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坐而论道
尽管雪停了,但甬道里依然阴湿,一人一狗沿着露出的石板路缓缓而行,努力不让自己滑到。
这很困难,因为甬道里始终萦绕着淡淡的雾气,让人看不清脚下。
走在半途中,杨戬终归还是忍不住,犯起了嘀咕:
“你说,哮天犬,我们真的能拜师成功吗?”
姚远头也不回,小脚依然轻快地点着:“能的。”
“今天就能?”
“今天大概是不能。”
听了这话,杨戬有些丧气:“那什么时候可以啊?”
姚远突然停下了脚步,然后扬起了脑袋。
他嫌挂在脖子上的包袱有些碍事,所以便扭了扭脑袋,让它偏到了一边去。
“戬。”他的表情显得有些严肃。
“嗯?”
“听我说,如果你真的想要让别人教你,你就不要再在别人面前说你学本事是为了救你妈妈。”他语出惊人。
杨戬渐渐瞪大了眼睛:“为什么?”
“原因嘛...现在先不告诉你,总之先别这么说。”姚远语焉不详。
他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猜测,但他却不能说。
“切,拿我当傻瓜...”
杨戬不轻不重地在姚远的狗头上来了一记,然后气呼呼地加快了脚步。
虽然她表现得很不合作,但姚远却可以感觉得出来,她听进去了。
他们继续沿着长长的甬道向前走,而里面的雾气也越来越重,直到他们连五步外的东西都看不清时,前方才突然大亮,萦绕着他们的雾气也突然散开,一座颇为气派的木质建筑出现在了一人一狗的面前。
这座建筑并非一个单独的房屋,而是依托着山体上的一个洞穴而建,与其说它是用来住人的“楼房”,还不如说是洞府的“大门”。
这座大门是由两根整木木柱做成,木柱的下方还放置有两块莲花型的石座,这便是中国古建筑中典型的“柱础”。而莲花花瓣中间的“莲蓬”则是起到了“櫍”的作用,可以防止水分顺石头纹路弄潮柱子,木柱承接于其上既美观又实用。
姚远每次经过柱子前都忍不住要看一看,虽然说“柱础”在商朝就已经出现,但绝大多数都是卵石或者块石,这金霞洞的大门实在是有些颠覆他的认知。
杨戬可没有他这般的闲情逸趣去观赏大门,在看到哮天犬停在柱子旁,她立刻便上前去抓住了他脖子上的包袱,将他一起拖进了洞府。
“不行,哮天犬,不能在这里撒尿!”她小声叮嘱道。
姚远颇为无语——我难道看上去是那种不懂礼数的狗吗?
不过话说回来,再回头看一眼那两根柱子,姚远还真的涌起了一股尿意。
他心里一阵恶寒——总觉得再这么下去,他的思维都要被狗同化了。
......
尽管金霞洞的洞府看着幽深,但实际上里面却非常亮堂。
这当然要得亏于“金霞”。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玉泉山虽然海拔并不高,但毫无疑问是一处风水宝地。
在姚远看来,金霞洞的采光实在是太好,而且在洞顶采光最好的位置上居然还有一颗巨大的水晶,日光通过水晶折射进来,就是金霞洞一年四季不断的“金霞”。
也不知道当初玉鼎真人是怎么找到这么个好地方的,简直就是神仙洞府。
哦,不对,应该说本来就是神仙洞府。
见到杨戬和哮天犬前来,
玉鼎真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来。而当杨戬将那些用雪水洗净后重新晾干的香菇送上来时,他也神色如常地让大师兄常真子收下了。
“尔等既要听道,便要用心。”玉鼎真人嘱咐道。
“是!”“汪!”
杨戬和姚远连忙答应。
和姚远想象中的不一样,玉鼎真人并非那种因常年炼丹,年纪轻轻便已显得老态龙钟的道士形象,也不是传说中的那般鹤发童颜、仙气飘飘,而是一个身材显得孔武有力、举止也颇为麻利的中年人。
这样的人若是走在外面,再配上他腰间常配的那把青铜剑,只怕所有路人都会以为这是一个豪侠,而不是一个仙人。
大师兄常真子告诉杨戬,别看师父腰间那把剑其貌不扬,但却是一件仙兵,号为“斩仙剑”的存在。
尽管玉鼎真人没有什么法宝,但即便是在玉虚宫二代最杰出的“昆仑十二仙”中,玉鼎真人也能排进前五,靠的就是他那出神入化的仙家剑术。
任你法术万千,我只一剑破万法——这是地地道道的剑修。
有趣的是,尽管玉鼎真人自己剑术出众,但他教徒弟却并不是每个徒弟都要学剑,而是仙法、悟道、学识、炼体统统都教,等几年后看清楚徒弟擅长哪方面的东西后,再因材施教。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若想一剑破万法,那就必须先要万法皆通”。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天庭将云华仙女锁入桃山后,杨戬第一个来找的就是玉鼎真人拜师,而不是传言中“昆仑最富”的太乙真人,只是没想到对方会拒绝自己而已。
众弟子追随玉鼎真人来到洞中大厅,纷纷坐定,准备听道,而杨戬也在几位道士的指引下,带着哮天犬坐到了洞中一处角落的位置。
见杨戬要把哮天犬也带进道场,-管人的小道士便有些不太乐意,哪怕杨戬说她保证这狗不会吵闹也是一样。最后还是大师兄常真子出面说情,说是这狗亦有仙缘,小道士这才一脸讶异地将姚远也放了进去。
见弟子们都已经坐好,连杨戬的那条大白狗都乖巧地坐在角落里后,玉鼎真人便正式开始讲经。
“今日讲《清静经》。”玉鼎真人说,“此经为老君西游白龟台之时,为西王母所说...”
谈到“西王母”之时,玉鼎真人还别有深意地看了杨戬这边一眼,似乎是在提醒什么。
“是我舅妈!”杨戬小声对哮天犬说道。
姚远点点头,示意自己懂了。
玉鼎真人也不理会他们的小动作,而是自顾自地讲了下去:
“此经口口相传,不记文字,但于我修道之人却是至关重要,尔等可自勤加诵习。”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讲完后,玉鼎真人也不等弟子提问便站了起来,径直走向了洞外。
“这、这就完啦?”杨戬有些傻眼,“他、他讲了什么啊?”