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点阵炼器之法
不知不觉,于文困在焚仙谷快满十四年了。
中央祭台附近原本的一块小药圃已被一座即将完工的传送阵取代。
在研究玄度精石一年多后,于文意识到如果自己不能晋升到金丹期以上,就不可能弄明白复杂而深奥的玄度符文,幸运的是老天在对他关上一扇大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一项研究成果让他发现了建造星门传送阵的捷径。
星门传送阵可以穿透空间,当然可以穿透炽天焚炉的障壁,对阵法之学有所研究的大成真人在其遗简里首选的就是它,只要最简易的低级星门传送阵就可以轻松脱困。
于文尽管有最详尽的星门传送阵建造资料,有充足的镜兽材料,却没有处理建阵所必需的高级镜兽材料的道行,唯一的变通方法是用拟真炼器法制造出替代材料来降低门槛。
高级镜兽材料所含的传送符文阵组合体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符文,每一个符文都有自己对空间占用的起码要求,彼此之间还必须保证足够大的间距,这就决定了它们的体积庞大不可能压缩到很小。
拟真炼器法的特点是单位体积材料内必须容纳一定数量满载状态的符文才能产生灵性同化反应,以高级镜兽符文阵的庞大体积……他没那么巨大的鼎器,也没那份能力。
所以他被困伊始时建阵的念头仅一闪即逝,没想到在研究玄度精石的过程中找到了转机。
要精确测绘玄度符文,就要了解它们的初始形状和变化过程。他先用半年时间修炼昆庐门《微密术》至小成,结合混元宝葫贮水可以将细微物在神识中放大几十倍,或者将高速运动放慢几十倍,勉强达到观测要求。
观察到的景象令他叹为观止,一种全新的符文结构,每个尘埃般微小的玄度符文象个浅灰色的有上千个切面的菱状晶体,晶体核心嵌着一个银色符文,每个切面上也嵌着一个团缩成球的银色符文。
灵力灌注后,浅灰色的部分瞬间化成淡墨色光焰收缩并附着在核心符文上,然后核心符文射出两道淡墨光焰激活附近的两个符文,使它们完全舒展开,同时将它们推开到某四个位置,然后四道、八道……以二的倍数层层激活,十轮后激活并安置两千个符文,搭起了复杂而庞大的符文阵。
于文将这种结构命名为点阵,由于初始体积只有正常符文的几百分之一,灌注灵力时灵力瞬间即流遍内部的每个符文,由点变阵的过程中吸收灵力的速度和效率更是高得可怕,所以点阵符文在反应速度和威力上拥有巨大优势。
测绘出一种玄度符文他就花了八个月,玄度符文的种类多达数百,构成它们的单个符文种类过千,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组合规则是什么、哪些对炽天焚炉生效……如果不能晋到金丹期就不能提升微密术,就不要指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全部测绘,更别提实际应用……这就是他放弃继续研究的原因。
点阵的发现让于文豁然开朗:假如能将点阵应用于炼制高级镜兽材料的替代品,那么建造星门传送阵的困局不就迎刃而解吗!
复制点阵符文体有两个要点,一是核心处的符文,它控制全部变化,他称其为点核;另一个是淡墨色光焰,将正常符文体压缩成点状以及恢复为阵都由它推动完成,他称之阵力。
他用了三年多时间解决这两大问题。
点核是直接仿制测绘出来的玄度精石核心符文,用灵性合金材料炼制出同等大小的模型,在庆鼎中经过特殊方法炼制后可以形成符文印记。
将玄度精石放到庆鼎里催动炽天灵火炙烧,石中就会散逸出灵力,想办法让灵力里的符文解体,用宝葫贮水遇炽天灵火后产生的汽雾可以短暂锁住解体时释放的阵力不消散。
必须在十分之一秒的时间将锁住的阵力封进点核模型的符文印记里,阵力只要能融进去就会依附其中永久存在,成功的概率不到百分之六。一旦两者完全融合,新诞生的点核符文就能自动吸收灵力转化为阵力并将其凝成菱状晶体。
接下来的工作相当繁琐,要将高级镜兽符文阵依据运行原理拆分,用阵力将单个符文按照特定次序和方式压缩成团,贮存在晶体的切面上,还原时点核依据记录催动阵力将符文阵逆向复原。
于文将新的炼器方法称为点阵炼器法,此法的困难之处主要在确定符文的收纳次序、制作点核模型、将符文压缩成团状等几个方面,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一点点摸索和无数次失败中。
凑巧的是炼制留仙圃钥匙时得到的技术,包括炼器手法、工艺、印诀等等,以及锻炼出来的能力和经验,有相当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于点阵炼器法,这让他少走许多弯路,节约大量时间。
炼器房大门打开,于文手拿最后一个部件出来直接飞到传送阵安装上去,开始检查整座传送阵。
这座简易星空传送阵全部使用点阵炼器法炼制的替代合金建造,由于他的道行不够,只有少量合金与原版镜兽材料做过对比测试,结果差强人意,性能约为原版的两成多,高级材料的替代品或许性能衰减度更大。
每一个部件在炼制出来后都按照炼魂塔典籍所载的方法做了测试,绝大部分达到最低标准,不合格的返工直到达标,考虑到传送阵的复杂性,整体运行的效果如何尚待验证。
于文倒是有信心,也许点阵炼器术不够成熟,也许符文阵收纳程序设计不尽合理,也许替代材料做成的传送阵性能差劲,只要能运行就行,他需要穿过的不是真正的空间,只是炽天焚炉。
逐一检查过后,他退到传送阵外面发动法诀,控制着从聚灵阵引来的灵力缓缓地灌注进去。传送阵的某处马上泛起特有的灵光,别的部位跟着逐一泛亮。
没过几秒钟,某个位置上啪的一声响并冒出火光和青烟,他赶紧切断灵力供应,等传送阵彻底恢复平静后跑过去一看,有个部件烧坏了,还好不是很重要,重新炼制花不了多长时间。
他的眉头锁着:单体测试过关,整体就不行,说明不同类型、级别的传送阵对同一个通用部件的要求不一样,接下去类似的问题肯定更多。
果然,更换新件后再试,这里好了别处又出问题。不断地返工,总结经验,改进技术,提高标准……
很繁琐很单调,他照样乐此不疲。整座传送阵全部使用替代合金,可以想见这几年的炼器工作量多么惊人,正是在海量的实践当中磨练,点阵炼器法才迅速地从理论思路变成现实。
十几次修修补补花去近三个月时间,传送阵终于安全的通过了持续三天三夜的灌注灵力测试。
之后是空载状态下的控制法诀测试,一次性过关。
接下来非常关键——实物传送实验!十年不懈努力,成败在此一举!
于文在传送台放置跟体重相等的石头,石头核心安装一块黑色合金铭牌,是特制的控制符牌,用来标记坐标和控制往返。
他向控制台发出启动灵诀,注满灵力的传送台冒出白色灵光,光线飞快的由淡转浓,一秒钟不到就刺得人眼睛睁不开,空气里象有无数水波荡漾,持续两秒钟后传送灵光暗淡一切归于平静。
一直紧盯着传送台的于文差点蹦起来,石头不见了!目光转向控制台上的一面四宫格铜镜,四个格子里与符牌绑定的那个亮着!他使劲地压住兴奋保持冷静:实验才完成一半,必须原样传送回来才算成功。
传送阵开始通过聚灵阵自动填充灵力,传送消耗的灵力太大,这个距离的灵力补充最少需要十五分钟,如果改用中品灵石做主供应源则可缩短到五分钟。
他耐心地等待着:十四年时间都熬了不争这分秒,没必要浪费硬通货。
传送阵在让人难以忍受的十五分钟等待中完成灵力填充,自动切换到随时待命状态。继续等待了五分钟,到了事先设定好的二十分钟期限,主控制台上灵光突现,传送阵自行启动。
一阵耀眼的光芒亮而复灭,石块安静地出现在传送台上,这一回于文终于不再克制,兴奋地扑了过去。
石块上面沾着新鲜泥土、植物汁液、碎的茎叶,散发出久违的清新气味,石头表面有刮擦碰撞痕迹,痕迹很深,棱角崩了角,有几处手一碰就掉碎石屑。没有烧灼痕迹,就是说石块确实被传出炽天焚炉,着落点落在山坡上,经过滚落碰撞变成这个样子。
他抱着石头呆呆地坐了一阵,十四年,终于可以出去了……也不能够简单草率地出去,传送一个人和传送石头的情况不一样。
石头着落点周围的情况完全不知道,方位也不知道,甚至方向都不知道,在大成空间里只知道上下,根本不知道东南西北,没弄清楚状况就不能盲目地把自己传送出去。
根据炼魂塔典籍的记载,这座星门类传送阵中等级最低、构造和功能最简单的简易传送阵,纯距离传送模式下最远五万里,如果要穿过空间障壁则视具体情况减少为三千里到三万里。
替代合金建造的传送阵效能肯定有所衰减,具体衰减度暂不得而知,他可不想传送出去后刚一露头就发现陷在绝境,或是被一群强敌攻击,诸如此类。
特别是他被关在这里十四年,耗费这么多时间和心血才建成的传送阵,不甘心沦为一次性的玩意儿,他要摸清楚它的实际性能和传送效能,弄清楚手里的底牌才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当天石头总共完成了五次传送和收回,记录五个坐标。
次日,于文先将石头再次传送至昨天的一个坐标,然后自己带着符牌站上传送台。亮光闪过,他被传送到另一个坐标。
眼中光芒消失,身体急坠,于文第一时间张开了神识,同时展开昆庐门五行遁法控制身体加速坠地,一下子钻进地下两尺,催开准备好的隐匿形迹和气息的昆庐灵器一动不动地藏起来。
小心谨慎十分有必要,按理说传送只能在阵与阵之间进行,他借鉴炼魂塔控制镜兽碎影移形符印的原理,在阵中额外添加组件才实现可控返功能。如此一来传送的距离必定很有限,加上穿透炽天焚炉和衰减因素,估计实际传送距离仅几十里,这个距离仍在药王谷内,属于木灵族控制区的中心地带。
静悄悄的呆了三分钟,借助于仍可使用的仙骡符预警功能,确认三里半径内没有异常的灵力波动,他方始浮出地面。
先前坠落的高度大约七丈多,他在匆忙间观察过周围,丘陵、植被、自然生长的灵药,正是药王谷里常见的风景,而且似乎就在焚仙谷附近的某个地点。
打开散行图,看到它依旧受到强烈干扰不能正常使用。罗盘也不能用。抬头看天空,太阳高悬,根据太阳的高度、角度结合时间因素推算出正确的方向是散修们野外生存的必修课,他很熟稔地迅速完成方向确定。
查看携带的一件特殊法器,收到了在另一个坐标的石块里的符牌的信号,记录下方位和距离信息。做完预定的工作,剩下几十秒钟就要被传送回去,这次为了保证安全使用了中品灵石补充灵力,只有五分钟间隔时间。
他贪婪地打量四周风景并且深深的呼吸,终于重见天日了。
当天,他总共完成三次传送,都是昨天的坐标,每个点都完成同样的工作,通过得到的数据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和计算出传送阵的真实性能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