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宋神婿 > 第十章 苏阳志向

第十章 苏阳志向

之前婚礼之中的那四言诗,苏枫可以百分之百肯定,苏阳是凑别处抄来的,只不过找不到出处罢了!

而苏阳也在心中想着自己这个堂弟,苏枫比苏阳聪颖,读书的时候,先生夸奖的也是苏枫,不过苏枫没有多少耐性,又带着几分公子哥的纨绔气。、叔父在世的时候,倒也无所谓,但是叔父离世,他们不过十四五岁,孤儿寡母,生活难以为继,苏枫渐渐满腹牢骚,并不务实。

不过读书却比以前用心了,因为他也明白,参加科举,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这时候,香草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两卷纸。

“公子,墨迹干了...”香草将那两卷纸交给苏阳。

苏阳没有打开,直接递给了苏枫。

“这是我昨日写的,临别赠你吧!”

苏枫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却不认为苏阳能写出什么好诗词来。

他展开一卷,上面只有短短六句。

但是苏枫看了,整个人却有些呆滞,这,真的是苏阳写的。

徐慧君此时,也有些好奇。

“弟弟可否给我看看!”徐慧君同样想要知道,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夫君,是真的有诗才,还是从别处抄来的!

“嫂嫂请看!”苏枫恭敬的将那一页宣纸递了过去,徐慧君的丫鬟芸儿结果,展现给徐慧君看。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生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徐慧君看了,心里猛然一阵恍惚,仿佛那画面浮现,这一首诗,立刻就让她的泪腺打开,眼中蒙了一层泪水。

她虽然父母健在,但因为生意的事情,也曾离开江宁,母亲临行前的千叮咛万嘱咐,犹在耳边!

而这时候,苏枫的神色似乎不对,双手微微颤抖,不知心里想些什么。

苏枫手中,看着另外一张宣纸上的诗句,这一首诗很长很长,名为别离,讲的是兄弟别离、夫妻别离、父母子女别离之情!

别离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

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况双飞龙,羽翼临当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

请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

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归。

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

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

苏枫看到这些,脑海中不禁回想起他们往日的情分,幼时玩伴,少年之时,失去父亲,相依为命,而苏阳虽然只比他大了半岁,却比他更加早熟,或许是因为苏阳从小失去父母,哪怕三叔和婶娘对他视如己出,但终究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在三叔苏季云离世后,为了一家生计,苏阳和苏枫在读书之余,带人抄书换取为数不多的铜钱。

而苏枫显然耐不住性子,也不甘心做这种穷酸文人做的事情。

最终,两人一起接的活计,最终大半都是苏阳完成的。

只是此刻,苏枫心里有些许悔恨惭愧,却又不敢表达。

这一首别离,到了徐慧君手中,看到后面描写夫妻别离的句子,徐慧君不禁看向苏阳,内心仿佛在诧异,这样的心境,真的是苏阳可以有的吗?

但是这句子,闻所未闻,一字字一句句,都触动她的心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临走时,苏阳让香草给苏枫拿了一封银子,六百两,不少也不多,足以让苏枫在未来三年,可以专心读书,无需为银钱费心。

还有一封给婶娘的信,苏阳知道,如果自己不专门给婶娘说,这银子,只怕婶娘也是不会让苏枫用的。

在信中,苏阳说他会参加三年后的秋闱,光耀苏家门楣!

徐慧君也给婶娘和妹妹准备了礼物,还会专门差人跟苏枫一起回庐陵,毕竟这路途遥远,苏枫一个文弱书生单独上路,并不安全。

送走苏枫,徐慧君没有再去店铺,而是在书房登记账目。

苏阳坐在窗边看书,两人互不干涉!

晚饭的时候,徐慧君问了一句,“你已经决定要参加科考!”

“嗯!”苏阳点头。

“科考并不容易,我听慧娟说,去年秋闱,上万学子,最终进士不过百余人!”

苏阳自然知道,进士的录取率实在不高,但是,相对于前世,百万人参加高考,成为一省状元的难度,比科举中状元,概率更低。

所以,对于考取功名,他还是有信心的。

徐慧君却不这么认为,而且似乎也已经有了打算,“你若真想为官,可以先捐一个监生,在国子监读两年书,在三叔手下历练两年...”

国子监,也称为太学,算是宋国正统的最高学府,不过其每年的生源只有三百,在其中学习的弟子,非富即贵,进入国子监,相当于半只脚跨入了官场。

因为这些弟子,都有一定的背景,所以日后为官,也顺畅许多,再加上有了国子监这个汇集之地,日后也有了同学的情谊,相互扶持,也在情理之中。

和科举相比,国子监只是对于达官显贵子弟开设的捷径之路。

不过进入国子监,就不能再参加科举,占据科举名额。

虽然国子监的监生进入官场的起步比进士低了些,但能成为监生,无一不是有钱或者有权的,钱权铺路,只要略有点才能,权倾一方并不算难。

不过国子监不是考进去的,一些达官贵人子弟,可以免试入学,富商之家,只能花费大量钱财卷官。

国子监也就三百名额,而一大半还都是皇亲国戚,王宫贵胄子弟,想要卷这个监生,可想而知,绝对不是一般人家能承担的。

不过对于江宁徐家来说,这只是小钱,徐家的子弟,如果想要进入官场,也大都是走的这条路。

比如徐慧君的三叔徐明礼,就是监生,如今不到四十岁,已经而当朝从二品的工部尚书,日后出将入相,都大有希望!

可是苏阳听了徐慧君的话,却摇了摇头,他不可能用徐家的钱捐一个监生,那么做,只怕日后永远都要顶一个徐家赘婿的名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