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克功成亲
秋收、种麦都结束了以后,三雷和招娣就把全部的心思放在筹办大儿子的婚事上了。新房的墙壁和地面都已修整了一遍,大床也已经打好了。三雷跟女婿商量了一下。两天后,连合把他的堂兄弟请来几个,兄弟几个就开始为新人做立柜、条几、方桌和小饭桌。家里预备的木料多,三雷还让他们再打一个条几、一张八仙桌、一个梳妆台、两个箱子。
几年前,在小凤出嫁前两个月,三雷请扎根的干爹刘长兴来家给女儿打几样家具。看到给女儿做好的梳妆台、三斗桌、描金柜,招娣有些眼热,跟三雷嘟囔说自己家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三雷就向她承诺,等将来大孬成亲给他打家具的时候,一定趁着多做几个,让他娘屋里也像洞房一样,招娣笑着给了他一拳。
之前连合来给克功做大床的时候,因为他是自家的女婿,所以招娣不需要把他当成客人,顿顿都是家常便饭,他们一家吃啥连合也吃啥,也不需要另给他准备酒菜。
但这次不一样了,家里几个做木匠活的人,除了是工匠以外,还是亲戚,三雷夫妇当然不敢慢待他们。他们几个吃了早饭来,在三雷家吃午饭和晚饭,招娣每顿都要给他们做几个菜。吃晚饭的时候,三雷和克功还会陪他们喝几盅。
这天晚上,把连合他们送走以后,三雷两口子就坐在堂屋议论,他们得提前准备多少面,得买多少酒,大孬成亲那天要给江桥那边抬多少东西,中午得备多少桌,每个桌上得几个菜。他们是头一回娶儿媳妇,办事可不能让别人笑话。招娣还说最后那天中午既让客人吃好也不能剩下多少菜。
三雷笑了,“既让客人吃好也不能剩下多少菜可是不容易啊,你要是把诸葛亮请来给你参谋可能差不多!”
“找咱小彪哥跟咱大哥问问呗,他俩都办过这样的事,肯定心里得有数啊!”
“他俩办过这样的事也不会就像你说的那样东西准备得正好!”
招娣不满地白了他一眼,“我不就随口说一句嘛,虚来暄去,大差小不差就妥了!”
“办事那一天,往江村抬的东西可不能少!亲家两口子都是实在人,压礼的时候,他们让咱家随便拿,我觉得拿的就不少了。结果后来一问,还是没有人家拿得多,亲家都没有说啥。抬头嫁女,低头娶妻。迎亲的时候咱给他家多抬些东西,得让他们两口子脸上有光!”
克功的未婚妻是江桥村江平安的大女儿,江桥在柳家湾的东南,两村相距七、八里路。江平安是黄刚老婆的表弟,这个媒是黄刚老婆管的。
这年的十一月十六上午,小彪和大雷一起去江桥村的江平安家。大雷挑着一副扁担,一头是一坛酒,另一头的篮子里装着几斤大肉和几斤点心。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商谈两个年轻人成亲当天的诸多事宜。
他们来到江平安家的院子,江平安和他的弟弟江平均连忙从堂屋出来迎接他们。没多久,江平安的两个叔叔和几个堂兄弟也过来了。他们定下那天的一些细节后,就喝茶、聊天。
中午,这些人就在江平安家的堂屋喝酒。
傍晚,小彪和大雷摇摇晃晃地到三雷家向三雷夫妇复命。三雷请他们坐到屋里,招娣连忙给他们沏茶。
小彪含糊不清地跟三雷说了几句,两个人就踉踉跄跄地走了。
三雷和招娣到底心里不踏实。第二天上午,他们去找大雷,确认了一些细节后这才放了心。
腊月十九是克功成亲大喜的日子。进入腊月,招娣就开始为克功缝新被子,龚氏和大雷的两个儿媳妇等黄家的小媳妇也前来帮忙。随后,招娣指挥几个儿子淘洗麦子,然后拉到磨坊磨面。
腊月十六下午,连合用一辆板车把小凤和他们的两个小孩送到三雷家,他还给克功拉了一条新被子。
看到外孙和外孙女来了,招娣抱着他们亲了又亲,又让二孬给他们拿爆米花吃。小凤这次来是要在娘家住几天,一直到十九下午才回家。连合白天在岳父家帮忙,晚上一个人回家。
腊月十七的上午,三雷从赵兰埠口请来一位杀猪匠,在黄刚兄弟和克功的帮助下,杀猪匠干净利落地把三雷家那一头膘猪宰了。杀猪匠喝了一碗茶,就开始用热水给那头猪褪毛,然后给它开膛破肚。按照主家的安排,杀猪匠把猪头去掉后,又把剩下的部分砍成两扇。三雷和招娣商量好了,一扇猪肉用来当天待客,另一半在迎亲的时候给儿媳妇的娘家抬去。
杀猪匠把活干完,克勤连忙端来半盆热水让他洗手。
三雷和杀猪匠聊了几句,并热情地留他晌午在家吃饭,那位杀猪匠摆摆手带着一套猪下水走了。
下午,龚氏、樊氏、小凤、大雷的两个儿媳妇以及黄家的其他几个小媳妇在三雷家的堂屋里揉馍,大雷在灶屋烧锅,三雷和克功在院子里劈柴,招娣坐在堂屋门口剪喜字。
蒸好一锅子馍,小凤就把它们放在院子里的一张小软床上晾着。小凤用一只馍篓端了几个馍来到堂屋,“今儿个的馒头蒸得真漂亮,闻着就舒服。来吧,咱歇一会儿,都尝尝馒头吃着咋样!”
“白面馒头,不尝我也知道好吃!”樊氏笑道。
小凤把馍篓递给龚氏,“婶子,你尝尝,掰半拉也中!”
龚氏摆摆手,“我不饿,让这几个小媳妇尝尝吧。”
黄刚媳妇就说:“小凤,你别让了,看样是都不饿,谁饿谁就拿着吃了!”
小彪的小儿媳妇笑着说:“是啊,小凤,你就把馍篓放大桌子上吧,谁饿了谁就拿着吃了。咱一年到头吃几回白面馒头啊?”
小凤就说:“那中,我把馍篓放大桌子上了,谁饿了谁就去拿啊!”
“中!”黄强媳妇笑道,“就放那儿吧。等咱把馍揉完,谁饿了谁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