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销售套路与细节说辞
美女客户问:“手续费多少?”
张良道:“银行一笔收八十。之前的两次也有手续费,只不过开发商替你交了,但是有的人能用十几张卡,后来开发商统一只认两笔。”
瞧这用词,专业的提醒:收你手续费的是银行。
美女客户想了想,说道:“刷吧。”
这里还有笔帐,也是销售技巧:收了定金才稳!口头承诺永远没有真金白银实在。
如果后面客户刚好多刷了一次卡,建议置业顾问自己认了这八十块钱。
佣金两千多呢!
当然了,后来行业提成比例越来越低,甚至拖欠不发,那就另当别论了。
整完了这一单,接受了一些恭喜。
张良刚准备休息,销售秘书提醒道:“轮排马上该你了。”
这运气!补的刚接完,又该正常轮排接了。
因为:如果接补位客户期间轮排过了,按制度是不再补的。
张良看了眼冯琴,冯琴对他一笑。
没眼色的小妮子!
这次是销售秘书抢先说:“你要休息不?别走远,来客户了我叫你。”
冯琴这次接话了:“师傅你去吧,来客户了我过去叫你。”
秘书得站在前台,冯琴跑过去叫他更合适。
张良点头道:“谢谢两位了。”
休息了五分钟,张良就回来了,自己等客户。
半个多小时后,又一个客户来了。
这回是一个普遍喜欢的客户类型,四十多岁,男,像个做生意的老板,有气势。
有的同行会把这种客户称作老板客户。
说是普遍,其实也有特例,就拿这个项目来说,擅长接小三儿客户这位,就接不了老板客户。
因为这种客户相对理性,有知识、有阅历、有城府,还有最后一条,这个很讨厌:你说了半天,他面无表情,最多轻轻点一下头。
比起倾诉欲极强的小三儿客户,风格差确实挺大。
张良的心理素质很好,微笑着正常接待。
很快到了谈判区,坐着聊,老板客户才开口询问。
几个问题之后,客户又说政策:“我觉得房子会降价,最近又有文件,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还真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人家这话才是主流,尤其是买不起房的人,认同这话。
说起来,这年头借钱买房还是非主流呢,甚至还会被鄙视。
等他说完,张良笑道:“方便说一下您的工作吗?感觉您经常和朝廷打交道?有些话您真的信吗?”
客户明显愣了一下,没想到小年轻这么强势,没被镇住,还反问。
这也属于销售心理学,有的公司专门培训过怎么谈这类客户,其中一点很关键:客户在自己公司可以是决策的老板,但是到了售楼部,只是个“无知又自以为是”的客户,专业领域,置业顾问一定比客户强。
所以,气势上至少不能输,稍微弱势一点即可。这个也取决于销售人员的能力、经验、阅历和心理素质等。
客户还真回答了:“我就是个打工的。”
张良依然微笑着说:“不像啊,你像个大老板。
咱换个角度吧,你相信专家吗?
香江有位郎教授,很敢说话的一个人。但是他说的很多观点都是错的。
我还记得就今年,有个大企业的掌舵人在网上和郎专家隔空辩论。
最后企业掌舵人被带走调查了,看守期间,签了股权转让书。”
老板客户一听就明白了,说道:“你意思专家都是朝廷的口舌?”
张良道:“这话是你说的。我认为专家是资本利益的口舌。
据我了解,樱花国曾经用房地产拉动经济。我们的个别城市已经这样做了,还尝到了甜头。
你觉得别的城市会不会学?
教育和医疗的变化你应该注意到了。房地产似乎利润更高,还可以美其名曰:我们赚的是富人的钱。”
按说点到为止就行了,可是这个客户觉得有趣,又故意说:“咱们镐城经济不行啊!”
张良只好说:“咱们是省会。
还有一点其实更重要,咱们这里大学超多,仅次帝都。虽说名校差的远,但是民办院校和艺术院校超多。上这种学校的都是无权有钱的人,其中暴发户居多。
附近一圈,包括别的省的很多城市,其实有大量的有钱人的子女,都来咱们这儿上学了。
毕业后找工作、买房定居很正常吧?甚至上大学期间就把房子买了。
而且,一旦涨起来了,这些有钱人更加要跟风投资,就跟股市一样,买涨不买跌。”
客户这下信服了,他对这些也隐隐意识到了,但没张良分析的到位。
至此,该客户已经决定在镐城买房了,但是不一定买高雅大公馆。
张良还准备着说辞呢。
可是,他高估客户的理性和懂行程度了,人家已经没问题了。
不过也没交定金,留了电话就要走。
这一点是男对男的劣势,如果是女置业顾问,可以嗲一点,“逼”着客户交了定金。有的甚至敢伸手拉着客户胳膊,有的还敢伸手“抢”客户的钱包看。
当然了,这些都是销售技巧范畴的。
有的会跟着客户回家取钱,那才属于舍得付出型。
张良能做的,只有送客户到门口,趁机在聊几句。
到了门口,客户又已经不高冷了,还笑着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啊!”
张良笑道:“有时候是。”
回到售楼部,张良看见,于志又在接早上那个老头客户了,这次老伴也跟来了。感觉离出单又近了一步。
冯琴这时凑了过来帮忙。她都不知道该高兴还郁闷了,高兴是因为师傅厉害,郁闷是因为师傅太忙。
张良微笑着说:“刚才那个客户,如果咱俩一起谈,你能把定金要下来不?”
只是试探着一问,她的段位还不够。
冯琴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以前有个同事能。我也会努力的。”
比预想的乐观,到底是做过销售的年轻美女。
这会儿已经到下班时间了。
按制度,只留两个人值班到晚上九点。
这会儿还算人性化,不像后来,天天开会扯淡,所有人都得熬到十一二点。
后来张良上升了高度,才知道,这样是为了让员工下班就累的赶快睡,不接触外面的人。
否则,知道自己的公司有多坑,就想着辞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