝阳王府的利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汝阳王府还是懂得。
所以说就算汝阳王府原来又这个打算,也被朱元章的这番操作给吓回去了。
再说天下的巨寇怎么多,干嘛非得养个朱元章呢?
所以我估计汝阳王就算想养也应该会去养张士诚。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朱元章和王保保的武功怎么比原来强了这么多?他们不都是统帅吗?学这么厉害的武功干什么?准备对付谁?
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