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立方体
就像一名监视弱小继承者的哨兵,亿万年来,它固执等待着误入歧途的智慧生物——真正的直系后代,而不是觊觎它居所的蝼蚁——再次点亮它心中从未熄灭的一缕曙光。而现在,它知道自己苏醒的时刻已然到来,孱弱的智慧光芒将会被它引导着、迈向更为广阔的宇宙……
二十余天的航程转瞬即逝,上清号终于到达了距离立方体1000公里的位置。
巨型沉默物体所带来的,除了引发对未知及荒诞的惊叹,更多的则是对自我的重新审视。粗犷但非凡的文明造物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会让观察者不由自主地估计与它之间的大小差距,内心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对自身渺小的再度认知。也只有那不可抗拒的敬畏感,才是对这沉默巨物神秘魅力的最好诠释。
当真正靠近这漆黑、巨大、散发着阴冷气息的立方体,李前辰才发现,自己曾经的想象力是多么匮乏,眼前的庞然大物所带来的震撼,是人类根本无法想象的。他脑海中所能记起的诸如“伟大”、“神圣”、“不朽”等平日里鲜有触及的词汇,此刻用到它身上,竟让李乾辰觉得自己对宇宙的认知是那般幼稚与可笑。
它的每一个边长都有100公里之巨,也就是说,立方体的任何一个平面,都能轻松覆盖一个小型国家的完整版图。而它的体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万立方公里,这几乎是上清号飞船的3700万倍。
“是什么样的伟大文明,才能创造出如此恢宏的圣物。”
他默默感受着立方体为灵魂带来的冲击,不知不觉间竟升腾起一丝虔诚的崇拜。紧接着,他又想到了原宇宙中的几何形飞船。当第一次亲眼目睹那6个长方体结构时,同样也曾惊叹于它宏大的规模。可现在看来,和这巨型立方体相比,那些几何结构也只能算它伟大主人最微不足道的造物。
他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阻碍一个文明认识宇宙的,绝不是科学技术的瓶颈,而是大脑沟壑中有限的想象力。
在1000公里外观察立方体、就已经有了心惊肉跳的感觉,可谁又能拒绝靠近神迹的诱惑呢?但遗憾的是,李乾辰却无法再前进一步了,或者说是不敢再前进——它发现了一个极度反常的现象,一路上那些高密度的星际尘埃,在这个距离上竟突兀消失了。
似乎用“突兀消失”来形容也并不贴切,事实上,在航行途中,尘埃的密度是不断下降的,而且下降的趋势还随着距离的靠近愈发迅速,并最终在1000公里位置上彻底消失。这个距离也就变成了一道无形的分隔——在此之外是星际尘埃的世界,在此之内则是绝对真空。
李前辰操作着飞船,用探测设备所能达到的精度极限,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持续观测,几十分钟过去,竟没发现哪怕一粒星际尘埃。这诡异现象令他止步不前,对危险的警觉告诉他——在搞清楚状况前,必须远离1000公里这条分割线,远离立方体周围的绝对真空。
就这样,他无奈控制着飞船,静静悬停在分割线之外,进退两难。
“这算是一种警告吗?可是……都走到这一步了,现在放弃也太可惜了。”
他愁眉苦脸的注视着舷窗外无尽的黑暗,陷入纠结与矛盾中。
“直接越过这条边界,似乎过于冒险。干脆,先发射一颗探测器试试吧。等一下……”
就在此时,一个冰冷的想法突然从脑海里冒了出来,“那两个失踪的探测器,会不会是……天那,我想我找到它们了。”
想到这里,他的脊背瞬间渗出一阵冷汗,“它们很有可能就在我身边,或者说……它们的尘埃就在我身边。”
“在原宇宙的时候,不管是上清号飞船、还是我发射的探测器,都顺利进入了那个发光区域,陨石和星际尘埃却被它完全忽视了。这说明在我之前,除非是拥有意识的智慧生物以及它们的造物,否则没有任何自然物质能穿过通道、来到这个黑暗世界。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下去,那么,我身边的这些星际尘埃,来源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原本就存在于这个世界,要么就是由智慧生物带进来、撒在了这里。
费尽艰辛,就为了在这异域世界洒下一把星际尘埃吗?!”
他用惊恐的眼神看向远处的黑暗巨物,“还是说……这些不速之客被立方体变成尘埃“洒在”了这里?!
这个大家伙说不定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除我之外,必然还有其他文明造访过这里。也许它们的目的和我一样,是出于好奇。也许根本就是专程来此探索的,甚至是为了得到立方体蕴含的科技、又或者某种秘密。”
想到这里,李前辰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那是无数的高等文明飞船,通过链接通道、铺天盖地的来到这个黑暗世界,企图靠近立方体,要将它据为己有。可就在它们前进的过程中,毫无征兆的,所有飞船于一瞬间都变成了星际尘埃。无论构成材料何其坚固,最终都被分解为基本的氢氦原子。
当然,一切不过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可面对未知,李前辰也不得不将事情往最坏处考虑,他此刻的心情如灌了铅一般、沉到了谷底。“难道,我一直是在无数文明的尸体中航行吗?!该死,我是不是也会变成尘埃的一部分?!”
李乾辰曾一度认为,经历了诸般磨难,自己已经看开了生死。但此刻,一想到下一秒就可能化为虚无,终是无法自制的恐惧起来,“在我刚到达这里的时候,将这里视为了冒险的终点,现在看来,这不但是我冒险的终点,很有可能也将成为我生命的终点。”
他缓缓缩回双手,再不敢对飞船有任何操作,甚至就连身体都不敢移动分毫。到底哪些举动会触发立方体的毁灭机制,他不得而知,“是移动速度的变化?还是越过1000公里的边界线?甚至……是智慧生物的一个想法?一切都是未知数,一切又都有可能。”
李前辰明白,面对一个超越认知范围的文明造物,如何被毁灭、又何时会发生,他可能连思考的资格都没有。
“我不能就这样白白死在这里,起码也要尝试一下。”
他已彻底放弃对巨型立方体探索的奢望,事实上,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活着回去。
做了几次深呼吸,李前辰的大脑逐渐冷静下来,他闭上双眼,“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我之前的各种操作,并没有触发它的毁灭机制,飞船目前的静止状态应该是安全的。
可如果我再次移动飞船、远离或者靠近,将引发什么后果就不得而知了。而且,一旦我触发了立方体的毁灭机制,将毫无自保能力,连对方的攻击手段都不甚清楚,防御的企图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那么……如果想活着回去,首先需要确定的一点就是——远离立方体的航行过程,是否会招来杀身之祸。”
他咬了咬牙,“静止不动,我早晚会被耗死。既然横竖都是个死,不如奋力一搏,起码还有50%的成功机率。”
想到这里,李前辰不在犹豫,将仓库里最后一枚探测器发射出去,目标正是飞船后方的淡红色发光区域。
随着指令下达,探测器从侧面缓缓离开船体,依靠自身动力,向着暗红色的“星门”飘荡而去。
他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手心里早已布满冷汗。
5米、10米、30米……70米,探测器渐行渐远,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空间里同样一切平静,身边设备鸣响着周而复始的滴答声,这一刻,李前辰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
可就在他为自己的好运气感到庆幸的下一刻,伴随着一阵轻微抖动,探测器竟瞬间消失了踪迹。
没有任何征兆,没有闪光和爆炸,它只是平静的、无声无息的消失在漆黑的空间里。
李前辰惊恐注视着屏幕上最后记录的数据——探测器驶离上清号还不足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