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给大哥谋条生路
“啊~嚏!”
徐静理低头朝着左臂外侧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
“大姐你怎么了,身子不舒服吗?”正趴在八仙桌上捧着白瓷碗喝着小米粥的徐家二女儿徐静平关心道。
“没事,就是鼻子刚才有点难受。”徐静理掏出手绢擦了擦鼻子摆手道。
徐家的大家长徐慧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着大女儿徐静理身上穿了快一个秋天的长裙皱眉道:“全无,天气开始转凉了,等会吃完饭,你从柜子里把静理的长衣长裤翻出来,明天上学前让孩子换上。”
“嗯。”挨着徐慧真右手坐着的中年男人低声应道。
男人长得有些木讷,一张大长脸、双耳贴脑、肿泡眼、下巴方圆。上身穿了件蓝黑色的棉布衫,身材显得魁梧。
徐静理放下手中的花手绢,焦急地朝父亲说道:“爸,我不冷。”
“听话,明天咱们穿长裤上学。”蔡全无咧着嘴露出了既不好看也不难看的笑容。
“哼。”徐静理撇了撇嘴表示抗议。
“哼。”年级最小的三女儿徐静天也嘟嘟嘴。
“哈哈,你个小家伙哼什么?”徐慧真大笑着摸了摸坐在怀里的小女儿。
在这个家里,徐静理三姐妹跟父亲的关系远要比母亲要亲近得多。
母亲徐慧真是家里的大家长,也是徐家在场面上的代表,家族传承下来的小酒馆在她手中打理得是井井有条。
父亲蔡全无则更像是家里的长工,真正做到了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不仅在事业上坚定的服从徐慧真的领导指哪打哪,更是在家里任劳任怨把三个孩子拉扯大。
逐渐明事理的徐静理已经将父亲蔡全无塑造成了她心目中最完美的男性代表,只是偶尔时不时的会将那个让她恨得牙根痒痒的同桌拿出来一点一点地同父亲做对比。
两个不同性格不同长相的小人就这样经常会出现在女孩子的脑袋里,不停地打闹,谁也不服谁。
大女儿心里的小心思徐慧自然是不清楚,还以为是自己不让她再穿陈雪茹送的棉纺裙而生气,就把话题转移到饭桌上一盘切成花瓣状的鸭蛋,笑道:“静理,你说这鸭蛋是那个经常捉弄你的男同学送给你的赔礼?”
“大姐,就是那个往你的课桌里塞癞蛤蟆的坏男生吗?”坐在母亲怀里的徐静天歪着小脑袋看着手里的鸭蛋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好吃的鸭蛋竟然会是欺负自家大姐的坏孩子送的。
有心想要丢掉,又觉得有点可惜,徐静天撅着小嘴犹豫不决。
“这孩子我喜欢,男孩子调皮一些没有关系,但是做了错事就要勇于承认错误,敢作敢当才是男子汉。”蔡全无吞咽了口中的杂面馍,摸了摸三女儿徐静天的小脑袋,把她手里的鸭蛋拿起来,剥掉鸭蛋壳塞进徐静天的小嘴里:“这孩子给的鸭蛋味道真不错,静平你多吃点。”
徐静天笑呵呵的吃着鸭蛋,心里想着这可不是自己不站大姐的边,是父亲硬塞给自己吃的。
“嗯,味道属实不错,难得的还是双黄蛋。”徐慧真也给二女儿徐静平夹了一块带黄的鸭蛋并给予了不错的评价,眼睛突然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向大女儿询问道:“静理,你知道他给你的鸭蛋是从哪里来的吗?”
“鸭蛋是他硬塞给我的,我没问,要不明天我在学校里问下他?”
徐静理看着盘子里没剩几块的鸭蛋有些心疼,要不是刚才二妹徐静平翻她的书包找画笔时意外发现了藏在包底的鸭蛋,徐静理还真没想把鸭蛋拿出来吃掉。
不过既然被从小贪吃的二妹发现了,自然没有幸免的道理,虽不情愿徐静理也只好将鸭蛋贡献出来了,顺便与父母讲了两枚鸭蛋的由来。
“算了,明天把你那个同桌请到家里吃晚饭吧,也算是咱们家的回礼了。”徐慧真想了想还是把孩子请到家里吃顿饭,有什么事情可以当面问清楚了,省的这一句传一句的也讲不清楚。
“嗯。”徐静理低着头小声回道。
蔡全无狐疑地看了大女儿一眼。
深夜里的大院内也不知从哪里跑进来了一只野猫,如同婴儿般嘶哑的嗷呜声听得人心烦。
前院的李家早早就熄了灯,李王氏跟二女儿李爱莲睡在北屋,大儿子李国庆和小儿子李桐睡在南屋。
躺在床上的李桐往左边翻了下身子,又往右边翻了个身子,也不记心底里默数了多少个臭猪猪周慧敏还是睡不着觉。
“三小子,快睡吧,明天还得早起上学呢。”刚刚在屋内就着凉水擦洗了身子的李国庆穿着大裤衩钻进了被窝。
“哥,你在粮店干活累不?我听人说扛大包既伤脖子又费腰的,很辛苦的。”李桐侧着脑袋枕在小臂上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哥。
“你哥文化程度不高,累点也是应该,就是下苦力也挣不了多少钱,才是真的气人。”李国庆看着俊俏的三弟自嘲道。
真不知道老三这娃娃到底是怎么生的,既不像爸妈也不像老家里的几个舅舅,模样俊俏惹人爱,李国庆忍不住伸手捏了捏李桐的小脸严肃道:“三小子,你要记住哥的话,咱们李家的将来就全靠你了,你要好好学习给家里争口气,考大学当干部,穿四个兜的衣服。”
“嗯,我长大了一定当个干部给咱妈给你还有二姐撑腰!”李桐郑重其事回道,他没有提考大学的事情,因为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李桐估计他这辈子应该是没有机会上大学了。
“好,好样的,都知道要给家里人撑腰了”李国庆开心地拍了拍李桐的肩膀,他实在是太累了拍着拍着就呼呼睡着了。
看着满脸疲倦的大哥,李桐轻声叹了口气。
在朝鲜战场上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死里逃生还被开除了军籍,档案里也留下了污点,未来的人生一眼就望到头了。
一日不如一日,一月不如一月,一年不如一年,越往后越倒霉。
现在是1963年,大哥虽然辛苦累点,可终究还是有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
三年后,滚滚红色浪潮席卷全国,像大哥这种档案有污点的人难逃大难。
李桐这段时间为自家苦命的大哥设想过多套解决方案,想来想去无非两个办法。
下策,以守为攻,卷起一群潜底的鱼虾,做一个巡海夜叉!闹它个天翻地覆!
上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逃港,就是眼么前就能看见的最佳选择。
逃港说着简单却又不简单,万一暴露被抓回来,大哥的半辈子都得搭进去。
不过,李桐有个保险的人选。
娄晓娥!
在原剧情里娄家是逃港且成功了的真实案例,李桐虽然不记剧里有交代娄家在香港的二十年是如何度过的。
但是改革开放后,仅凭娄晓娥回到大陆立刻就能拿出几百万资金开酒楼,就已经能证明娄家在香港的日子肯定不差。
一想到娄晓娥,那眼前还有一件事情李桐要解决。
李桐记得徐冬青因为不满许大茂的人品,三番两次给娄家塞小纸条告许大茂的状。
尤其狠毒的是徐冬青拿许大茂不育的隐疾说事,彻底搅黄了许大茂与娄晓娥的婚事,按照日子算,这封匿名信事件应该就发生在今年。
不过,李桐自认有办法劝娄家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