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一场戏下来,卫昇以哭成狗为代价,在导演李雷那里,拿到了他演员生涯的第一个满分。
“好非常好就保持这个状态”
李雷非常激动,立刻让编剧乐玲配合卫昇,把属于他的那部分剧本内容全部调整一下,尽量用沉浸式演绎的方式,让卫昇能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中。
虽然入戏的问题解决了,可台词依然是卫昇这个门外汉的弱项。
周明星给他请了一个表演课老师,押着卫昇,让老师给他系统培训一下,重点就是台词
可怜的卫昇,摆脱了电视台的朝九晚五,到底没逃脱娱乐圈的全年无休,为了不拖整个剧组的后腿,他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先练半小时发声,然后再练半小时台词,最后沿着黄家堡那条贯穿全村的小溪来回跑四趟。
据说坚持锻炼可以提高肺活量,说台词的时候也会更有力度。
总之,娱乐圈这碗饭,不好吃啊
不过,领工资的时候就真香了。
一眨眼就到了月初,这个月,卫昇能领到三份钱。
一份是上个月电视台的见习期基本工资,这个倒是不多,只有四千多块钱。
一份是参加综艺节目的劳务费和差旅补贴,哦对了,从上上期开始,他们这个节目一口气增加了好几个广告商,他们几个嘉宾配合拍摄了几个植入广告,这几块加一起,扣掉个税后,一共发了64899元。
还有一份是他下半个月签约到周明星这里之后,娱乐公司给他发的各项补贴和奖金,一共是21466元。
再加上他前段时间自己直播赚的钱,上个月,他的月收入已经突破十万元大关了
“咱也是年入百万的成功人士了啊”看着卡里蹭蹭往上涨的余额,卫昇笑得一双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德性年入百万就飘了好好拍戏往后年入千万的好日子还长着呢。”沈轶斜了他一眼。
“嘿嘿这不是,年底了,要花钱的地方多吗对了师姐,我看村里很多人家都养了羊,我刚领了工资,想找老乡买几头羊,请剧组的同事们吃个羊肉锅子,你看成吗”
“行呀,你去跟李导说一声,直接把钱给场务,让他们去安排好了。”沈轶赞赏地看了卫昇一眼。
她知道卫昇家在省城顶多算是小康之家,他妈跟他爸离婚后也没有找工作,而是在娘家开的小超市里帮忙看店,想来手头也不算宽裕。
没想到卫昇却不是个小气的,刚拿到工资,就要请剧组的人吃饭。
虽然只是几只羊,给大伙儿加两个菜,但心意难得。
是个会做人的
别看他们这一行表面上光鲜亮丽,日进斗金,其实平时需要上下打点的地方也很多。
就比如说跟组拍戏的时候,就要时不时的给剧组的人买个奶茶咖啡小蛋糕什么的,或者自己有事要赶一赶夜戏,请剧组的人吃个宵夜,那都是必要的开支。
卫昇从没向她请教过这件事,却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请剧组的人吃饭,看来,周明星说得没错,这小子真是天生吃娱乐圈这碗饭的。
就凭这情商,这相貌,哪怕演技烂糟,专心做综艺,也比在体制内做个朝九晚五的社畜过得好。
别的不说,就以卫昇现在的粉丝量和人气,如果j省电视台我陪兄弟回老家想拍第二季的话,可别再想拿一期两万元的白菜价请到卫昇了。
起码后面再加个零
一期二十万,拍完一季就有两百万。
再加上中间可能还会接一些植入广告,卫昇即便是不拍戏,只做综艺,一年多接两档常驻的综艺节目,年收入也有好几百万了呢。
给电视台打工一年能挣几个钱
听说卫昇要请全剧组的人吃羊肉火锅,李雷立马乐呵呵地表示既然如此,那咱们就“顺便”赶个夜戏吧正好拍完戏一起去吃火锅。
剧组顿时一片哀嚎。
还有人嚷嚷着,让卫昇不要准备导演这一份了,毕竟火锅是给人吃的,不是给狗吃的。
吃个夜宵还得先加班导演你狗不狗啊
山盟剧组这边气氛友好,楼上,现实中接替黄秀娟担任黄家堡新一任扶贫干部的韦思哲,却气得想要砸手机了。
卫昇猜的没错,因为黄秀娟,黄家堡成了这几年县里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学习基地,每年都要接待数不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县里压根就不敢派个毫无背景毫无阅历的年轻人来接手。
最后经过层层选拔,挑中了韦思哲。
从个人条件来看,韦思哲无疑是同龄人里非常优秀的。
他从小就是学霸,高中毕业考上了人大,然后一路读到了硕士。
毕业后,韦思哲并没有选择留在首都,而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个并不发达的小县城。
青年怀着满腔热血,只想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借着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彻底改变家乡的贫穷和落后。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的所有努力和梦想,在母亲看来,就是一场幼稚的笑话
韦思哲的父亲是一名缉毒警察,在他上小学的时候就壮烈牺牲了。
那时,警队封存了父亲的警号,韦思哲也曾经想报考警校,重启属于父亲的警号。
可是母亲当时已经吓坏了,她不想失去自己唯一的儿子,以死相逼,甚至跑到韦思哲的学校又哭又闹,坚决不肯答应让他报考警校。
考虑到母亲的身体状况,韦思哲只能放弃警校,选择了人大。
当时他的想法是,不管从文还是从武,只要是能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就不算辱没了他的英雄父亲。
只是,谁能想到,当他学成归来,等待他的,不是投身基层、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血,而是母亲仗着父亲的余荫,找人替他“安排”好的工作。
韦思哲的妈妈罗春梅是个非常强势的女人,当然,养成这样强势的性格,也不能怪她。
丈夫工作太忙,家里一点帮不上,又很早就牺牲了,罗春梅一个女人扛起三个家庭,两边的老人都要她照顾,还要看着儿子,再柔弱的女人,面对这样的地狱级模式,也不得不强势起来。
只是,一个满腔抱负的年轻人,遇上了一个比自己更强势独断的母亲,这样的组合,实在很难和谐起来。
毕业回乡这几年,韦思哲几乎每年都要因为工作的事情和母亲大吵一架。
罗春梅想让儿子安安稳稳地在县委办跟着领导学点东西,等过几年到基层镀个金,再回机关做个小领导,慢慢混资历往上爬,最好是“无灾无病到公卿”。
可韦思哲却觉得这样是在浪费生命。
幸好他进入县委办之后,母亲罗春梅能力有限,可以插手他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黄秀娟牺牲后,县里要选拔新的扶贫干部去黄家堡驻村,韦思哲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他本身综合素质就很高,又是名校毕业,还是烈士的后代,妥妥的根正苗红
经过层层选拔,韦思哲终于如愿成为了黄家堡新一任驻村扶贫干部
只是,让他难堪的是,得知这个消息,母亲居然曲解了他的本意,她误以为自己是想趁机去黄家堡镀金,顺便借着黄秀娟的名气给自己积攒声望,临走的时候,殷切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招待去黄家堡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们。
谁知道这里面就有哪个大领导突然看上了韦思哲,要提拔他呢
韦思哲至今还记得,当时听完他母亲这番话,那种无地自容、偏又无处躲藏的尴尬。
他的母亲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驻村之后,韦思哲几乎很少回家,对家里就说基层工作忙,实际上,每一个节假日,他宁可主动替其他同事值班,也不想回去听母亲说那些让他羞耻的话。
只是,让韦思哲没想到的是,这次他妈不知道从哪知道了那个上过国家台的卫昇也到黄家堡来拍戏了。
罗春梅赶紧打电话叮嘱儿子,千万不要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卫昇现在的对外形象非常好,名气也很大,趁着他来黄家堡拍戏,最好是让儿子和对方打好关系,要是能让卫昇出面,替黄家堡也做几期直播,顺便让儿子在直播间露个脸,万一也能上国家台呢
能登上国家台,对于韦思哲的仕途,必然是有很大好处的。
听着他妈在电话那头不厌其烦地叮嘱他,怎么利用卫昇让自己出风头,韦思哲一张白皙俊脸涨得通红,羞愧得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去
光是这么想想,他都觉得自己已经脏了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躲着不敢去见卫昇,卫昇居然主动来找他了。
“韦书记,我们正在修改剧本,新剧本里面有一些细节,不知道有没有脱离现实,想请您帮我们指导一下可以吗”
韦思哲一看到卫昇那张脸,他就心虚气短,孩子从小优秀,一身傲骨,却平白被自己的亲妈折腾的好像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一样,韦思哲张了张嘴,他不太想去,感觉修改剧本什么的,和黄家堡的发展也没什么关系。
可看到卫昇那双澄澈透明、仿佛盛满了璀璨星光的眼睛,拒绝的话,就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李雷导演也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他吓唬剧组的人说,想吃宵夜就得先拍一组夜戏,没想到所谓的夜戏,其实就是傍晚的一场戏。
拍完之后才七点多,正是吃晚饭的时候。
“我看导演就是想趁机省掉一顿晚饭的开支”剧组里,有人小声吐槽道。
可不是么
听说今晚的夜宵,全部都是卫昇出的钱。
李导让他们拍一组傍晚的镜头,害得他们错过了饭点,拍完戏,正好直接去吃“夜宵”,摔啊
果然成功人士人均都长了八百个心眼子
一个比一个抠门会算计
其实在农村张罗一顿夜宵,也花不了多少钱,大头的开支无非就是各种肉类。
卫昇找村里人买了两只肥羊,又买了一些蔬菜米面,拢共才花了不到四千块钱,就在剧组拍戏的大院里摆开了一个露天火锅局。
一群人推杯换盏,在寒冷的季节里,吃着热腾腾的羊肉火锅,卫昇趁机把乐玲根据他的想法改好的剧本拿了出来。
“韦书记你看,我们是这么想的,根据这部剧的时间线,黄书记虽然牺牲了,但是在她的努力下,已经给黄家堡的乡亲们脱贫致富打下了基础,所以,新来的书记,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就不是拓荒,而是怎样在黄秀娟书记留下的产业基础上,怎样进一步扩大战果,带领乡亲们把产业做大做强。”
“所以我们在后面的剧情里,设计了这样几个细节,麻烦您帮我们看看,这样设计符不符合咱们黄家堡的实际情况”
“首先就是咱们黄家堡这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林,还有黄桃林,其实除了发展特色采摘旅游之外,我们觉得,黄家堡完全可以建立一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个我们有啊。”韦思哲楞了一下。
卫昇无语地看着他“我知道,你们有一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然后呢村里不会就指望一块牌子能打造一整个产业链吧”
韦思哲“”
卫昇真的是服了这帮学院派了
“我们的意思是,村里完全可以借助这块牌子,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黄秀娟书记的社会影响力,再结合我们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开发出一批专门针对学龄期青少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旅游套餐。”
“就比如说,猕猴桃大量成熟的时候,村里的采摘工是不是不够用那村里是不是可以和周边城市的一些中小学联合起来,分批组织中小学生来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顺便在黄书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向楷模学习,帮助当地农民抢收劳动果实什么的”
“还有黄书记曾经走过的崎岖山路,那些藏在大山深处的贫困户家庭,其实更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光靠特色种植,先不说住在大山深处的老百姓,适不适合种植猕猴桃这种经济作物吧,就算适合,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大规模种植红心猕猴桃,我记得以前这种猕猴桃,最贵的时候卖到二十多块钱一斤吧现在呢”
这句话问的可太扎心了
现在
去年他们村品相最好的红心猕猴桃,游客采摘价十五元一斤,批发给水果贩子才八块钱一斤
更别提后面的次品和小果了。
次等品批发价四、五块钱一斤,达不到零售品规格的小果、迷你果,人家都懒得上秤,论筐收,一筐十几块钱,爱卖不卖
红心猕猴桃确实是不错的经济作物,可全国种猕猴桃的果农那么多,黄家堡的乡亲们,三年、五年能靠黄书记的影响力销售水果,可八年、十年之后呢
总会有更受欢迎的水果取代现在的猕猴桃,那时候他们靠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