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蛮荒演义录 > 回乡偶感、闺怨等几首古体诗赏析

回乡偶感、闺怨等几首古体诗赏析

最近写《蛮荒演义录》因为暂时没来灵感,回乡下看看老人和干干农活,看着村后的大山,想起古人的一些归隐诗句,突然来了想写首七言诗的灵感,但自己对七言诗的一些平仄和押韵等不太理解,就胡写了几句似诗非诗的七言话,发出来给大家瞧瞧,并简单做了词句注解。

这几句七言话的标题暂命做《回乡偶感》,文字内容如下:

不惑之年倍难闲,

遥望青山羡陶潜。

青山碧时人忙碌,

何时山中枕书眠。

字词注释:

1、不惑之年:即人到中年的意思。

2、倍:即非常,更加之意。

3、羡:羡慕之意。

4、青山:指归隐之处

5、陶潜:即陶渊明,名潜,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七言句注解:

1、不惑之年倍难闲:人进入中年后,就老得越来越快了,也变得更加忙了。

2、遥见青山羡陶潜:远远的看见绿幽幽的青山,想起了古人的归隐,好羡慕陶渊明那种归隐山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啊。

3、青山碧时人忙碌:我想归隐的那座山,绿幽幽的好美啊,但这是我一生中最忙碌的时候,没有时间欣赏这片美丽的山景。

4、何时山中枕书眠:要到什么时候有空了,才能回到山里,一边欣赏这座美丽的山景,一边看书,过上陶渊明那种归隐山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呢。

整首诗歌大致译义:

人进入中年后,就老得越来越快了,(比如上有老人要孝顺,下有小孩要抚养,加上有没完成的事业要赶紧做。)也变得更加忙了。远远的看见绿幽幽的青山,想起了古人的归隐,好羡慕陶渊明那种归隐山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啊。我想归隐的那座山,绿幽幽的好美啊,但这是我一生中最忙碌的时候,没有时间欣赏这片美丽的山景啊。要到什么时候有空了,才能回到山里,一边欣赏这座美丽的山景,一边看书,过上陶渊明那种归隐山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呢。

《闺怨》

此诗出自韦不悔在网所著的古典仙侠长篇小说《蛮荒演义录》里的一个片段,片段描述一个长期在外为国守住边疆的将军,在得到皇帝允假后,托人来信提前告诉家妻,即将在某日回到家中探亲,不想时间到了,却因突有外敌来侵,不得回来,也没来得及回信告知家妻,家妻不晓丈夫何故迟迟不归,故而在闺中苦苦等待,故而写下此诗。

残月徐徐过枝头,

虫声切切秋意深。

倚窗凝眸数虫声,

一声二声尽是愁。

词句注解:

1、诗歌题《闺怨》:旧谓少妇的哀怨之情。写此题材的诗称闺怨诗,也称闺怨

2、残月徐徐过枝头:残月,即指残缺的月亮;徐徐:慢慢;过枝头:移过树枝顶端。

3、虫声切切秋意深:切切,指的是昆虫叫的声音,在这里作为象声词,亦指虫声叫声密切。

4、倚窗凝眸数虫声:倚:靠,依靠;凝眸:目光固定视向一个方向;数:做动词用,在这里指数数虫声有多少声。

5、一声二声尽是愁:即一声二声全部是愁绪。在整首诗里的本句意思:刚开始数第一声第二声,(等待夫君不见来的愁绪)愁绪即刻又涌了上来。

整首诗歌大致译义:

这是一首抒写少妇晚上在闺房里等待夫君却未见夫君归来而发愁的七绝诗。

那轮残缺的月亮,慢慢地升起,已经移过了树枝顶端(一般残月晚上升起来很晚,给人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残月徐徐过枝头”,意即:夜已经很深之意。同时也暗示少妇等待夫君归来的时间很长了;残月,自古就用来表示残缺,不圆满之义,诗句开头用“残月”一词,除了表示残月升起晚时间过得慢外,还烘托出少妇因夫君不在而心情不佳之意)。

秋天的晚上,虫子们切切(切切:在这里既可作为秋虫鸣叫的象声词,也可以形容秋虫鸣叫声的数量之多和紧密)地鸣叫起来,且叫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凄切,让人感到秋天的夜越来越深,越来越冷。

(她)依靠在窗前,目光呆滞看向窗外,想用数一数窗外秋虫的鸣叫有多少声来打发着这寂寞漫长的夜晚,不想刚开始数第一声第二声,(她)心中那等待夫君却不见夫君归来的寂寞愁绪又涌了上来。

《作品鉴赏》

在这首题为《闺怨》的诗中,诗人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的愁绪与哀怨,营造出了一种凄美而孤寂的氛围,令人感慨万千。

诗的开篇“残月徐徐过枝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的月夜。那残缺的月亮缓缓地越过枝头,勾勒出一幅朦胧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残月本就象征着不圆满和缺憾,暗示着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失落。徐徐一词,更是增添了这份寂寞的动态感,仿佛时间在这一刻也变得缓慢而沉重。

“虫声切切秋意深”一句,以虫声为背景,烘托出秋意的浓重。切切的虫鸣声,不仅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更使得这份寂静显得愈发深沉。秋,自古以来就是悲愁的象征,它带来的萧瑟与凄凉,与女子内心的愁苦相互映衬。虫声的切切,仿佛是女子内心的叹息和哀怨,声声入耳,扣人心弦。

接下来,“倚窗凝眸数虫声”这一画面极具感染力。女子倚窗而立,目光凝滞,专注地数着虫声。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百无聊赖和内心的空虚。她无所事事,只能将注意力寄托在这不断的虫鸣声上,以此来消磨时光,也反映出她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只能在这寂静的夜晚,与虫声为伴。

try{ggauto();} catch(ex){}

而最后一句“一声二声尽是愁”,是整首诗情感的升华。那一声声的虫鸣,在女子听来,都化作了无尽的忧愁。这里没有直接描述女子的愁容和哀怨之语,但通过对虫声的感受,将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每一声虫鸣都承载着她的思念、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善用象征和烘托。残月象征着女子不圆满的生活和情感,秋意烘托出她内心的凄凉。同时,通过对环境和女子动作的细腻描写,如“倚窗凝眸”,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在韵律方面,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闺怨》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独特的意境营造,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闺中女子深深的哀怨和愁绪,让读者在品味之余,不禁为女子的命运而叹息,也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它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虽不浓墨重彩,却韵味悠长,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美人吟》

肆美怯女颜,

拾才侯傍闲。

卿若生蜀汉,

诸君作揖前。

白文释文:

四大美女都为自己的容貌不如(你)而感到羞怯(这里用夸张手法赞美此女的容貌之美),集十大才女之才华于一身(这里同样用夸张手法形容此女的才华出众),却被站在旁边闲置。如果这位美人生活在蜀汉时期,那么必定受到蜀汉所有的国君对她倾慕尊敬。。

白话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诗中美人(或才女)的赞美以及对她的命运的担忧期待。

诗中的“肆美怯女颜”描绘了美人的容颜之美,而“拾才侯傍闲”则暗示了这位美人或才女有着非凡的才华,但却似乎被闲置一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机会。接下来的“卿若生蜀汉,诸君作揖前”则表达了如果这位美人生活在蜀汉时期,那么蜀汉所有的国君都会对她表示敬意,重用她,这里暗示了如果这位美人能够得到适当的机遇或平台,她将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赢得人们的尊敬和敬意。

这首诗通过对美人或才女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遗憾,以及对才华被认可的期待。它可能是在隐喻性地表达对于某种才能或美德的赞赏,以及对于社会能够更加公正地对待人才、给予他们应有机会的期望。

《题诗莲花村感风洞》

莲花村后幽洞开,

凉爽清新绝妙哉。

夏避暑来冬去寒,

人间仙境任去来。

岩壁滴水神符跃,

仙风吟唱伴曲酬。

此境只应天上有,

流连忘返乐无愁。

整首诗歌大致译义:

莲花村后天生着一个幽深奇怪的山洞,洞口面对着莲花村后敞开。

山洞幽深,里面温度凉爽宜人,令人感到非常舒服绝妙。

山洞里温度冬暖夏凉,人们便在夏天来这里躲避酷热的天气;冬天来这里去掉身上的寒冷。

这样温度宜人的仙境般的环境,任由着人们来去自由地享受。

山洞里岩壁上的石笋,常年有很多清凉的水珠滴下,水滴滴到下面发出来的响声,就像神曲音符般跳跃动听。

人们在山洞里休息,山洞外的清风吹过,那些风声就像仙曲般吟唱,似乎是来应酬来这里休息的人们。

这样的环境就像只有天上才有。

让来这里休息的客人,无忧无愁,流连忘返!

《作品鉴赏》

诗歌主题与立意:

这首诗以描绘莲花村的风洞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风洞奇妙景致的赞美和喜爱,传递出对这一人间仙境般地方的向往与留恋。

诗句分析:

“莲花村后幽洞开,凉爽清新绝妙哉”,开篇直接点明地点和对风洞的总体感受,“幽洞开”给人一种神秘之感,“凉爽清新绝妙哉”则直白地抒发了对风洞环境的赞赏。

“夏避暑来冬去寒,人间仙境任去来”,进一步强调风洞在不同季节的宜人之处,突显其如同仙境般让人可以自由往来,享受其美好。

“岩壁滴水神符跃,仙风吟唱伴曲酬”,通过描写岩壁滴水如神符跃动和仙风吟唱相伴的情景,增添了风洞的神秘和灵动的氛围。

“此境只应天上有,流连忘返乐无愁”,以夸张的手法表达风洞美景世间罕有,最后“流连忘返乐无愁”再次强调了作者沉浸其中的愉悦心情。

艺术特色:

语言质朴:整首诗语言较为通俗易懂,直抒胸臆,让读者能轻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巧用夸张:“此境只应天上有”运用夸张手法,突出风洞景色之美。

情景交融:诗中既描绘了风洞的具体景象,又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情景相互映衬。

这首诗在押韵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它采用的是“哉、来、酬、愁”作为韵脚,押的是平水韵中的“十灰”韵部。

从韵律上来看,整体较为和谐,读起来较为顺口,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不过,这首诗在押韵并非十分严格和规整,在古诗的押韵标准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够精致的地方,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够营造出诗歌的韵味和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莲花村风洞的迷人魅力,给读者带来了对这一美景的向往和想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