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Pk时代前沿 > 第十三章 初识全球经济浪潮(0910)

第十三章 初识全球经济浪潮(0910)

13.09

江东市主要通过招商引资迎来大量外资企业。在外来企业中,除一些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外,主要是全球各地的华人华侨前来投资兴业。

蚝田的这家电子厂,据说是总部在b国的一个跨国集团公司,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蚝田机构的前身,在周边富裕地区运转多年,现正在向蚝田村聚集——已经征地五百亩新建厂区,据说是三千人以上规模。原来,该厂能够迅速扩张的秘诀并不玄奥。该厂前身所在地区的人均月工资接近两千元人民币,而迁往蚝田后的人均月工资大概三百元左右,按三千人规模计,人均月节省工资不下一千五百元,每年仅节省人工工资一项,就高达0.55亿元人民币。难怪乎,在众多外资企业中,只有电子等行业的厂家,敢于长期大量招工,原因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愈大成本优势愈强。

以所征用蚝田村这五百亩工业用地来讲,征地成本断然比其前身所在地的成本要低若干倍——由早就客观存在的显着差异决定。若干年后,所征用的土地必然成倍升值,其永久性固定设施也必然随地租成本增加而不断增加,这又是一条稳赚不赔的双重增值的高效路径。也就是说,人家赚取的不仅仅是劳动力差价,更有丰厚的土地等资源的差价。每转战一地,仅仅是区域性差价,将收割数以亿计的高额财富。

羡慕、嫉妒也好,震撼、哆嗦也罢,别人就是拥有资金、技术,特别是相应经验的先天优势,就是掌控着发展的主动权。如同人的高矮胖瘦悬殊一样,不承认、不尊重这个现实和差距,就叫脱离实际。不服气?请别挡道,靠边稍息去。

发达与欠发达的客观实际早就存在,双方一拍即合的客观条件也早就存在,没有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用八抬大轿去请别人来赚这个钱,别人连看都不会来看一眼。正是有了改革开放,大江南北老百姓缺衣少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更多的人正铆足干劲、开动脑筋、你追我赶地奔向富裕。正是有了改革开放,外商们才争先恐后,与我们平头百姓渐行渐近。不走出家门,就不知道百里以外的天空是啥颜色;不到江东,就不知道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概况;不到江东,就不知道世界前沿阵地的风云变幻;不到江东,就不知道自己未来方向的何去何从。

在江东市一带,民间一直有人在国外打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友在海外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到海外打工的江东人更多。一般的普通务工人员,每年能够带回家的钱,大多能超过一万元人民币。这些在海外务工的普通人员,相对于目的地的当地人,收入还是要低不少。随着家乡的发展,已有不少人不再出国务工,开始在家乡发展。

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关系,大量外资抢滩登陆我国江东市等沿海口岸,是顺理成章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江东市工业区的遍地开花,不少管理、技术等高薪岗位急需当地人、内地人直接填补、充实,普通务工人员也随着技能、经验的提升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一些围绕外资企业的上中下游产业,正在或必然兴起,诸如此类的相互拉动和促进,增加的不仅仅是就业岗位和税收。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消费市场急剧膨胀,内地两毛钱一瓶的汽水(与可乐有点差异)能够卖五毛钱,零售价三毛多一包的雪茄烟可以换来五元一包的香烟。

局部市场的高额回报,必然吸引、聚集更多产销资源,从而刺激、拉动更加广泛的经济发展,最终拉动大江南北的经济发展。今日的江东,全球前沿的缩影;今日的江东,明日的中国,已经是昭然若揭的事实!

13.10

江东市一带的发展势头迅猛,与发达国家的联系相对最密切,所酝酿出来的发展机遇众多。但若要就此长期在这里打工,庶盶却是心不甘情不愿。

这些外资企业,普遍在国外都有总部,这里的工厂实际上就是一个受命于总部的执行机构,生产及其管理都是按总部要求执行。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没有直接在中国销售,而是运往海外。即或是应聘为管理职位,自己在运筹、技研、营销、培训、办刊、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特长,料想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拥有较为牢固的事业基础,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专长,若纯粹放弃这些事业基础,等同于废弃多年蕴藉起来的根基,就叫hd学步、削足适履。

既立足于自身事业基础,扎根内地,又要尽可能与江东相关人士保持密切交往——将触觉植根江东,才是最佳发展捷径。

欲保持同江东人士的交往,只有经济交往才能可长可久。初看贩运雪茄烟似乎不错,仔细权衡法律层面、市场层面等诸多因素,若短期挣点高工资尚可,但作为一条生财之道断无可能。

贩运土特产的难题很多,首先是市场尚不够明朗,仅此的隐形投入就无法估量。江东的工业产品迟早会有销往内地的,但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销售渠道均非易事,短期内完全不现实。

此前劳务输出早有耳闻,只是没有留意并进行必要了解。大概在墎州就有先行者,似乎组织起来的人员还不少。当初只知道被组织起来的人员,将统一送到某地进厂务工,所收输送费好像是根据厂家条件、待遇而定,被输送人员每人缴纳包括车船费在内的输送费350~500元。所收输送费有一定盈余,厂家还将按合同支付相应的劳务输出报酬。如此看来,个人缴费与厂家付酬叠加,平均每输送一名务工人员的净利润大概不低于100元。

公开寻求劳务输出合作的厂家并不普遍,很多厂家通过内部激励——由员工动员介绍亲友进厂的效果不错。预计,只有新建厂、急需大量扩员的厂家才会有劳务输出合作需要,而且合作周期不会太长。从各工业区的扩建、扩张势头来看,江东市一带的工业发展及其用工量,都可谓“小荷初露尖尖角”。

从江东市关外餐饮、住宿等现状(关内消费更高)来看,外来务工人员需要有人带领安排,否则几百元钱很难立足。这,就为搞劳务输出提供了较大发展空间,而且周期起码有两三年之久。只要稍加努力,方法得当,一年输出千儿八百名的务工人员算不上啥大目标。

由于江东市关外工资普遍超过墎州工资的两倍,组织务工人员不是问题。利用化工厂现有条件,注册一个劳务输出公司,除牌照工本费外,就是印章、信笺、信封等制作费,其它可谓一应俱全。

以企业方式经营劳务输出业务,在墎州的工作量相对不大,除经营管理、宣传动员、接待务工人员外,就是按合同规定严把招工质量关,确保所输出人员顺利进厂,避免害人害己现象。劳务输出业务的工作重心,应当放在江东市,没有源源不断的劳务输出合约,纯粹就是一枕黄粱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