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劝君三思
太后气得要死,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阻拦,毕竟皇上昨儿已经跟人在一起了,今早也下旨把人封为贤妃,即使她有再多不满,也不好当着众人的面否决皇上的决定,只能气愤离开。
早已从伤痛中走出来的董鄂妃,待太后离开后,温柔地来到皇上身边,“皇上,勿为臣妾,如此对待太后,若惹生气了,很伤身子。”
见她担心太后的身子,不由得皱眉,“母后不知朕的心意全在爱妃身上,只想让朕不要做出丢脸之事,却不知朕只想要爱妃一人,别的都不想掺和。”
不想成为众人眼中祸国殃民的董鄂妃,温柔地劝说道:“母后如此生气,都是臣妾的错,王爷去世刚一个月,臣妾就入宫成为皇上的妃子,任谁都接受不了,更何况是母后,还请皇上多多谅解,万不可因为臣妾,同母后产生嫌隙。”
顺治帝点了点头,“爱妃放心,此事朕会处理好,必定不会让你为难。”
随后的一个月,董鄂氏先后从贤妃,变成了皇贵妃,升的很快,却因为太后的阻拦,只能待在了皇贵妃的位置上,可其所有的配置都是按照皇后的标准来。
这一切太后见皇上所有的心思都在她身上,不由得出面替皇后说话,“皇上此番作为有些不妥,即使再爱她,也必须雨露均沾,这是你身为皇上的义务,以往为她伤害了你皇弟,哀家就不与你计较,可皇后是哀家亲选,你难道为了她还想把哀家亲选之人废掉不成?”
自从皇上见识到董鄂妃的本事后,也知晓她同自己有着同样的喜好后,就想立她为皇后,也好替自己分忧解难。
可他有这方面的想法,可她却不曾这样想,反倒是拒绝了他的提议。
此时面对太后,顺治帝无奈解释,“母后不必担忧,贵妃并未有取代皇后的想法,她只想陪在朕的身边,没想过取代皇后母仪天下。”
“哼!”太后冷哼一声,“她倒是想得美,可哀家还未离世,即使她想那也不可能。”
闻言,顺治帝不由得皱了皱眉,“母后不必如此想她,她是一个温柔善良之人,必然不会做出让母后生气之事。”
“但愿如此!”太后丢下一句话,愤然离开。
而在外许久的董鄂妃,见到太后出来连忙施礼,“臣妾见过太后娘娘。”
太后见她如此有礼,不由得皱了皱眉,“当初博穆博果尔待你不错,没想到才短短两个月,你就已适应后宫日子,看来你的本事不小。”
面对太后的刁难,董鄂妃并未退却,反倒是微微抬头,认真地回应道:“臣妾能得皇上喜爱,也算是有福之人,未能与王爷白头偕老,是我两缘分太短,无法长相厮守,可有些事不能沉迷于此,或许还有更多值得臣妾去做的事。”
“你倒是想得清楚。”太后冷着脸丢下这句话,不再理会她,直接带人离开。
董鄂妃在他们离开之后,犹豫片刻,便走进屋去。
顺治帝见她进来,原本阴沉的脸色,瞬间换上温柔的表情,“爱妃过来了,今日可有想去的地方,朕无事可以陪着爱妃去逛逛。”
董鄂妃乖巧地施礼,温柔地看向他,“皇上,臣妾听闻皇上为了臣妾的事,同太后跟皇后娘娘闹得很不愉快,就此过来看看,还望皇上莫要因此事同他们产生嫌隙。”
顺治帝见她这样说,多少有点不快,“朕并非想要那样做,只是见你能力比任何人都要强,不想让你被比下去,再说朕所决定的事,他们无权干涉,爱妃不必为此感到烦恼。”
董鄂妃并未上前,反倒是恭敬施礼,“还请皇上恕罪,臣妾接下来所说的话,或许会让皇上心情不好,可臣妾身为皇上的爱妃,务必要给皇上分忧解难,还望皇上能认真思考一下。”
顺治帝无奈地皱着眉,却没打断她的话,任由她继续说下去。
见他能耐心听自己说话,董鄂妃心中胜喜,却表现出一副淡定模样,“皇上,臣妾本就是刚入宫不久,承蒙太后跟皇后不弃,教会了我许多事,也让我了解如何处理那些事,才能让臣妾得以替皇上分忧,若此时按照皇上所想的那样对待皇后,岂不是臣妾背信弃义,伤害了皇后,臣妾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更不想让皇上被大臣们说是昏君。”
“大胆!”
顺治帝闻言,猛拍一下桌子,吓得董鄂妃直接跪下。
可反应过来的他,连忙上前扶住她,满是歉意得看向她,“爱妃,朕不是对你生气,你别跪下。”
董鄂妃深知他对自己的情意,却也不想让他在这件事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毕竟他身为天子,是百姓的天,若这天塌了,那么百姓就会生不如死,她也会因此愧疚一生。
董鄂妃深吸口气,缓缓站起身来,“臣妾深知皇上并无责怪臣妾的意思,可臣妾还是希望皇上能三思而后行,勿让他人因此认为皇上被臣妾迷惑,从而做出不好的决定。”
顺治帝见她此时,依旧担心这件事,不由得皱了皱眉,温柔地给了她定心丸,“爱妃放心,皇后那边朕会解释清楚,定不会让她们误会你,你尽管帮着处理其他事,旁的朕都能解决掉。”
“谢主隆恩。”董鄂妃也知这才是最好的结果,既能不让太后跟皇上记恨她,也能讨得皇上欢心,日后只需做好自身的本分事,也不愁在这后宫中安稳地活下去。
自此之后,董鄂妃除了来陪皇上,更多的时间是在太后的寝宫中,陪她聊天,缓解她与顺治帝之间的矛盾。
就连皇后生病后,她都耐心地守候在她身边,为她排忧解难,甚至照顾的比宫女伺候的还要好。
自从董鄂妃进宫之后,皇上很少踏入后宫中的其他嫔妃屋中,就连皇后宫中都很少进入,说对董鄂妃没有意见那是假的,其实心中充满了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