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鲜红翠绿半尘埃 >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三回居幽谷一心求清静藏深洞淡泊处平常

第134章 第一百三十三回居幽谷一心求清静藏深洞淡泊处平常

在那恍惚之间,林南一的步伐变得非常的轻盈。远处有一个人走来,只见那个人三缕长髯,头戴阳明巾,身上穿着一件深色的道袍。手里拄着一根藤木的手杖,牵着一头毛驴。从这边望过去,那个人似乎距离这儿很近,但他走了很长一段路才来到林南一的身边,双方一拱手,林南一说:“这位夫子,请教您的高名大姓。”对方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老夫顾东桥。”林南一邀请他在一处平地落座。顾东桥说:“先生来这通天岩是要请教阳明之学吗?”林南一说:“阳明是真三不朽人物,虽然心学在大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在东边那个樱花开落的国度造成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这让我想起了佛祖释迦牟尼,佛法虽然在另一个古国没有办法流传下来,却能够在东土一直得以延续。”顾东桥说:“你说的这个情况是我所没有料到的,可惜没有机会去樱花开落的国度与那里的心学门人进行交流。”

林南一说:“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之学到底是如何生长出来的?”顾东桥说:“良知之学,始于朱陆之辩。在陆九渊看来,求学最重要的就是发明本心。只要本心光明,就能够成为圣人。而朱熹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觉得理在万物之中,对万物进行了解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体悟这个理,这样才能够成为圣人。阳明讲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曾经说过,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所谓生而知之是指他的本心光明,有了这一颗光明的本心,为父慈为子孝,与朋友交而有信,为人谋而忠。”

林南一听得目瞪口呆,顾东桥接着说:“而朱夫子所说的格物,说的是要通过学习才知道如何做慈父,如何做孝子,如何与朋友交而有信,如何为人谋而忠。陆九渊认为朱熹的学说支离破碎,对此朱熹并没有反驳,他反过来说陆九渊的学问是禅。到了阳明的时代,朱陆之辩胜负已分。虽然在鹅湖在南康,陆九渊并未落下风。只可惜天不假年,虽然陆九渊比朱熹要年轻,死的却要比朱熹早。陆九渊离开人世之后,他的学说要说后继无人,可能有一点过了,但能拿得出手的确实也不多。所以朱熹的话在后来就成了定论,而这个定论又得到了历代皇帝的支持。”

林南一说:“其实在我的心里也有疑惑,如果发明了本心,那些学习到底要不要做呢?要是做了又算不算是支离破碎呢?比如阳明熟悉兵法骑射,难道是没有经过学习就得来的吗?”顾东桥说:“有一位方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他在评论阳明军功的时候说,阳明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关键在于用心。”林南一陷入了沉默,顾东桥说:“抓住了这一颗心,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大纲,正所谓纲举而目张。如果像朱熹那样用功抓住的就是支离破碎细支末节,这样做必然皓首穷经、至死方休。假如有一天你发现儒门典籍浩如烟海,这并非儒门幸事,因为圣人教给我们的求学问道之法,本来是非常简单的,正所谓大道至简。”

林南一说:“你所说的发明本心就是致良知吧!”顾东桥说:“良知是每个人生而就有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要面对无数次抉择,当你在利弊之间进行权衡的时候,你会理所当然的选择趋利避害。这个时候影响你作出选择的是天理多一些,还是人欲多一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人欲在发挥作用于是你看到芸芸众生,一个个良知都被人欲遮蔽了。每个人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状态,而心学的宗旨就是要叫醒大家,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良知,让此心重见光明。我曾经听说你做过一个比喻,当人年幼的时候,好比一片贫瘠的土地,长不出杂草,或者说一个赤子的心就像是一面刚刚做出来的镜子,看上去晶莹澄澈、光彩照人。随着年生热,酒静着越来越旧,上面落的灰尘越来越多,逐渐的就失去了它的光明。所谓生而知之者,就是有一些人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注意在这一方面用功,他的那一面镜子就始终保持赤子时的状态。”

两个人你与我言聊得越来越投机,直到第二天清晨。日出之后,顾东桥牵着毛驴走远了,林南一站在石头上望着他们。而这一切都生在他冥想的状态下,它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正因为如此,他的意识可以脱离躯体,在宇宙间遨游。上可以入九天,下可以入九泉。可以到过去与古人交谈,也可以到未来与后人论道。就在这个时候,在他的面前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人,而在这个人的身后升起来一轮红日。那个人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左边胸前的口袋里别着一只钢笔。只见此人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林南一说:“这位先生此番来不知道有何指教?”

对方笑着说:“你不打算问我的姓名吗?”林南一说:“如果你想告诉我,我还有机会知道,如果你不想告诉我,问了也是白问。”对方说:“其实圣人的思想说起来是很简单的,做起来虽说会有一点难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简单。就好比你要掌握一项工艺,一开始上手总会有些生疏,但磨练的时间长了就会渐入佳境。”林南一说:“那就请你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圣人之道是什么样子?”对方说:“我所了解的圣人之道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而多数人对实际并不是特别了解,了解实际的办法叫做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当你已经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的程序同时也已经启动了,这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林南一说:“这样的想法我听说过,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讲究辩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要讲究唯物,但唯物和辩证都不是绝对的,讲辩证的时候,同时要讲唯物,讲唯物的时候同时要讲辩证。”下回分解。

https://www.lusetxt.com/books/35457/35457968/241477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