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第四章
郝菊香颤颤探出手轻抚着女儿生前的陪嫁衣柜,神色慈爱中带着一丝哀戚“都怪这把老骨头不中用,护不好我们又桃”
见老太太这副模样,江又桃握住她枯瘦粗糙的手掌,嘴巴张了又张,说不出什么安慰人的话。
尽管应家属于申城人,但这时候浦东大部分都是农户,应家人也是靠工分吃饭的社员。
外公应德兴年轻时是生产队的拖拉机手,迫不得已答应了当时生产队队长的请求,教他儿子学开拖拉机,可那人没这方面天赋,操作时拖拉机侧翻把应德兴的脊椎压断,导致下半身瘫痪。
对方还算有良心,将这场车祸定性为工伤,由生产队出钱赔偿不说,还准备私下再给一笔钱表达歉意。
这时屋里传出一道温和又苍老的声音“又桃来啦”
话音落,随着“轱辘轱辘”的滚轮声,一个慈眉善目的老爷子坐着木制轮椅出现在院子里。他一见江又桃,手上的动作又快了几分,费劲地转动裹着橡胶的木轮子过来。
“嗳,阿公您慢点,我又不会跑。”江又桃快步上前,推着应德兴的轮椅朝郝菊香所在的屋子里走。
应德兴当年出事了后他拒绝了所有的赔偿,只求队里将来的招工名额能留一个给他的子女。
为了这个进城当工人的名额,一家人那些年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应德兴早些年学过木匠活,在下半身不能动弹后又捡起了这门手艺,村里的人看他家可怜,一些木匠活儿都来他家找他打,给的工钱粮食大队拿走八成,留下的两成才是属于他的。
也正是靠着这些收入,他才养活了这一个家。
江又桃的内心里是敬佩这些人的,虽然自身弱小,却给家人撑起了一片天。就像她们孤儿院的院长,小小的一个,却为她们这些数十个无家可归的孤儿遮风挡雨了很多年。
见祖孙二人聊得融洽,郝菊香看看外面的天“又桃,陪你阿公说说话,我去喊你小舅,咱们一会儿就吃饭。”
老两口育有一子二女,应小舅比应月霞小十岁,今年二十五岁,上头还有个嫁到当地镇上的二姐应彩霞。
等江又桃把自己要下乡的事与始终沉着的老爷子细细说完,院外走进了一个提着一条肉的干瘦青年。
他走得很慢,但能隐约看出两条腿长短不一。
江又桃主动叫人“小舅。”
应朝荣点点头,嘴角露出浅浅的弧度,他把肉送进厨房,又来到江又桃面前,掏出一把大白兔塞给她,便回了自己屋。
江又桃望着手里的糖愣了愣。大白兔奶糖在这个年代是一个普通人吃不起的奢侈品,到了江又桃那个年代,这已经是很平常的一种奶糖了,可她却没吃过几回。
孤儿院逢年过节或者有好心人来捐赠时才会分到那么一两块,她还小的时候分到手里的糖还没焐热就被抢走了。后来再大一些,糖一到手就被她塞进了嘴巴。
等工作了,进口的奶糖也吃得起了,可她却没有了想吃糖的那种**。
直到今天,她的手心里被塞满了一把大白兔奶糖,在这个物资比她小时候还匮乏的年代。
江又桃紧紧地攥着这把糖,她想,这把糖肯定会很甜。
“你小舅就是不爱说话,他这几天都是上镇上给人家打的柜子的,这恐怕是人家给他的,又桃你拿着在路上吃。”应德兴对江又桃道“推阿公去你小舅屋里,我有话和他讲。”
江又桃回过神上前推轮椅,阻力出奇的大,哪怕应德兴瘦得一把骨头,推起来也十分费力。江又桃忍不住低头看了一眼老爷子细伶伶的胳膊,眉头轻蹙。
屋里的应朝荣听到动静,走出来接力江又桃,进了房间,他坐在床边的椅子上,安静地等着应德兴开口。
而江又桃一进屋就被各种做工精细的小摆件吸引了视线,她没动手触碰,只是好奇打量。
“去把你二姐喊来,又桃要下乡插队去了,咱们一起吃个送别饭。”
听到这话,一直淡定的应朝荣终于着急的神色,他张了张嘴,看了看江又桃,又看向应德兴,“怎么回事,怎么会是又桃去”
应朝荣常年在外头帮人家做木工活,多子女的家庭必须有一个要下乡才符合如今的政策,他跟父母讨论过这事儿,他们家又桃是江安国跟应月霞唯一的女儿,江家宝虽然是江但并不是江安国的子女。
江安国固然做了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爹,但他们一直认为在大是大非上他不至于那么狠
这才过了多久,他们又桃就要下乡了
应德兴了解自己儿子,知道他嘴笨,哪怕再着急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就没回他,只说道“等你二姐到了我再和你们讲,去吧。”
应朝荣,点点头出门了,没一会儿又匆匆折回来,对江又桃讲,“喜欢就拿去玩吧,没关系的。”
江又桃对精致的东西毫无抵抗力,可从小她们刘院长就告诉她们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能看不能摸,多年下来,她们都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此刻得了主人允许,江又桃才拿起那些木雕小摆件,细细把玩起来。
应彩霞嫁到了浦东这边的一个叫做荣山的镇上,离娘家并不远,走路快些十多分钟就到了。
应朝荣找来时,应彩霞正在做饭,见到弟弟突然造访,当下心头一紧,不顾公婆丈夫沉下来的脸色,拉着应朝荣出去了。
她压低声音“小弟,你怎么来了,是不是爸的降血压药吃完了还是妈的头疼病犯了等会儿”
话说到一半,发现弟弟盯着自己身后,应彩霞没回头就知道婆婆跟来了,应朝荣垂眸收回目光,简明扼要“又桃来了,她今晚就要下乡,爸叫你回去一起吃顿团圆饭。”
应彩霞脸色顿时大变,她那原本拉着脸的婆婆却笑了“啧,城里人也没什么好的,亲家公花那么大力气让你姐吃上商品粮,兜兜转转你姐的娃还不是得下乡当农民还不如当初把招工的名额给你呢,现在你吃上了商品粮,小宗小文走出去也能让人家高看一眼不是”
姐弟俩儿脸色难看极了,应彩霞狠狠地瞪了一眼她婆婆,没接她的茬,转头交待应朝荣“我知道了,你先回去,现在忙不开,晚上我会回去送又桃。”
应朝荣看了一眼应彩霞的婆婆,朝她点点头就走了。
大姐走后,二姐就接了的大部分责任,时不时地就往家里送东西送钱,为此,二姐在婆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应朝荣走远,应彩霞的婆婆的脸又拉长了一些,边往院子里走边大声说“吃里扒外的东西,生怕吃不穷婆家”
应朝荣听到这话,加快了离开的步伐,长短腿的劣势在这个时候更加显露无疑。
应朝荣回到家时,菜饭也做好了,郝菊香不停地看他身后,正要询问却被应德兴淡定地打断“老婆子,咱们吃吧。”
郝菊香想了自家二女儿在婆家的处境,暗暗叹了一口气,缓缓坐下。
气氛有些沉闷,老爷子却笑呵呵地招呼江又桃“又桃,今天你阿婆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红烧肉。”
说着,应德兴把一碗土豆多肉块少的红烧肉摆到她面前。
气氛变得轻松了起来,江又桃环顾一周,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红烧肉递到老太太嘴边,眉眼弯弯地哄“闻着就香,阿婆先吃。”
郝菊香神色微缓,张嘴想推拒,却被塞了满口肉,这下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江又桃挨个给应德兴应朝荣夹了一块,最后才是自己的。
“夹给我们干什么你多吃点,你小舅在外面干活没少往家里拿吃的,我跟你阿公他们们吃肉都吃腻了。”郝菊香嘴里说着抱怨的话,可脸上的笑却怎么也落不下来。
一旁的爷俩儿也点头附和,吃了江又桃夹的肉就再也不肯吃了。可这年头的人都缺油水,谁会吃肉吃到腻呢
郝菊香更是放话“又桃你吃,专门给你做的,不吃完不许走”
面对老太太的霸道,江又桃哭笑不得,还不等她说什么,碗里又多了一勺子水蒸蛋,不大的碗满满当当。
就这样郝菊香还不停地给她夹菜,应德兴跟应朝荣父子俩埋头苦吃,夹的都是青菜咸菜土豆条,并不碰肉。
这一顿饭江又桃吃得饱饱的、心也变得暖暖的、软软的
午饭后,江又桃躺在应月霞出嫁前睡的房间里,眼睛半阖半睁之间,听着外头老太太嘀嘀咕咕,都是给她带什么下乡之类的话。
伴随这些絮叨,江又桃沉沉睡过去了,再睁眼,已是日落西山,出去吃饭前,她把从江家拿来的抚恤金尽数压在了枕头底下。
这笔钱江又桃不会用,下乡知青补贴的那些钱就足够她的花销了。
从江家厨房拿出来的米面粮油她也放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搬进屋里的衣柜中,她刚刚看了,应家的粮食缸子都见底了,还都是粗粮,精粮没多少。
江家厨房的这些东西虽然不是精粮,但比粗粮要好多了。
晚餐也很丰富,一道回锅肉、韭菜煎鸡蛋,吃了这一顿饭,江又桃就要走了。
应德兴腿脚不便就留在家里,离别前他推着轮椅把江又桃送到门口,轻轻拍了拍她手对她说“有事给家里来信,去吧。”
应德兴的手满是茧子,却意外的温暖,江又桃应道“我知道了,阿公你回吧。”
“好。”应德兴应了,却并不走。
江又桃随着外婆小舅往前走,不经意间回了头,应德兴还在原地坐着,静静地看着。见她回头,朝她挥了挥手。
不知道怎么地,江又桃的心涨涨的,有些难受。
去坐渡轮的这一路上,郝菊香反反复复叮嘱和交待她下乡以后的注意事项,江又桃并不烦,耐心地倾听点头,乖乖巧巧答应。
应朝荣提着老母亲给外甥女收拾的大包小包的东西,沉默安静地跟在她们身后。
到了轮渡站,郝菊香就没松开过江又桃的手。
“妈,又桃,这里”
三人刚进站,一个模样端正秀丽的女人提着一个包包疾步走到他们面前。
没有什么多余的寒暄,她直接把手里的包塞给江又桃,快速地说着话“里面有五十斤全国粮票,还有香皂、肥皂、毛巾、牙刷、洗头膏、雪花膏、袜子,以及一些女孩子用的小东西。”
说到这里,她停下来凑近江又桃,声音特别小“袜子里有点钱,你上火车后去厕所里拿出来贴身藏好,听见了没有”
应家是农村户口,应彩霞嫁的虽然是城镇户口可她并不当家,这些东西每一样都要票,每一样都要钱,江又桃能想象准备这些多不容易,想要还回去,却被应彩霞瞪着推回来“拿着你小姨我不缺这些”
“听说你下乡那边比较冷,等我攒点棉花票布票再给你做被子衣服寄过去。”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个小姨对她非常的好。
原主十岁开始发育,李秀琴从不管她穿不穿小衣,来不来例假。反而应彩霞每年都会给她做两件换洗的小衣,到了岁数了,除了这两件小衣服外又多加了两条月事带。
应彩霞在原主心里形同生母。
从没有感受过这种情感的江又桃,一时间手足无措。
明明这个女人很凶,可往日里怼天怼地的江又桃却生不起气来,她心里又无措又热乎,好像连话都不会说了。
应彩霞的额头还冒着汗珠,江又桃不敢想象这一个下午的功夫她是怎么凑到这些物资的。
“谢谢小姨。”江又桃呐呐半晌,磕磕巴巴讲出这四个字。
应彩霞白了她一大眼,手却格外温柔地把外甥女脸颊边的碎发捋到耳后,语气依旧凶“到插队的地方,记得给小姨写信。”
“好。”江又桃乖乖应声,被应彩霞跟郝菊香一人一边拉着,上了即将要开的渡轮。
江风格外的温柔,绚烂的彩霞印在水中央,又被渡轮一点点的冲散。
到了江对岸已经很晚了,有轨电车已经停运了,四人朝火车站走去,离别在即,刚刚好絮絮叨叨的几人变得越发地沉默了起来。
他们身边的人很多,大多数都是今晚要下乡的知青跟来护送的家长。
大家步履匆匆,谁也没有要跟谁寒暄的意思。
在火车站里买了几张站台票,一行人随着人流到了站台边,拉着红色横幅的绿皮火车已经在铁轨上静静地等待着了,有人在专门给下乡知青递大红花。
郝菊香把大红花仔仔细细的别在江又桃的胸前。
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应彩霞也红了眼,应朝荣一直沉默着,只有紧紧握着行李袋的手预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聚集在火车前的下乡知青更多了,火车开始鸣笛,乘务员打开车门,周围送行的家长、要走的知青哭成一团,抽泣声不绝于耳。
或许是离别的愁绪太浓了,或许是被她们感染到了,江又桃也红了眼。
乘务员催上车了,应朝荣提着行李跟在江又桃身后上车,放好行李,他从裤兜里掏了一个特别小的兜子塞到江又桃的手里,又摸了摸江又桃的头发。
“照顾好自己。”说完不等江又桃反应,匆匆下了车。
座位边上的窗子被敲响,江又桃转头看,外头站着郝菊香跟应彩霞,江又桃推开窗户,对泪眼婆娑地母女俩道“阿婆、小姨,你们要照顾好自己啊”
“你们注意安全啊。”已经是深夜了,码头的渡轮已经停运了,郝菊香她们打算在火车站将就一宿,赶明天早上最早的那班渡轮。
母女俩含泪点头。
“婆,你回去以后打开我妈的陪嫁衣柜看看,里面有我放的东西。”
火车缓缓喷着气开起来时,江又桃说的那句话也不知道她外婆听到没有,她探出身子用力挥手。
望着外孙女远去的身影,郝菊香再也忍不住,哭倒在女儿怀里。
三个人影随着飞速倒退的风景渐远,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