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从连环画开始 > 第66章 仿制品

第66章 仿制品

既然写小说一时出不了成绩,那就不如想办法试一试其他的路。

根据七、八十年代的现实情况,在结合陕西当地的特色,林阳觉得从秦始皇兵马俑,可以找到一条出路。

“王哥,我是一个俗人,有些话你看你会觉得不好听?”

“小兄弟,为什么要这样说?”

“王哥,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你的理想我支持,但是,咱们也可以多条腿走路呀?”

“多条腿走路?兄弟,什么是多条腿走路?”

“王哥,我的意思是,写小说的同时,还可以想一想其他的赚钱路子,咱们毕竟是要过日子的,创作不顺利,就想办法把小日子过好。”

林阳这是在引导王惟国的思路。

“具体点儿的?你说的具体点儿?”

王惟国的兴趣也上来了。

“比如说,你们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

林阳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惟国给拒绝了。

“小兄弟,这件事干不的,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你不想活了。”

王惟国的头,摇的就像是拨浪鼓。

“哎吆,王哥,我说的不是真的兵马俑,而是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搞出仿制品?”

“仿制品?你要仿制品干什么?”

“王哥,实不相瞒,我在大学里学的是考古专业,住宿的地方有许多外国留学生,听他们说,外国人非常喜欢咱们的兵马俑。”

王惟国听到这里眼前一亮,他似乎一下子明白了。

“小兄弟,你是说,把兵马俑的仿制品,卖给外国人?”

“对,王哥,我就是这个意思?”

“嗯,这件事不容易,兄弟,据我所知,眼下还没有人能够,将兵马俑的仿制品做出来,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行不通啊?”

“王哥,我觉得这件事,困难虽然不少,但是,只要去想办法解决,总有一天会成功的,你想不想试试?”

林阳开始引诱王惟国。

“怎么个试法?”

“王哥,你回去西安以后,先去兵马俑博物馆找人,最好是专家级别的人,请他们做技术顾问。”

“然后,你在找几个可靠、放心的人,开始试验做兵马俑仿制品。”

“这个好办,人有的是。”

“王哥,制作的整个过程,一定要分拆开来?”

“小兄弟,这是为什么?”

王惟国疑惑不解。

“王哥,分拆的好处就是技术不容易泄露,分的越细越好,比如:从和泥、制模、脱模、精修、阴干、烧窑、出窑、还有做旧上色,这些程序都要分开来。”

林阳一口气说出了所有的步骤。

之所以知道兵马俑仿制品这件事,那还是林阳重生之前的事。

又一次他去兵马俑博物馆旅游,看见许多人在卖大小不一的纪念品,问清楚后才明白,原来是附近的老百姓自己做的。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还特意去人家制作的地方参观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老百姓住在兵马俑博物馆边,慢慢地就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仿制兵马俑的方法。

许多人正是依靠着这门手艺,不仅仅发家致富,还过上了好日子。

林阳知道,现在是七十年代末,这件事在那里应该还没有干,其实,仿制品是始于八十年代初之后。

接下来,林阳又向王惟国说了一下,兵马俑大小的问题。

“王哥,一比一仿真制作兵马俑,那玩意实在是太大了,咱们除了要掌握这些技术外,还要做一些小尺寸的。”

“做小的会有人要吗?”

“王哥,有没有人要我也不知道,咱们可以试一试,看看那些老外喜欢不喜欢。”

林阳这算是给路遥找一条发财的路。

林阳曾经亲眼目睹过,兵马俑仿制品无论大小,俑身上的铠甲、服装、头发、眉毛等细节都很讲究。

每一件都神态迥异,通过特殊做旧手法,新制作的“兵马俑”能迅速“穿越”千年,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

可惜的是,他当时向人家请教这些技术,被毫不留情的给拒绝了。

如今不一样了,自己重生回来,虽然不能去西安亲手制作,但是,从兵马俑身上捞一笔还是可以的。

再说了,林阳知道这件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越来越受到官方、民间的支持。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赚到第一桶金。

林阳、王惟国这顿饭吃的是非常尽兴,他们说完了兵马俑,又回到了小说、剧本的话题上。

“小兄弟,我媳妇就在西影厂工作,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找我,?”

“是吗?王哥,那实在是太好了,这可真是多个朋友多条路,这件事我记下了,今后肯定会有麻烦你的地方?”

八十年代,西影厂出过好几部有影响力的电影,林阳对这些电影是烂熟于心。

他虽然没有想法把他们一杆子打尽,可总不能一点作为也没有,影视圈按照区域划分,西北那可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小兄弟,再过几天我就要回去了,这一次来京城,虽然有些事情没有办成,但能够认识你,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来咱们干一杯!”

“王哥,我也非常高兴认识你,世事无常,你也不要太在意小说发表的事,有些事情是讲究机缘的,就像咱们两个人遇见一样。”

说来说去,王惟国心里面还是在意小说的事。

他不知道的是,老丈母袁慧慈动用了自己关系,奈何这部小说实在是太不符合潮流了,与当下的伤痕文学格格不入。

流行这个词,最初并不是指蛤蟆镜、喇叭裤,而是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的。

人成名前后的心情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身边已经有人成功情况下,自己依旧一文不值,确实是度日如年。

《惊心动魄的一幕》并不是写的不好,而是没有遇到慧眼识金的那个人。

书稿一次次寄出,又一次次被客气地退回,焦虑、煎熬,就是王惟国那段时间的真实写照。

而他身边的同行却一路高歌,到1980年,陕西已先后有四位作者在全国获奖,而路遥却出师不顺。

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王惟国不知道,发表这篇小说的贵人,一个已经看过了他的书稿,另一个还没有来到京城。

看过书稿的人叫黄秋勇,没有来京城的人叫秦昭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