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明末天下1639 > 第六十三章 历史的有趣

第六十三章 历史的有趣

送走苯教的僧人,张守言没两天就收到了本府转送过来的邸报。

杨嗣昌死了!

在穿越者的干扰下,历史的变化很有趣。

有的人因此多活了四个月,也有人一天都没有多活。

前者比如督师杨嗣昌,后者又如复社领袖张溥。

在原来的历史轴上,由于左良玉部的率先溃逃,让张献忠在开县之战大获全胜,官军实力大损之后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张献忠的追剿,以至于张献忠飞速的杀出了四川再临湖广,进而攻占襄阳,让杨嗣昌忧病而死。

张守言无意中扇动的翅膀一巴掌把左良玉先扇死了,这导致在开县之战中,官军实力并无大损,反而张献忠只是惨胜。

故而张献忠还是被杨嗣昌追得满四川逃,直到张献忠忽然如有神助一般,从一个莫名出现的口子里钻出了四川,又莫名的在路上“很巧”的俘获了杨嗣昌派往襄阳的使者,反正对外宣传就是这样,还随手获得了杨嗣昌的军符......。

满是军资器械的襄阳轻易陷落,张献忠在杀襄王朱翊铭时还说:“吾欲断杨嗣昌头,嗣昌在蜀,今当借王头,使嗣昌以陷藩伏法。”

而李自成攻陷洛阳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从正月也改到了六月。

与原历史有误的是闯军正月第一次攻击洛阳居然失利,直到六月才重新包围了洛阳。

张守言从来没有觉得朝廷的邸报是这样的有趣。

“朝廷”派参政王胤昌、总兵王绍禹率兵加强洛阳防守,两天后王绍禹手下几百人绑了王绍禹向闯军投降,这与历史上一模一样。

洛阳被攻陷后,李自成二话不说就宰了福王。

张守言估算了一下,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的“大礼包”原本应该是在年初送到的,这会直接导致杨嗣昌病死,可因为左良玉的“恩惠”,这份“大礼包”被拖延了五个月后再被人送到。

张守言转头又去了现代,在翻看了一堆资料后,他发现自从周延儒再次上台之后,农民军居然就成了挂逼。

在这之前,农民军还有打下过洛阳、襄阳这样的坚城的记录。

各地巡抚的围剿变得自行其是,杨嗣昌对各地军马的指挥极为困难。

两份迟到的“大礼包”逼得杨嗣昌在追击途中写了遗折,没几天就病逝,享年五十三岁。

想到杨嗣昌的下场,张守言不由得暗生庆幸,好好的,谁去当什么忠臣?

张守言又往下看了一段历史,差点没笑出声来。

历史上的事情真的稀奇古怪,刚刚开完挂的“张三李四”,在杨嗣昌去世后马上就到处碰壁。

生猛无匹的闯军攻下洛阳后发展到七十万,然后三围开封.....没辙就是没辙。

刚刚“逼死”杨督师的张献忠扭头在信阳,被之前被他在开县吓到逃跑的左良玉打得就剩几个老伙计,不得不带着一身伤北上投了李自成。

好一出大戏!

张守言连连摇头,这是当皇帝是傻子?

最奇怪的,杨嗣昌死后不久,为周延儒再次为相出了大力的复社领袖张溥,很快被人毒死。

而后世人都称毒死张溥的幕后主使者就是周延儒。

那么是什么事非要周延儒用下毒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灭了张溥这个理想主义者呢?

题外话又来了,此时替周延儒把持朝政的,是同样为周延儒复出为相出了大力的复社中人吴昌时和周延儒的幕僚董廷献。

张守言的鼠标停在了一行记录上:吴昌时亲自动手毒死了张溥!

周延儒的政策其实还是一贯延续了复社的要求和风格,那是什么事要让张溥非死不可,甚至让吴昌时慌乱到直接下毒!

有人猜测是张溥意图控制周延儒,故而周延儒才做出了反击。

“以周延儒的城府,怎么可能指使吴昌时用下毒这种烂招?吴昌时和董廷献是周延儒控制朝政的两只手,他动手与周延儒自己动手有什么分别么?”

张守言神游九天之外,答案已经在他胸中成型。

吴昌时是怎么死的?

御史蒋拱宸弹劾吴昌时赃私巨万,贪腐?

区区一个吏部郎中的贪腐案,会让皇帝绕过刑部大理寺直接亲自审问么?

而且一开始审问,就让人直接打断了吴昌时的大腿。

又有人猜测是因为他毒死了张溥。

“扯淡,皇帝与张溥有茄子的关系,”张守言继续翻开下去,他的眼睛盯住了后面的一段记载。

皇帝让司刑者直接一杖击中了吴昌时的头部,导致纱帽破裂,血肉模糊,崇祯还气不过直接推翻龙案回了宫。

当时有阁臣奏道:“殿陛用刑,实三百年来未有之事!”崇祯冷笑说:“吴昌时这厮也是三百年来未有之人。”

所以吴昌时犯的绝对不是贪腐、把持朝政或者毒杀张溥这样的罪过。

张守言把两人的结果写了下来,吴昌时1643年12月被斩首,过了一个月周延儒被赐死。

“老杨死的冤啊!难怪皇帝会亲自替他写祭文,”张守言叹息一声,忽然又想到了自己在北京的媳妇,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杨阁老犯了如此大罪,不知我那夫人这次还敢不敢上杨府的门呢?”

北京,杨府。

白幡阵阵中,杨家人一边治丧一边打包行李准备返乡。

杨嗣昌的遗体直接送回了常德老家,他们设灵堂不过是供人祭拜。

门前来人却屈指可数。

杨嗣昌发妻尹氏于崇祯十二年去世,嫡长子杨山松随着杨嗣昌在军中,在杨嗣昌去世后直接扶灵回武陵去了。

故而京城杨府开灵,全系嫡次子杨山槂和杨山松妻子陶氏主持。

杨山槂一身重孝坐在门房前,形容枯槁,脸色青白。

父亲灵堂设下后过了小半日,满朝文武都惧怕周延儒的势力,加上朝官对父亲的弹章铺天盖地,导致四品之上的官员没有一个上门的,便是后堂来的女眷也只几个有亲的门第不得不派一个代表来,只略坐了一坐就慌忙走了。

杨嗣昌连陷两藩,朝廷内外都猜杨家这次怕是要倒大霉。

想到这里杨山槂只觉得口中发苦,眼前有些黑影在盘旋。

忽而管家抹着眼泪急匆匆走了进来。

“二爷,同乡张临洮夫人刘氏淑人到了。”

杨山槂闻言一震,当即吩咐道。

“快去通报嫂嫂,让人前来接客。”

这位张守言的夫人还是第一位来的四品之上官眷,几个月前父亲被科道围攻时也是这位刘氏第一个上门拜节。

杨山槂有些唏嘘,他记得上次刘氏上门时还只是四品诰命,张守言大破陕西巨寇上天猴,上功及刘氏,如今已经从了张守言的品级,得了淑人的诰命。

不过杨山槂转头又想到了父亲生前对张守言的私下评价,一时间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评判此人才好。

刘锦绮在杨府盘桓许久,直到未时末刻皇帝的圣旨到了杨家。

杨嗣昌以“议功”抵过,追赠太子太傅。

与此同时,朝中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崇祯不但将所有对杨嗣昌的弹章一律留中,还召集科道直言:“杨嗣昌系朕简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

又怒斥群臣“大加排斥,意欲沽名……本该重治,尔等又说朕庇嗣昌,姑饶这一遭。”

杨府门前,不多时各府车马滚滚而来。

张刘氏也在这时告辞还家。

京中对张守言的风评一时似有扭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